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高温天气,长期吃抗凝药的患者需做到“4必须2禁止”

发布时间:2025-07-07 17:52  浏览量:2

高温天气一来,很多人只顾着防晒降温,忽视了身体内部的“隐患”。尤其是那些长期服用抗凝药的患者,这时候身体可不像表面那么平静。

一旦处理不当,轻则出血瘀斑,重则脑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这个季节,医生最常提醒的,就是“4必须2禁止”,这是临床上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也是很多患者用血泪换来的警示。今天不讲故事,咱们开门见山,把这件事讲清楚。

天气一热,人体水分流失得特别快,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就变得“稠”了。对于服用抗凝药的人来说,原本就要靠药物控制的凝血机制,这时候就更容易出问题。

高温加脱水,血流速度减慢,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而抗凝药本身的作用是抑制血液凝固,一旦剂量稍有波动,或者身体状态一变,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不是出血,就是堵塞。

临床上我们看到不少这样的情况。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年男性,长期服用华法林控制心房颤动,天气热时嘴唇发紫、头晕乏力,一查是脑出血前兆。

他并没有摔跤,也没磕碰,单纯是因为高温脱水引发体内药效不稳定。后来回顾才发现,他那几天因为胃口不好,把饭吃少了,蔬菜水果也没怎么碰,体内维生素K摄入减少,加上水喝得少,血液浓度变化,直接影响了抗凝水平。

很多人以为只要按时吃药就行了,其实抗凝药的“听化程度”跟身体状况密切相关,尤其是像华法林这种对饮食、药物、气温都很敏感的药。

在高温天里,必须定期监测凝血指标,这是第一个必须。不少患者在夏天出现INR值异常,不是偏高就是偏低,这个值一旦偏离,血液要么太稀容易出血,要么太稠容易栓塞。尤其是年龄大、基础病多的人群,更要格外当心。

第二个必须,是必须补足水分但不过量。很多人一听医生让多喝水,结果猛灌,一次喝五六百毫升,这其实是错误的。

抗凝药患者一旦短时间大量喝水,可能会稀释血药浓度,影响药物吸收。正确做法是少量多次,每次不超过200毫升,间隔一两个小时,维持身体的水分稳定,避免血液波动太大。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口渴感减弱,常常等到嘴唇干裂才想起喝水,这时候身体早已缺水。

第三个必须,是必须调整饮食结构。抗凝药物特别怕“饮食变化”,你今天吃一大堆绿叶菜,明天又什么都不吃,这种波动对药效影响极大。

尤其是像菠菜、油菜、芥蓝这些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会干扰药物作用。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吃得稳定”,每天摄入的种类和数量尽量保持一致,这样药物才能稳定发挥作用。

临床上不少病人就是吃了顿麻辣烫、配了点凉拌菜,结果第二天就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的情况,这不是药的问题,是饮食突然一变,身体反应不过来了。

第四个必须,是必须避免私自加减药。有些患者觉得天气热,出汗多,担心药效太强,自己就把药量减了。还有人看自己几天没不舒服,就干脆停药,这种行为非常危险。

抗凝药不像普通感冒药,它的作用是“维持一个动态平衡”,一旦你自己干预,可能几天后就出现深静脉血栓或者肺栓塞,这些都不是小问题。药物调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哪怕只是减半,也要做凝血监测后再决定。

说完4个必须,再来说说2个禁止。第一个禁止是禁止暴晒后立即服药。很多患者喜欢傍晚出门遛弯,回来满头大汗,坐下就吃药,这种做法风险极大。

高温暴晒会让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身体处于一种“虚脱边缘”的状态,这时服药很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胃肠道刺激。建议回家后先休息半小时,等身体恢复平稳,再按时服药。

第二个禁止,是禁止与某些药物同时服用。夏季是感冒、腹泻的高发期,很多人自己去药店买点止泻药、退烧药吃,可是不知道这些药里,有些会和抗凝药“打架”。

比如部分消炎药会影响肝脏对抗凝药的代谢,还有一些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药物会加强抗凝效果,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所以如果你已经在吃抗凝药,别自己做主加药,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去医院,告诉医生你正在服什么药。

说到这,有人会问,难道吃抗凝药就不能过夏天了吗。不是不能,而是要小心。抗凝药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保命,用不好就可能伤身。高温天气只是放大了身体的不稳定因素,让我们更需要精细管理。

我们曾经做过院内回顾性分析,统计了近三年夏季入院的抗凝药患者,发现7月到9月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春秋季高出将近25%。

而在这些案例中,超过一半都有一个共性:高温下未规律监测INR、饮食不稳定、擅自调整药量。这不是偶然,而是一个明确的临床趋势。

还有一项发表在《中华内科杂志》的多中心研究指出,抗凝患者在夏季出现脑出血的风险比冬季高出16%,而且出血部位更偏向于小脑和脑干,这些部位一旦出血,救治难度极大。研究中还提到,老年女性是高风险人群,尤其是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

如果你是长期服用抗凝药的患者,或者你家里有这样的人,请记住:高温不仅仅是晒黑和中暑那么简单,它会悄悄改变你体内的血液状态,影响药效,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在临床里一个个鲜活的病例积累出来的经验。

想让这个夏天平安度过,并不需要做什么大动作,只要把这4个必须和2个禁止记牢,生活规律一些,饮食别太跳跃,每周抽个时间去医院做个凝血功能检查,身体就能把你照顾得很好。

医生可以为你开药,但真正照顾身体的,还是你自己。别等出问题了才后悔,那时候再补救,往往已经来不及。

参考文献:

1. 中华内科杂志.高温天气下抗凝治疗患者出血风险多中心回顾性分析.2023年第62卷第8期

2.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华法林治疗中INR波动与季节因素相关性研究.2022年第14卷第3期

3.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老年抗凝患者夏季出血并发症临床特征分析.2024年第26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