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见不得你好就断交?血浓于水真能说断就断?
发布时间:2025-07-14 16:05 浏览量:2
60岁后,有些饭局能推就推,有些人能不见就不见!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理儿,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你琢磨琢磨,人这辈子活到花甲,啥大风大浪没见过?年轻时为了糊口、为了往上奔,哪怕不待见的人,该陪笑还得陪笑,该应酬还得应酬。可退休了,日子是自己的了,还非得把那些糟心事往跟前凑?
真不是我危言耸听。身边好几个老哥老姐,就因为没整明白这点,晚年日子过得乌烟瘴气。今天跟这个置气,明天被那个添堵,本来该遛鸟养花的年纪,愣是把自己熬成了“愁白头”。
那到底哪些人,60岁后真该躲远点?别急,咱一个个说透。
头一个,就是那些几十年没联系的老同学。
你肯定遇见过这种情况:突然被拉进个“某某届同学群”,群里天天有人吆喝“聚聚吧,几十年没见了”。你一琢磨,是呀,当年一起爬树掏鸟窝、偷偷传纸条的日子多怀念,去就去吧。
结果呢?
上次小区张叔就栽在这上面。他高中同学搞了个毕业40周年聚会,他兴冲冲揣着瓶好酒去了,回来脸拉得老长。饭桌上,没人聊当年的糗事,全在比“硬货”:
“我退休金8000,儿子在上海买了三套学区房”
“我跟老伴刚去欧洲十国游,住的都是五星级”
“你看我这表,儿子给买的,小十万呢”
张叔退休金才4000多,儿子就是个普通上班族,在县城贷款买了套两居室。他坐在那儿,酒没喝几口,汗倒冒了一身。有人还故意问他:“老张,你现在在哪儿高就啊?”他呐呐地说“退休在家带孙子”,立马有人接茬“还是你舒坦,不像我们,还得给儿子还房贷”——听着是夸,那语气里的得意,隔着桌子都能飘过来。
散场后,张叔跟我说:“再也不去了。那哪是同学会?分明是炫富大会!混得好的使劲嘚瑟,混得差的跟受刑似的。”
你说图啥?几十年没见,各人的路早走岔了。当年的情谊早被柴米油盐磨没了,再见面,除了攀比就是吹牛。你混得好,有人眼红给你使绊子;你混得一般,背后指不定被笑多少回。
当然了,要是有那么三五个知根知底的,平时就常来往,一起喝喝茶、聊聊过去,那另说。但那种半生不熟、突然冒出来的“老同学”,真没必要凑那个热闹。
再说说第二种,跟你三观拧着来的人。
这号人最头疼——你说东,他非说西;你觉得芝麻大点事,他能上升到“国家大事”;你想图个清静,他偏要拉着你争输赢。
楼下李阿姨就有个“棋友”,俩人本来一起在公园打太极,挺好的。可这老哥有个毛病,见啥都想抬杠。
那天俩人聊到小区要不要装电梯,李阿姨说“老楼里老人多,装了方便”,老哥立马炸了:“装电梯?低层住户凭啥出钱?你们高层想占便宜吧!”李阿姨解释“可以按楼层分摊”,他又说“这就是变相欺负人,我坚决反对!”
聊着聊着就吵起来了,从电梯吵到物业,又从物业吵到“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尊老”,最后李阿姨气得心口疼,再也没跟他一起打过太极。
还有更离谱的。我表哥退休后爱钓鱼,认识了几个钓友,其中一个特爱聊国际新闻。上次一群人坐船去水库,那人突然聊起俄乌打仗,非要逼着大家站队。
“俄罗斯就是正义的!”他拍着船板喊。
旁边王大爷慢悠悠说“打仗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他立马瞪眼睛:“你懂个啥?这是大国博弈!”
