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药董事长徐晰人被批捕,1元购壳资本游戏告终

发布时间:2025-11-14 17:05  浏览量:1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11月12日晚间,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则公告,在资本市场上掀起波澜。

北大医药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这位十年前从渣打银行离职创业的浙江商人,在仅执掌北大医药十个月后,便从资本弄潮儿沦为阶下囚。

从2024年12月以“1元购壳”方式入主北大医药,到2025年4月正式接任董事长,徐晰人在这家上市公司权力巅峰的位置上,仅坐了短短十个月。

和君咨询高级咨询师史天一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北大医药已经与北京大学或国资切割,没有更多关联。而此次继刑拘后的正式批捕更是雪上加霜的打击,刑事犯罪的情节是外界关注焦点,而公司面临失去北大品牌标签、与第一大客户终止合作、业绩承压等多重挑战,这家本就处在转型阵痛中的企业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未来随着更多情节披露,企业发展方向会更清晰。”

徐晰人速捕记

徐晰人履职异常的信号早在10月便已显现。10月24日,北大医药公告称徐晰人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履职。五天后,公司进一步披露徐晰人已被刑事拘留。如今批捕公告的发布,意味着其涉案性质已进入司法程序新阶段。

据悉,徐晰人1979年出生于浙江台州,拥有硕士学历,早年任职于渣打银行上海浦西支行浙江业务部主任。2006年,他创办新优势产业集团,控制企业达59家,业务覆盖投资、文化、机电等多个领域。

2024年12月,徐晰人通过其控制的新优势国际,以1元象征性价格,收购了方正商业管理持有的合成集团100%股权。与此同时,新优势国际以3300万元的对价,接手了方正系对合成集团及其下属公司享有的高达23.92亿元的债权。而通过这笔交易,徐晰人仅用3300多万元便拿下了一家市值近40亿元的上市公司控制权。

在徐晰人入主北大医药后,开始加速公司的“去北大化”进程。

2025年8月8日,北大医药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启动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名称变更工作的议案》。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北京大学已不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与北京大学已无股权关系。

据徐晰人在收购时与方正商业管理、新方正控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所签《股权转让协议》的有关约定,北大医药需要与北京大学、中国平安等及时进行“切割”。协议明确规定,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不得含有“北大”“北大医药”“北医”或类似字号。

而“去北大化”的最直接代价,便是公司失去了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今年5月,北大医药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长期服务合同到期后终止合作。

事实上,这一变动对北大医药的打击是致命的。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实际采购金额高达11.23亿元,占北大医药当年药品流通收入的78.15%。此外,失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这一最大客户,对北大医药的业绩影响堪称灾难性。

北大医药在公告中坦言,北医医药在今年5月与国际医院终止合作后,其主营业务自今年6月以来已基本中止。由于北医医药截至目前未能寻找到同类型业务,因此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的风险。据公司预计,这一事项将导致2025年6月至年末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

从2026年起,营收减少规模将扩大至约10.27亿元,净利润减少约6869万元。以2024年经审计数据为基准,这相当于公司近一半的营收和利润。对此,市场反馈迅速且激烈,8月12日,北大医药股价逆势大跌,收盘跌幅达7.36%。北大医药202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数据,已经显示出业务受损的迹象,公司营业收入为2.74亿元,同比下降47.95%。

转型押注医药制造

面对失去最大客户带来的巨大收入窟窿,北大医药开始将资源向医药制造业务倾斜。

2025年8月9日,公司公告拟以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工业园区的生产制造中心为基础,组建生产制造子公司。公司认为,此举可实现生产资源的集中配置与高效利用,进一步强化在仿制药生产方面的优势。

据悉,北大医药的药品制造业务在2024年收入为6.2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约30%。该业务毛利率为57.47%,远高于药品流通业务的13.48%,显示出更好的盈利潜力。此外,北大医药的制药业务也面临挑战。公司产品以仿制药为主,其中多款产品已纳入集采。

2024年,公司制药业务毛利率较上年下滑了11.23个百分点,反映出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在2024年年报中,北大医药曾提及更长远的转型方向:将“逐步向高端制剂和创新研发转型,力争构建起有竞争力的产品梯队”。

在业绩承压,转型艰难的同时,公司管理层频繁换血。2025年以来,北大医药人事变动频繁。监事徐伟钰、非独立董事任甄华和张勇因个人原因辞职,毛润被免去非独立董事职务。原董事长齐子鑫、原总裁袁平东也分别在3月、6月宣布辞职。随着原有管理层的退出,徐晰人迅速安插自己的亲信。他本人先后接任公司董事长、总裁,并引入陈岳忠、包铁民、杨力今、黄联军等多位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徐晰人本人并无医药行业履历,其引入的董事中,除陈岳忠曾在康恩贝担任过副总裁外,其余董事均无医药行业从业经历,这一安排引发市场对该公司专业能力的质疑。今年6月,北大医药还遭遇了离退休员工的集体抗议。公司公告称,部分离退休人员以住房问题、离退休福利待遇问题为由,持续围堵、干扰公司经营办公场所。此外,有媒体报道称,徐晰人入主后,此前发放多年的离退休补偿等也没再兑现。

截至发稿前,北大医药未详细说明徐晰人被刑事拘留的具体原因。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看到网上有传言认为,徐晰人在上海机场正准备出境时,被重庆警方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带走。职务侵占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罪名,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行为,侵害对象为单位的财产所有权。通常涉案人员因此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财产的数额在5千到1万元以上面临处罚,不排除此次案件或许与低价控股情形相关。”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