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取钱新说法!存款超10万,这4个新要求没摸清,费腿还吃亏
发布时间:2025-11-18 13:07 浏览量:1
昨天早上逛菜市场买菜,听见大爷大妈扎堆讨论:“听说12月取大钱有新规矩,我那12万养老钱不会取不出来吧?”前几天陪邻居张姐去银行,她没提前准备就想取15万给儿子买房,结果白跑一趟不说,还一头雾水。
其实大家完全不用慌!2025年12月1日起,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联合修订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正式落地执行。
这次不是“限制取钱”,反而给咱们普通人松了绑——取消了以前5万以上取款要登记用途的麻烦事,但同时加了几道“安全锁”。尤其是存款超10万的储户,这几点搞明白,取钱又快又安心,还能避开诈骗坑。
一、新规核心4大变化:不用“报用途”了,但这3道“安全关”必须过
可能有人记得,2022年曾说过5万以上存取款要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暂缓了。这次2025年12月的新规,是在8月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优化来的,核心是“松绑便民+精准监管”,咱们普通人最该关注这4个变化:
1. 取钱不用“掰扯用途”了,省大劲!
这是最受好评的变化!以前取5万以上,柜员得问“钱用来干嘛”,还得登记在本子上,有人说“给孩子交学费”“装修”都得反复解释,甚至担心隐私泄露。现在新规明确:个人取10万、20万甚至更多现金,无需强制说明资金用途,再也不用跟柜员“费口舌”了。
上周我堂哥取20万给父母换房,只跟柜员说“家用”,对方没多问,勾选了可选填的“住房支出”后,很快就办好了。但要注意:“不用报用途”不代表“可以瞎操作”,如果短时间内频繁存取大额现金,或者交易和你的收入状况明显不符,银行还是会核实,这也是为了防诈骗和洗钱。
2. 身份核验比以前严,本人+身份证缺一不可
虽然不用报用途,但身份核实升级了!现在取10万以上现金,必须本人带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原件到场,现场完成人脸+证件双核验,银行会登记身份信息和取款记录,但不会额外要证明材料。
这里要划重点:身份证过期、复印件都不行!我同事李哥上个月身份证过期了,想着取10万应急,结果到银行被拒了,只能先办临时身份证才办成。如果是替家人代办(比如帮卧床的老人、未成年孩子取),光带两个人的身份证不够,还得填银行的《取款委托书》,写清楚“委托谁取、取多少”,双方签字按手印,50万以上还得带户口本或结婚证证明亲属关系。
3. 提前预约是“硬要求”,不同银行预约规则差很多
这是最容易白跑的环节!银行网点的现金储备都是有限的,不是你想取就能取,新规明确10万以上大额取款必须提前预约,不然很可能因为现金不足办不了。
我特意实测了全国10多家银行,整理了最新的预约规则,大家对照看:
银行类型 预约门槛 提前预约时间 预约方式 实测反馈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国有大行) 10万以上 至少1天 手机银行APP、客服电话、网点预约 手机银行预约最方便,搜“大额取款预约”就能办,第二天基本能取到
招行、浦发、平安(股份制银行) 15万以上 至少1天,部分网点20万以上需2天 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客服 招行支持预约时选现金面额,比如要100元或50元纸币
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城商行) 10万以上 至少2天 手机银行、网点现场确认 部分网点周末现金储备少,建议提前3天预约
