卫星图实锤!以色列无视停火,摧毁加沙超1500栋楼,多国抗议无效

发布时间:2025-11-14 16:34  浏览量:1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11月8日,一组穿透加沙尘雾的卫星图刷遍了国际社交平台,连常年关注中东局势的老记者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画面里,整片整片的居民区成了连片废墟,那些曾经立着民居和果园的地方,如今只剩光秃秃的黄土地,像被狂风扫过的沙堆。

10月10日以哈刚签完停火协议,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以色列就在自己控制的加沙区域,硬生生拆毁了超过1500栋建筑。

美国、埃及这些斡旋停火的国家,条款一条条列得清清楚楚,抗议声也没断过,可以色列的挖掘机和爆破设备为啥还在不停工?这些被夷平的房子里,到底藏着他们口中的“安全威胁”,还是另有更耐人寻味的图谋?

11月中旬,专业遥感机构公开的加沙地区对比图,在国际舆论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曾经的家园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坦的空地,别说房屋轮廓,连树木的影子都没留下半点。

负责这批图像分析的遥感工程师说得实在,他们先是用变化检测算法比对停火前后的雷达数据,把建筑轮廓有异常变更的区域都标出来,再安排人手逐帧核计,最后确认被毁的建筑数量稳稳突破1500栋。

加沙北部还有不少区域因为战事封锁,卫星根本拍不到,业内估计实际被毁的建筑,说不定还要再翻上一番,这种大规模拆除根本不是零星行动,而是实打实覆盖了加沙多个核心区域。

加沙城谢贾伊东部街区,以前满是卖日用品的商铺和紧凑的住宅,现在全被推平,只留下几堵歪歪扭扭的残墙立在那里。

贾巴利亚营地边缘的印度尼西亚医院周边更惨,原本配套的护士宿舍、药品仓库这些辅助设施全被拆了,本来就缺医少药的医院,这下连医护人员的住宿都成了问题,不少慢性病患者因为药品断供,只能硬扛着病情。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遥感专家把卫星图放大了几十倍后发现,多数被拆的建筑墙体光滑,连个弹孔都没有,结构看着特别完整,甚至周边都找不到战争遗留的瓦砾,这就说明,这些房子根本不是毁在之前的战事里,而是在停火后被人有计划地拆平的。

面对国际社会铺天盖地的质疑,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回应得斩钉截铁,说所有行动都“严格符合停火框架规定”,撑起这个说法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20点加沙和平计划第13点,里面确实写着要“摧毁所有军事、恐怖及进攻性基础设施,包括隧道和武器生产设施”。

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更直接,10月18日就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明晃晃地说“通过拆毁恐怖设施实现加沙非军事化”,是以色列安全政策里雷打不动的核心。

可这套说辞刚摆出来,就被专家戳得千疮百孔,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的高级副研究员H·A·赫利尔博士,翻遍了停火协议的完整文本后发现,条款里不光要求摧毁恐怖设施,还加了个关键前提,那就是“非军事化进程必须在独立监督员的监督下进行”。

“以色列现在的拆除行动,从头到尾都没让第三方沾过边,到底拆的是恐怖隧道入口,还是普通老百姓的家,全凭他们自己说了算。”

赫利尔举了个最实在的例子,阿巴萨卡比拉地区本来就是以农业为主,卫星图拍了这么多年,从来没在这儿发现过任何军事设施的痕迹,所谓的“反恐需求”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以色列战略事务部前官员埃坦·沙米尔又抛出了一套新说辞,说停火条款根本不适用于“黄线”后方的区域。这条沿着加沙北部、南部和东部延伸的界线,是停火协议里约定的以军撤离线,沙米尔嘴硬说“以色列在自己控制的区域里,想干什么都有自主行动权”。

可这种解读刚抛出来,就被更广泛的质疑声淹没了,因为停火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以军撤离至黄线后,不得在加沙任何区域开展破坏性行动”。

社交媒体上那些被地理定位验证过的视频,全拍到以军的拆除作业都在黄线后方,有一段视频里,挖掘机甚至直接开到了界线边上作业,这早就超出了所谓的“自卫范围”。

罗格斯大学的法学教授阿迪尔·哈克,从法律层面给出了更严厉的批评,他说以色列的这些行为,很可能违反了战争法里“禁止占领方破坏民用财产”的条款。

“战争法里确实允许在军事行动有必要时,损毁一些民用设施,但前提是‘即时战斗需求’,现在停火了,根本没战事,哪来的紧急需求?”