你一句我一句,差点在船上打起来,鱼没钓着,一船人憋了满肚子气。
你说都这把年纪了,犯得着为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事脸红脖子粗吗?三观这东西,几十年形成的,哪能说改就改?跟三观不合的人凑一起,聊啥都能呛起来,轻则闹别扭,重则气出病来。
咱晚年图的是啥?不就是个顺心吗?道不同,真没必要硬往一块儿凑。
第三种,是那些当年坑过你、害过你的“老仇人”。
有人可能会说:“都老了,还记那些仇干啥?得饶人处且饶人。”这话听着在理,但有些坎,不是说跨就能跨的。
小区周大爷年轻时候在工厂当组长,被一个同事背后捅刀子——把他负责的项目数据改了,害得他背了黑锅,不仅没评上先进,还差点被调去看仓库。那同事踩着他的“失误”升了职,见了他还假惺惺地说“真可惜”。
几十年过去,俩人都退休了。前段时间同学会碰上,那同事拉着周大爷的手,一口一个“老兄弟”,说当年“都是误会”。周大爷啥也没说,抽回手,端起茶杯转身走了。
后来有人劝他:“都过去了,原谅他吧。”周大爷摇摇头:“我不是没放下,是没必要再往来。他当年害我时,可没想着‘手下留情’。我现在日子过得好好的,见他干啥?添堵吗?”
真的,那些曾经处心积虑伤害过你的人,别指望他老了就变好。老话咋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当年能为了利益坑你,老了也可能为了点小事再给你添堵。
你过得好,他未必真心祝福;你过得差,他说不定偷着乐。跟这种人见面,除了勾起那些糟心的回忆,让自己添堵,没啥好处。咱不恨,但也别凑,就当他是路边的石头,绕着走就完了。
最后一种,说出来可能扎心——就是那些见不得你好的兄弟姐妹。
按说血浓于水,兄弟姐妹该是最亲的人。可现实里,偏有那么些亲戚,见你过得舒坦了,他就浑身不自在。
我表姐就遇着这事儿。她儿子考上了985大学,她在家庭群里发了张录取通知书,想跟大家分享高兴。结果她妹妹立马回了句:“985咋了?毕业还不是照样找不着工作?我邻居家孩子就是985,现在还在家啃老呢。”
一句话,把表姐的高兴劲儿全浇灭了。
还有更过分的。老家王婶退休金涨了几百块,跟弟弟打电话时提了一嘴,结果没过几天,全村人都知道“王婶退休金高得很,却舍不得给老母亲买补品”。王婶气坏了,一问才知道,是她弟弟传出去的——就因为王婶上次没借给他钱买保健品。
你说这叫啥事儿?你想跟他分享点开心的,他给你泼冷水;你过得比他好点,他就背后给你造谣、使绊子。这种兄弟姐妹,看着是亲戚,实则比外人还伤人。
有人说“毕竟是一家人,总得来往”。来往可以,但别掏心掏肺。逢年过节聚聚,吃顿饭、说几句场面话就行,别啥都跟他说。你家的存款、孩子的工作、家里的矛盾,说得越多,他越可能拿着当话柄,给你添堵。
真没必要因为“血缘”两个字,硬撑着维持表面和气。不舒服的关系,淡着点,对谁都好。
60岁,是人生的下半场。上半场咱为了生活拼过、熬过高,下半场该为自己活了。
房子不用太大,够住就行;朋友不用太多,知心就行;日子不用太富,舒心就行。
那些让你闹心的人,该断就断;那些让你添堵的局,该推就推。别总想着“面子”“情分”,比起这些,自己的心情、身体,才是最金贵的。
你看小区里那些活得舒坦的老人,哪一个不是想得通透?早上遛弯、上午买菜、下午打打麻将、晚上跳广场舞,身边就那么几个合得来的老伙计,日子过得简单又踏实。
所以啊,60岁后,学会给生活做减法。删了那些没必要的联系方式,推了那些不情愿的聚会,把时间留给出太阳时晒晒太阳,留给出月亮时跟老伴聊聊天,留给出远门时看看风景。
这辈子就这么长,晚年的日子,得自己说了算,你说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