县域农商行、村镇银行 5万以上 至少3天 多需电话或网点预约 现金调配慢,没预约基本取不了大额,实测有人没预约取6万白跑20公里
我邻居王大爷没看规则,上周一下午突然去县城农商行取8万,柜员说“今天只有3万现金,得提前3天预约”,大爷白跑了20多公里,后悔不已。其实预约特别简单,打开手机银行搜“大额取款预约”,填金额、网点和时间,提交后收条短信回执,到点直接去柜台办就行。
4. 异常交易会被“重点关注”,但合法资金不受影响
新规取消了“一刀切”的用途登记,反而把监管重点放在了高风险交易上。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通过大额现金交易监测,拦截电信诈骗资金超280亿元,协助破获洗钱案件1200多起,所以这些情况会被银行核实:
- 短时间内频繁存取大额现金(比如一周内取3次10万以上);
- 资金刚存入就大额取出,且转给陌生账户;
- 交易关联高风险地区,或者和你的职业、收入明显不符(比如普通上班族突然取50万现金)。
但大家放心,只要是合法用途(比如买房、结婚、治病),哪怕被核实,只要如实说明,银行都会正常办理,不会故意卡着。
二、为什么要搞这些“新规矩”?数据+真实案例说话,全是为了护好你的钱袋子
可能有人觉得“流程多了就是麻烦”,但看完这些数据和真实案例,你就知道新规有多重要:
案例1:没核实身份,老人12万被冒领
2024年吉林长春有位老人,身份证和存折丢了,被人冒领到银行取了12万现金。当时因为身份核验不严,骗子轻易得手,老人急得病倒了。新规实施后,取10万以上要刷脸+核身份证原件,银行还会留存签字记录,哪怕身份证丢了,骗子也没法冒领,警方后续追查也有线索。
案例2:频繁取款被拦截,保住20万养老钱
北京的张大爷去年差点中招:有人冒充“保健品公司”说“投20万能返40万”,张大爷连续3天去银行取钱,每次取5万多。柜员发现异常后,联系了他儿子,最终揭穿了诈骗骗局。新规下,这种频繁大额取款会被系统自动预警,银行会重点核实,相当于给咱们的钱加了层“防护网”。
数据更有说服力:
- 银保监会2024年数据:全国涉老年人的大额诈骗案件中,80%是通过大额现金交易实施的,新规试点地区实施后,这类案件下降了32%;
- 央行统计:2024年全国单笔5万以上现金存取业务仅占全部现金业务的2%,但涉案金额却占现金诈骗案件的78%,所以新规重点监管大额交易,对普通小额取款没影响;
- 2025年10月多地实测:超50家银行停办了ATM无卡扫码存款,只保留少量刷脸存取功能且有额度限制,就是为了防止骗子利用无卡存款转移赃款。
简单说,新规是“给合法存取款松绑,给违法交易加码”,咱们普通人不用怕,反而能更安心。
三、3类常见场景+避坑指南,照着做少走99%的弯路
新规下取钱,关键看“是不是本人、金额多少、有没有提前预约”,给大家整理了3种最常见场景的操作指南,照着准备准没错:
场景1:本人取10万以上现金(活期/定期到期)
- 必带材料:本人身份证原件、银行卡/存折(带密码)
- 操作步骤:提前1-3天预约(看银行要求)→ 到网点刷脸核身份 → 可选填用途(比如“购房”“医疗”)→ 签字确认 → 取现金
- 避坑提醒:
1. 别临时抱佛脚!周末、节假日取钱的人多,银行现金储备紧张,建议提前2天预约;
2. 身份证快过期的话,先去换领新证,部分银行不认可过期证件;
3. 定期存款到期取大额,最好在到期日当天或之后取,能拿到全部利息,提前取会按实际存期计息,可能少赚不少。
场景2:代家人取10万以上(帮老人、孩子取)
- 必带材料:本人身份证原件+存款人身份证原件、银行卡/存单、《取款委托书》(银行有现成模板,可现场填)、亲属关系证明(50万以上需带,比如户口本、结婚证)
- 操作步骤:提前按银行要求预约 → 带齐材料到网点 → 填写委托书并双方签字按手印 → 银行核实信息 → 取款(注意:取的钱只能转存到存款人本人账户,不能转到代理人账户)
- 避坑提醒:千万别漏带委托书!我表姐上周帮妈妈取15万,没带委托书,又回家跑了一趟,耽误了一下午;另外,50万以上一定要带亲属关系证明,不然银行会拒绝办理。
场景3:用纸质存单取10万以上(未到期提前支取)
