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已渗透台湾,榨干老百姓血汗钱,火锅店也成帮凶?自食恶果

发布时间:2025-11-16 02:19  浏览量:1

大家好,我是世相派。你敢信在台北有家曾火到要提前预约,才能吃上的麻辣火锅店“满堂红”,居然是诈骗集团的“洗钱据点”,这事儿可不是道听途说,是台北地检署11月刚侦办的案子,细节曝光后让人“脊背发凉”。

这个火锅店案,是由一起假投资诈骗牵出,骗子冒充警察、检察官专挑老年人下手,老人本就易信公职人员说辞,一被吓唬“账户有问题”,养老钱就乖乖转了出去,警方追查9亿元新台币赃款流向时发现,其中1亿余元,分流到负责人蔡闵如旗下9家公司。

这个满堂红正是核心据点之一,很难想象涮毛肚、吃肥牛的收银台里,竟混着无辜老人的养老钱,让人解气的是警方行动,11月12日兵分32路同步搜索,拘提包括蔡闵如在内的20人,法院裁定羁押禁见。

蔡闵如被移送时裹紧风衣、用帽子遮脸的画面,被台媒全程拍摄曝光,这波打击直指要害,诈骗集团嚣张的关键,就是洗钱通道未堵,抓源头才是治本之策,如今台湾诈骗的乱象,还藏着更触目惊心的细节。

台当局“警政署”统计显示,2025年1-11月破获458件帮派组织犯罪,3450人涉案,查扣不法获利4.5亿新台币,同比大幅增长,黑帮不仅直接操盘诈骗,还专挑未成年人当“车手”,这些孩子法律意识薄弱,被小恩小惠哄骗后沦为帮凶,留下终身案底。

大名鼎鼎的竹联帮就有涉案记录,2024年云林侦破的亿元诈骗案中,核心“车手”于某便是竹联帮明仁会成员,其上线掌控40余个虚拟货币钱包转移赃款,骗子的套路,也在不断“升级”,有集团冒充财经专家荐股,甚至蹭名人热度增强可信度。

其中还有多数还会送高档礼品套近乎,更狠的是“假出金”陷阱,2025年4月台北地检署破获全台最大此类案件,欧姓主嫌等人架设2230个假投资网站和APP,8个月内骗走157亿新台币,5000多个家庭血本无归,他们先给“小甜头”,让被害人尝收益。

但等加大投入后,就以“账户异常”、“缴税”等理由拒付提现,最后卷款跑路,该案查获19274笔汇款记录,仅“假出金”金额就达8.5亿,目前80人被起诉、51人羁押,创台湾单起诈骗案羁押人数纪录,主嫌被求刑25年以上。

数据更能直观展现危机的严峻,据台当局“165打诈仪表板”官方统计,2024年全台诈骗损失502.5亿新台币,洗钱手法的隐蔽化更让打击难度倍增,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2025年专项报告确认。

台湾已成为东南亚网络诈骗核心洗钱中心,餐厅、KTV等现金流密集型商家,是主要“洗白”渠道,赃款混入正常营收存入银行,借商家信誉作掩护,监管核查时难以区分,更恶劣的是还有执法人员涉诈,知法犯法之人最可恶。

台“海巡署”前视察洪肇义,就因要求下属提供银行账户供诈骗集团使用,被判刑1年,公职身份成了犯罪“保护伞”,值得欣慰的是,大陆在反诈打击和跨境协作上成效显著,为两岸联合打诈提供了范例。

2024年6月,大陆警方牵头开展中缅泰跨境联合行动,捣毁缅甸境内12个针对两岸民众的假投资诈骗机房,抓获326名嫌疑人(含47名台湾籍),冻结1.2亿元人民币赃款,帮200余名被害人追回损失,这种“资金追踪加多国协作”的模式,正是台湾欠缺的关键环节。

两岸司法协作也有成功先例,2024年8月,公安部通报一起以台湾人为首的跨境诈骗案,嫌疑人利用虚假投资平台,诈骗大陆民众3.2亿元人民币,大陆警方通过技术溯源锁定台湾主嫌后,依据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协议开展协作,最终将其从台湾缉捕归案。

这打破了“抓得到人追不回钱”、“主嫌在台难追责”的困境,对比可见两岸打诈效果的差距,根源在机制与协作,大陆有反洗钱中心实时监测资金流向,跨境警务协作紧密,而台湾受限于外部因素,赃款常通过虚拟货币、境外账户流失,跨境打击难以落地。

2025年2-3月台湾“高检署”专项行动,虽查获3180件案件、203万颗泰达币,但追赃率仍偏低,打击诈骗需全民发力,商家要警惕单笔大额、频繁拆分的转账,莫因小利沦为帮凶,蔡闵如的满堂红本是连锁品牌,如今只剩一家加盟店,自己还身陷囹圄教训惨痛。

普通人更要牢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九字诀,遇到“公职人员办案”、“高收益投资”、“陌生人送礼”等情况,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台湾“165”反诈骗专线,子女更要多给老人科普诈骗套路,守护好养老钱。

诈骗套路再狡猾,也敌不过全民警惕与精准打击,只要两岸加强协作、堵死洗钱通道、筑牢全民防线,这些“吸金瘤”终将被彻底铲除,毕竟每一分赃款背后,都是家庭的血汗,绝不能让骗子不劳而获,时刻提高警惕,这是全民都要注意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