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交20年!存款和社保差出“天壤之别”60岁后一个躺赚一个慌神
发布时间:2025-11-17 06:04 浏览量:1
每月固定拿出一笔钱,连续攒20年——有人选存银行,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才踏实”;有人选交社保,认定“老了有份兜底保障”。
可你知道吗?同样投入20年,等60岁退休后,两者的差距能大到让你吃惊:社保领的钱会年年涨,活越久越赚;存款花一分少一分,还得担心利率下跌、生病坐吃山空。今天就用3笔“接地气账单”,把两者的核心区别扒透,看完你就知道该怎么选!
账单1:每月投500元,20年后每月能拿多少?
咱们按普通工薪族的实际情况算,每月固定投入500元,连续20年,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选社保:20年后每月领3600+,还能年年涨
职工社保养老金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核心优势是“跟社平工资挂钩”,通胀再高也不怕:
- 个人账户:500元/月×12个月×20年=12万本金,加上社保个人账户约2%的复利记账利率,20年后能滚到15万左右;6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15万÷139(计发月数)≈1079元/月。
- 基础养老金:按三线城市2025年社平工资6000元算,每年按5%涨幅,20年后社平工资约1.59万元。按最低缴费档次0.6计算,基础养老金=(15861+9517)÷2×20×1%≈2538元/月。
- 总养老金:1079+2538≈3617元/月,而且国家每年会给退休人员涨养老金,近10年涨幅3%-5%,70岁时每月能领到5000+,活到老领到老。
选存款:20年后每月仅能花778元,花完就没
按现在国有大行5年期定期利率2.5%算(实际未来大概率下跌),同样每月存500元:
- 总金额:20年本金12万,按“每年存6000元转存5年定期”的复利方式算,20年后总金额约16.8万元(利率下跌的话会更少)。
- 每月可花:60岁退休后按人均寿命78岁算,要花18年,16.8万÷(18×12)≈778元/月。
- 关键问题:这钱是固定的,花一分少一分,没有任何上涨空间,未来物价上涨,700多块可能连基本生活都不够。
账单2:遇到“意外”,谁能扛住风险?
老了最怕两件事:活得太久钱不够花,生病要花大钱。这时候,社保和存款的差距更明显:
社保:抗风险“硬通货”,活得越久越赚
- 活过80岁:60岁退休领20年,前10年能领约48万(算上涨幅),后10年每月能领4900+,20年总共领106.8万,是20年总缴费的8倍多;要是活到90岁,还能多领10年,相当于“白捡”几十万。
- 生病住院:交满20年职工社保,退休后能享受终身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70%-90%。比如住院花10万,自己只掏2万,医保个人账户每月还返钱,买药、看门诊都能用。
存款:扛风险“纸老虎”,遇事就慌神
- 活过80岁:78岁左右存款就基本花完,80岁后没一分钱来源,只能靠子女接济;要是中途遇到物价暴涨,778元/月可能连吃饭都成问题。
- 生病住院:10万住院费全自己掏,16.8万存款瞬间缩水到6.8万,之后每月能花的钱直接降到389元,连买药都要精打细算,基本生活都难保障。
账单3:灵活性vs强制性,谁更能攒下养老钱?
很多人选存款,是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想花就花”,但现实往往很骨感:
- 社保:看似“不灵活”,实则帮你“强制储蓄”。社保个人账户的钱没退休前不能随便取,避免被买房、买车、子女结婚等琐事挪用,确保20年后一定有笔养老钱;而且交社保还能享受失业险、工伤险(在职时),女性满20年还能领生育津贴,这些都是存款没有的附加福利。
- 存款:看似“灵活”,实则容易“被挪用”。很多人本来想存养老钱,结果遇到突发情况就把钱取走,最后根本存不到20年;更关键的是,银行利率一直在降,10年前5年期利率还能到5%,现在只有2.5%,20年后可能更低,利息连通胀都跑不赢,钱会越存越“不值钱”。
同样是攒20年,社保赚的是“终身兜底+抗通胀+抗风险”,存款赚的只是“固定本金+微薄利息”。其实两者不是非此即彼,但社保的“保底属性”是存款永远替代不了的——毕竟老了之后,每月有一笔稳定上涨的养老金,不用为钱发愁,才是真的踏实。
不过还有个关键问题:你现在年龄多大?每月能固定投入多少钱?如果已经超过40岁,社保没缴满10年,该优先补缴社保还是补充存款?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情况,下期给大家拆解“社保+存款”的最优搭配方案,帮你老了既能躺领养老金,又有额外存款当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