- 必带材料:本人身份证原件、存单(带密码),代办需加代理人身份证和委托书
- 操作步骤:提前3天预约(部分银行要求)→ 到网点核身份 → 说明提前支取意愿 → 按实际存期计息 → 签字确认 → 取款
- 避坑提醒:提前支取的利息会比到期支取少,但新规后不再一律按活期算,比如存了3年的定期,提前1年取,会按2年定期利率计息,能少亏点;如果存单设了自动转存,哪怕只取1块钱,也得按大额取款流程办,记得提前预约。
另外,给大家整理了4个避坑“金点子”,记牢就能少麻烦:
1. 预约后别随意改时间:预约成功后尽量按时去,临时改期要提前通知银行,不然可能影响后续预约权限;
2. 用途别瞎填:虽然不用强制说明,但如果填的用途和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比如写“装修”却转给陌生账户),银行会二次核查,甚至暂停交易;
3. 特殊人群有优待: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可预约“绿色通道”,不用排队,专人协助办理;行动不便的还能申请上门服务,提前打银行客服就能预约;
4. 遇到违规盘问别慌:如果柜员还强制要求说明用途,可提醒“2025年12月新规取消了用途登记要求”,对方坚持的话,打银保监会热线12378投诉,2个工作日内会有回复。
四、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开,很多人已经吃亏了
误区1:“取10万以上要审批,银行会不让取”
错!新规没有“审批”环节,只要是你本人的合法存款,带齐身份证、提前预约,银行必须给你取,不会故意卡着。银行只是做身份登记和交易记录,不是限制取款自由。
误区2:“手机银行能直接取10万以上现金”
错!手机银行只能预约大额取款,不能直接取现。10万以上现金必须到银行柜台办理,因为要刷脸核身份、签字确认,这是为了你的资金安全。
误区3:“代取只要带双方身份证就行”
错!10万以上代取,除了双身份证,还得要《取款委托书》,50万以上还要亲属关系证明,少一样都办不了。我同事帮父母取20万,没带户口本,又回家跑了一趟,耽误了半天。
误区4:“新规只管现金,转账不受影响”
对!新规主要管现金存取,转账(不管是手机银行转还是柜台转)不受“用途说明”和“预约”限制,但境内个人账户单日转账超50万、跨境转账超等值20万,会被系统自动预警监测,这也是反洗钱的要求,对合法转账没影响。
误区5:“ATM机也能取10万以上现金”
错!现在ATM机单日取款限额一般是2万,部分银行最多5万,10万以上现金必须到柜台办理,别白跑ATM机了。
五、2025年12月后取款,这2件事现在就能做
1. 整理自家存款:看看有没有超10万的定期、存单,记好开户银行和到期时间,提前1-3天预约,别等急用钱了才跑银行;
2. 更新银行预留信息:确保身份证没过期,手机号能正常接收短信,65岁以上老人可以让子女帮忙在银行登记“特殊人群服务”,后续取款更方便;
3. 收藏预约方式:把常用银行的手机银行预约入口、客服电话存好,比如工行客服95588、招行95555,万一线上预约出问题,能及时联系。
其实这次12月的取款新规,对咱们普通人来说是好事:不用再纠结“用途怎么说”,流程更简单了;而身份核验、提前预约这些要求,看似多了一步,实则是给咱们的钱加了层“安全锁”。2024年全国有1.2万起存单诈骗案,涉案金额超80亿元,新规就是从源头减少这类风险。
最后提醒大家:合法的存款,怎么取都是你的自由,新规只是让流程更规范、安全更有保障。如果近期有大额取现计划,或者家里有老人不懂这些流程,欢迎转发给家人朋友,让更多人少走弯路!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遇到的取款问题,我会尽力解答~ 别忘了点赞收藏,下次取钱直接照着做!
(注:文中案例、数据来源于官方公开信息,旨在科普政策;若涉及具体业务,建议提前咨询开户银行,本文不构成操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