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哪些锻炼不能做?提醒:55岁后务必避开这3种方式
发布时间:2025-07-10 20:22 浏览量:2
一入伏,天跟开了锅似的,地面直冒热气,连风都带着烫。小区楼下的健身器材旁,还是有人在午后晒着太阳练五禽戏,跑步机旁的阿姨头发都湿透了还在快走。这时候不禁想问一句:高温天,锻炼到底能不能做?
运动是好事,人人都说要“生命在于运动”,但真不是随时随地都合适。尤其是年过55岁的人,身体各项机能本就开始走下坡路,再一不小心选错了锻炼方式,不仅锻炼不了身体,还可能惹出一身病来。
那问题来了:大热天,到底哪些运动方式是“踩雷区”?55岁之后,又该如何避开这些“热锅上的陷阱”?
说个真实的例子。有位60岁的王阿姨,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天天早上五点出门快走,最近天气热,她改成了晚上七点半在小区广场跳舞。跳完回家,头晕、胸闷、心慌,家人急忙送她去了医院。
检查结果一出来,医生直摇头。轻度中暑伴随心律失常,再耽搁一会儿,后果不堪设想。她自己还说:“我以为晚上不晒太阳了就没事,没想到广场那么多人,空气也闷,跳着跳着就觉得不对劲。”
听起来挺吓人,其实道理很简单。年纪大了,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变弱,脱水也来得更快。年轻人可能多喝点水就缓过来,年纪大的人,血压、心脏稍有波动,就可能出问题。
尤其是下面这三种锻炼方式,高温天一碰,55岁以上的人最好能绕着走。
先说“暴汗型”运动,比如在太阳底下跑步、骑车。有些人觉得流汗多,锻炼效果好,甚至还穿上厚衣服“助汗”。但其实,这种做法对身体是个“慢性打击”。高温加运动,双重负荷,心脏就像被人连踹几脚,喘不过气来。
血液黏稠度一升高,就容易形成血栓。中老年人本来血管就不比年轻人灵活,心脑血管问题一旦诱发,后果可不是“多喝水”能解决的。
再说“闷热环境里的锻炼”,比如室内广场舞、健身房操课、无风的阳台上练太极。很多人以为“只要不晒太阳就安全”,其实这是个大误区。室内如果通风不好、空气湿度高,体表的汗液蒸发不了,身体散热反而更难。
尤其是广场舞那种人挨人、乐声大、动作快的活动,等于是给身体“加压”。有些人跳完回家觉得“没劲”“头重脚轻”,其实已经是轻度中暑的信号了。
最后一种,是“突然增加强度”的锻炼方式。比如平时慢走,突然开始快跑;平时练瑜伽,突然挑战高难度动作。温度一高,身体的反应速度就慢了半拍,心肺要跟不上节奏。
心率上来了,血管扩张了,汗也出了,可身体内部还没调适过来,就容易出现低血压、心律不齐、晕厥等问题。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有基础病的人,这种“突然加码”的做法,风险太大。
那是不是说,高温天就不能运动了?当然不是。只是方式要讲究,时间要避开,强度要控制。
首先,时间段很关键。早上六点前、晚上八点后,气温相对低,是锻炼的“黄金时段”。这个时候,空气中氧气含量也高,不容易喘。
其次,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比如公园的林荫道、室外凉亭、家中开窗通风的客厅。如果实在要在室内运动,记得开风扇或空调,保持空气流通。
再者,运动方式建议以“缓和型”为主,比如散步、慢走、八段锦、伸展操。运动时不要追求“心跳加速、汗流浃背”,而是以“微微出汗、呼吸均匀”为佳。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别等渴了才喝水。年纪大的人,口渴反应比较迟钝,等到嘴干才喝水,身体其实已经缺水。建议,每次运动前后各喝200毫升左右的温水,过程中也可以小口补水。
对比年轻人,55岁以上的人,身体像是一辆“旧车”,跑起来没问题,但经不起猛踩油门和高温烘烤。想让这辆车跑得久、跑得稳,就得学会保养。
很多人以为锻炼就是“用力出汗”,但其实,科学运动才是长久之计。运动不是比谁坚持得久,而是看谁动得合适、动得安全。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穿着。高温天运动,穿错了衣服,等于是给自己“捂汗罩”。建议穿浅色、透气、宽松的衣服,材质选择棉麻类,不要穿紧身衣、塑形服。
也别忘了防晒。老年人皮肤薄,晒多了容易灼伤。可以戴个遮阳帽、墨镜,脸上涂点温和防晒霜。
从医学角度看,中老年人在高温天运动,最怕的不是一时不适,而是“积累性损伤”。今天头晕,明天腹痛,后天胸闷,看起来像小毛病,其实底下可能是一连串连锁反应。
比如高温出汗多,电解质流失快,容易引起抽筋、血压波动、心律异常;再比如,汗液蒸发不畅,体温调节失败,就可能导致热射病,轻则昏迷,重则危及生命。
所以说,运动不是不能做,而是得动得“聪明”。总结一句话,高温天,锻炼避三种:暴晒猛练,闷热憋汗,突然加码。
年纪越大,越要懂得“以退为进”的道理。不是放弃锻炼,而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
健康,不是靠拼命练出来的,而是靠科学安排、长期坚持养出来的。动得对,胜过动得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王志强,李晓庆.高温环境下中老年人运动风险分析及防护建议[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4,40(03):310-313.
[2]张秀兰,陈立辉.老年人高温季节身体调节功能变化及应对策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10):1028-1032.
[3]李伟,刘建国.高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中老年人锻炼建议[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5,7(02):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