哈克解释得很清楚,这种条款的例外情况卡得特别严,必须是“为直接准备战斗”才行,而以色列在没打仗的情况下,拆毁上千栋老百姓的房子,完全不符合这个标准。

他还提到,加沙这些被拆的建筑,大多是居民自住的,以色列拆之前既没通知住户撤离,拆完也没说过补偿的事,这已经涉嫌侵犯平民的财产权了。

让人看不懂的是美国的态度,作为停火协议的主要斡旋方之一,美国政府天天喊着“停火必须维持”,可对以色列这些明显违规的行为,却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赫利尔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说这背后全是美国的战略考量,既想靠着以色列稳住中东的局势,又不想因为批评以色列,得罪国内的犹太游说集团。“这种默许其实就是在纵容以色列打破规则,到最后停火协议就成了一张没人当回事的废纸。”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高级政策研究员休·洛瓦特,最近揪出了一个特别危险的信号,他说以色列在黄线后方的拆楼行动,根本就是在复制“约旦河西岸模式”。“先拿安全当借口控制一块区域,再把里面的建筑拆成废墟,最后拖着不撤军,慢慢就把这块地变成自己的了。”

洛瓦特翻出历史数据给人看,以色列以前就在约旦河西岸用这种办法扩大控制范围,结果把巴以矛盾越搅越僵,“现在又在加沙玩这一套,分明是把和平进程往死胡同里推”。

对加沙的老百姓来说,这场拆楼潮带来的是实打实的生存危机。加沙的农业也被砸得稀烂,周边的小型果园和农田全被推平,以前这里种的蔬菜足够供应周边几个街区,现在只能全靠外部援助,可援助物资又进不来,不少家庭已经开始断菜了。

经济上的影响也在慢慢扩散开来,加沙的建材、物流、农业这些行业,因为这场拆楼潮彻底停摆,大量小老板关了店门,失业率一下子飙升到60%以上。

负责加沙重建项目的国际组织工作人员说,原本计划启动的学校、医院重建工程,现在全搁置了,“现在根本不是建新房的问题,是怎么先给难民搭够帐篷,让他们有地方躲风避雨”。

加沙和埃及、以色列的边境贸易通道,因为部分区域拆楼被堵死了,食品、药品这些必需品的价格跟着疯涨,一袋普通的面粉,现在的价格比停火前翻了3倍,不少家庭只能顿顿喝稀粥,连块面饼都吃不上。

停火协议的公信力也被这波拆楼潮砸得粉碎,埃及、卡塔尔这些参与斡旋停火的国家,已经正式向以色列提出了抗议,说这种行为“彻底破坏了停火的基础”。

卡塔尔外交大臣在记者会上说得特别激动,说多国为了促成停火,前前后后付出了多少努力,以色列倒好,转头就拆老百姓的房子,这是对所有斡旋方的不尊重。

有中东问题专家预测,如果以色列还不收手,哈马斯很可能会重启军事行动,到时候加沙又会回到炮火连天的日子,之前所有的停火努力都白费了。

洛瓦特对此忧心忡忡,他说以色列这种短视行为,其实是在给自己埋更大的雷,“停火的核心是重建信任,可你把人家的房子拆了,把人家的地推平了,只会让仇恨越来越深。”

他提到,加沙的年轻人本来就对以色列有积怨,现在家园没了,这种不满很可能会变成极端情绪,“现在拆的是房子,未来可能引发的是更激烈的对抗”。

他呼吁国际社会赶紧行动起来,一方面逼着以色列停下拆楼机,另一方面推动成立独立机构,去核查那些被拆的区域,分清哪些是民用设施,哪些是真的军事目标。“只有做得公平公正,停火才能真正维持下去,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从卫星图上那些冰冷的数字,到难民营里老百姓含泪的讲述,加沙的这场拆楼潮,早就不是什么“安全行动”,而是对和平最直接的挑衅。1500栋建筑的废墟下面,埋着的不光是平民的财产和回忆,还有巴以双方重建信任的最后一点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