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因何浪费两位宗亲大将?一个让黄忠折服,一个轻松灭掉邓艾

发布时间:2025-07-09 01:52  浏览量:4

你知道吗?刘备手下本有两位宗亲猛将,却硬生生把他们晾在一边!这简直是蜀汉最大的遗憾啊。想想看,刘备一生奔波,靠的是关羽、张飞这些异性兄弟,可自家宗亲里藏着真龙,他却视而不见。结果呢?蜀汉后期人才凋零,被邓艾偷渡阴平,最终灭亡。如果用了这两位大将,历史会不会改写?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段被埋没的故事,看看刘备为啥这么“胆小”!

先说说背景吧。刘备的起点,在三国大佬里最惨。曹操呢?儿子一堆:曹丕、曹植、曹彰,个个能文能武,家族势力庞大。孙权更不用提,叔叔、堂兄弟一大把,孙瑜、孙皎这些宗亲大将撑起半边天。可刘备呢?46岁才得了个刘禅,之前全靠“认领”和魅力拉拢外人。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说起来也算宗亲吧?但刘表排挤他,刘璋反抗他,搞得刘备心里凉透了——宗亲?靠不住啊!他宁愿用关羽、赵云这些“外人”,也不敢碰自家人。可偏偏,刘表有个侄子刘磐,刘璋有个儿子刘循,这两人本事大得很,刘备却打死不用。这不是自断臂膀吗?

刘磐:黄忠都服气的骁勇战将

刘磐是谁?刘表的亲侄子啊!在《三国志》里,他可不是吃素的。骁勇善战,多次带兵袭击江东地盘,把孙策都逼急了。想象一下:长沙郡的攸县城头,刘磐一身铠甲,目光如炬,身后是副将黄忠。黄忠是谁?后来的五虎上将,箭术超群,可他对刘磐心服口服!为啥?因为刘磐是正职,黄忠是副手,两人搭档守城,配合得天衣无缝。刘磐不光守城,还敢主动出击,带兵打到艾县、西安县,搅得江东鸡飞狗跳。

孙策多厉害?小霸王啊!可他被刘磐搞得头疼,只好派太史慈去对付。太史慈是啥人物?江东第一猛将,箭无虚发。结果呢?孙策分了六个县给太史慈,专门防刘磐。这阵仗,够大吧?刘磐能跟太史慈对飙,实力绝对顶尖。《三国演义》里,黄忠还亲自举荐刘磐,夸他“可担大任”。黄忠性子倔,连关羽都不一定服,却对刘磐竖起大拇指——这得多大本事?刘备拿下荆州后,刘磐就在那儿,可刘备连正眼都不瞧。你想想,如果刘备重用刘磐,让他带兵北伐,魏国还敢那么嚣张?说不定,定军山之战都不用黄忠拼命了!

但刘备为啥不用?猜疑心太重了呗。刘表排挤过他,刘备心里有疙瘩:宗亲?都是白眼狼!可刘磐不一样啊,他忠诚可靠,战绩摆在那儿。放着这样的人才不用,不是傻吗?朋友们,你们觉得刘备是不是太谨慎了?换做你,会用刘磐吗?

刘循:守城高手,灭邓艾易如反掌

再说刘循,刘璋的亲儿子!刘备入川时,刘循就在雒城把守。雒城是啥地方?益州门户,易守难攻。刘备大军杀到,张任、吴懿这些名将一败再败,从涪城退到绵竹,最后缩在雒城。可雒城硬是扛了刘备一整年!谁干的?刘循啊。《华阳国志》写得很清楚:刘循在雒城经营多年,深得军心民心。城墙坚固,粮草充足,士兵们甘愿为他拼命。刘备猛攻不下,损兵折将,要不是庞统中箭身亡,刘备可能都打不进去。

刘循的防守本事,比诸葛瞻强太多了。诸葛瞻是谁?诸葛亮的儿子,可他在绵竹一战,被邓艾轻松击溃,导致蜀汉灭亡。但刘循呢?雒城之战证明,他擅长布防、鼓舞士气。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如果那时守城的是刘循,结果会怎样?邓艾那点兵,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刘循以逸待劳,凭雒城的经验,分分钟就能灭掉邓艾!可刘备拿下益州后,把刘循晾一边,只用“自己人”。后主刘禅更别提,连诸葛瞻这种菜鸟都重用,却忘了刘循这尊大神。

刘备为啥这么干?还是老毛病——不信任宗亲。刘璋反抗过他,刘备就觉得所有刘家人都是威胁。可刘循守雒城时,士兵百姓都拥戴他,说明他得人心啊。放着这样的将才不用,蜀汉后期无人可用,怪谁?读者们,想想看:如果刘循带兵守阴平,邓艾还能成功吗?蜀汉会不会多撑几十年?这问题,真让人揪心啊!

刘备的致命心结:为何不敢用宗亲大将?

说到底,刘备的心结太深了。早年漂泊,被宗亲伤透心,让他觉得“外人更可靠”。可这逻辑多可笑!关羽、张飞是忠心,但宗亲里也有真英雄啊。刘磐骁勇,刘循善守,两人都用上,蜀汉人才梯队就稳了。刘备却宁可赌在刘禅身上——结果呢?刘禅乐不思蜀,蜀汉二世而亡。

更深层看,刘备的决策暴露了乱世的悲剧。乱世中,信任稀缺,刘备的谨慎可以理解。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靠魅力起家,却因猜疑失掉关键棋子。历史没有如果,但咱们可以反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备若大胆一点,三国结局或许不同。朋友!你们在职场或生活中,遇到过类似“人才浪费”的事吗?欢迎分享你的故事!

总之,刘磐和刘循,是蜀汉埋没的明珠。一个令黄忠折服,一个能灭邓艾,却因刘备的心结,沦为历史尘埃。这教训,够咱们嚼一辈子了!如果刘备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得拍大腿?你觉得呢?评论区等你来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