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论坛暨明德云学堂2025年学术年会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14 15:09 浏览量:1
本文转自【中国网】;
2025年11月8至10日,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论坛暨明德云学堂2025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大会以“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如何应对”为主题,特邀近50位知名学者、教育专家及智能科技领域的代表人物分享前沿观点与实践智慧。大会创设五大主题平行工作坊,组织参访北京约20所名校名企,推动理论与实践场景的深度融合。来自全国30多个省(区、市)的约5000名教育工作者齐聚北京,通过主题报告、圆桌论坛、实践工作坊等多元形式,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基础教育的转型路径与发展愿景。本次论坛也得到了鸿媒教育的大力支持。
开幕启新: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8日上午,大会正式启幕。大会主席、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彭凯平在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应当从“知识灌输”转向“积极天性”的唤醒,呼吁与会代表共同探寻技术与人本、效率与温度的平衡点。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副社长付刚表示,将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教育现代化提供系统性支撑。大会执行主席、明德云学堂创始人、董事长黎明分享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成果,承诺将持续深化AI课程研发,为中小学应对智能时代挑战提供专业支持。大会常务副主席、明德云学堂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陈敏陈敏在主持结语中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将智慧转化为实践,为教育发展注入智能时代的新动能。
思想碰撞:把准智能时代教育方向
针对大会核心议题,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本质与发展方向展开深度分享。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指出,“技术只是工具,不能替代动机,不能替代思维”,强调要处理好教育与AI的关系,守住应用边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与彭凯平分别从政策导向和心理科学维度,阐释了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从工具形态、分工形态、共处形态三个层面,系统解析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基本形态;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政涛与著名公益人陈行甲进一步提出,教育不仅要善用技术赋能,更要对技术“赋魂”,使其真正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熊璋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所长曹培杰则分别从宏观战略与微观课堂层面,解构了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路径与实践创新。《中国基础教育》主编孙金鑫主持该环节。
区域实践:因地制宜探索特色路径
在“区域推进”板块,各地教育部门负责人分享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区域实践与创新成果。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主任田鹏阐述了教育强国战略引领下的“北京布局”,展现了首都教育的系统规划与责任担当;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璧亮分享了“广东方案”,凸显了省级层面的整体筹划与制度创新;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袁磊介绍了特区先行先试的实践智慧。
在区县层面,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局长周文杨、湖南湘江新区教育局副局长雷云飞、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研究院院长陆优君分别展示了新智慧教育“1345”整体智治体系、区域教育跃升行动以及新质教育教研实践,体现了不同区域因地制宜的特色发展路径。区域分享环节由中国教育报区域周刊主编张婷主持。
学校探索:百花齐放呈现多元样态
在《中小学校长》副主编李虔主持下,众多全国标杆学校校长分享了各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重庆谢家湾教育集团总校长刘希娅强调要强化学生“输出式学习”素养培育;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李晓辉、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长李潇珂分别展示了校园数字化生态的建设路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周彬与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吴明平聚焦课程教学,阐述AI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成都市石室中学党委书记毛道生、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徐惠、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苏建祥、北京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李明新则从“人”的角度出发,共探AI时代人才培养新样态。
跨界融合:拓宽教育发展新视野
论坛特别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共话教育未来。北京大学教授、《最强大脑》节目科学评审魏坤琳将视野延伸至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探讨了AI在心理筛查中的应用前景;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猿编程创始人李翊等科技领军人物,则从技术层面探讨了构建开放、融合教育新生态的可能路径。
实践创新:五大工作坊促理念落地
为推动理论向实践转化,论坛创新设计了五大平行主题工作坊。“全国知名中小学访学”组织参会者深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十一学校、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中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小学、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14所首都标杆校,实地观摩智慧校园建设;“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工作坊”由北京大学教授陈江、北京十一学校技术学科主任聂璐等专家领衔,聚焦AI技术与课堂融合的实操路径;“雄安新区教育考察”带领参会者走进北京四中雄安校区,聆听黄春校长分享新区教育规划,并参访雄安印象展览馆与启动区;“人工智能知名企业考察”通过参访科大讯飞、猿编程等AI领军企业,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北京红色文化考察”则组织参会者前往香山革命纪念地,在技术赋能中坚守教育初心。
此外,大会特别设置“局长·校长星空圆桌论坛”,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所长曹培杰主持,南京市六合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张弛,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杜润江,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党委书记、校长袁卫星,澳门培正中学副校长陈敬濂等9位教育先锋于明德云学堂专业级的直播现场中进行精彩对话。论坛期间还举行了“AI+全国区县教科研机构与教师发展中心共同体”发起仪式,“教戈4”戈壁徒步活动发布仪式,并对大会审慎评选出的100个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优秀案例、60个明德云学堂“会员校”区域合作与单校合作优秀实践案例进行表彰,旨在推动协同发展与智慧共享。
圆满落幕:展望教育新篇
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论坛暨明德云学堂2025年学术年会已成为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次论坛通过多元形式与深度内容,为全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思想碰撞与实践参考,为基础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