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糖尿病人最怕5件事,医生提醒:一不注意就出大事

发布时间:2025-07-14 20:09  浏览量:2

三伏天的热浪一波接一波,地面温度能烫得鸡蛋冒烟,不少人一边喊热,一边往空调房里钻。但你知道吗?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炎热的天气是“出汗多”“没胃口”这么简单,它就像是在火上加油,稍不留神,可能就出大事。

糖尿病,这病说白了就是身体“用糖”的能力出问题。胰岛素这个“开门钥匙”不灵了,糖进不去细胞,全堆在血里,时间久了就闹出一堆乱子。不光伤血管、坏神经,连眼睛、肾、脚底板都不放过。夏天一到,糖尿病的“火药桶”就更容易被点燃。

很多人以为夏天是“控糖最佳时机”,因为吃得少、动得多,其实正好相反。高温天最容易出事的,就是这类基础病人——糖尿病患者。

别说吓唬人,咱们一个个说清楚:

第一怕:脱水,真不是口渴那么简单。

糖尿病人本身尿多、口渴,夏天热得一身汗,水分流失更快。如果水没补上或者只靠喝含糖饮料来解渴,那就是“雪上加霜”。

脱水会让血糖更浓,血液更稠,循环一慢,脑子也供不上血。很多中老年糖友中暑晕倒,根本原因就是身体干得像个木头,血糖高得吓人。

肾脏是处理糖分和废物的“清洁工”,一旦水分不足,肾负担加重,糖尿病肾病就容易“上门”。这不是吓唬你,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糖尿病肾病已经是我国导致终末期肾病的第二大原因。

第二怕:低血糖,最会“伪装”的杀手。

你以为血糖低了就一定是手抖、出汗、眼冒金星?错!尤其是老年糖尿病人,低血糖常常“悄咪咪”地来,甚至一点征兆都没有,直接就晕。

夏天人爱出汗、吃得清淡、活动多,再加上有些人还照常吃降糖药,结果血糖一下降到“谷底”。

有研究指出,在炎热天气中,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提高了近30%。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血糖一低,醒不来就可能出事。

第三怕:脚烫伤,很多人根本没当回事。

糖尿病人脚底的神经经常“罢工”,对冷热敏感度差,走在热地砖、水泥地上,还觉得“挺舒服”。可等到鞋一脱,脚底已经烫起泡了。

糖尿病足是个极难缠的毛病,一旦感染,严重的甚至面临截肢。

每年因为糖尿病足截肢的患者,在我国高达10万人次以上。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夏天的“小疏忽”引起的。

第四怕:食欲差,营养跟不上。

一到热天,很多人吃得少、吃得清,糖尿病人就更是“怕这怕那”。不敢吃肉、不敢吃饭,结果营养摄入不够,身体反而更虚。

等到血糖一波动,整个人就像被抽了筋,站不住,提不起劲。

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夏季营养摄入比例不平衡,是导致并发症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光靠青菜和小米粥,是撑不起一个糖尿病人该有的营养需求的。

第五怕:药物储存不当,疗效打折。

高温天,很多降糖药特别是胰岛素对温度敏感。你把药随手放在厨房、车里,或者阳台上,温度一高,药效就“滑坡”。

胰岛素一旦失效,不光白打,还可能引发血糖飙升。

国家药监局曾多次提醒,不少家庭因为储药不当,导致降糖效果大打折扣。这不是设备问题,是意识问题。

说到底糖尿病这病,就怕“凑热闹”,夏天这热闹一凑,问题就全来了。

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事,就是空调房待久了,容易“冷中暑”。尤其是老年人,血管收缩反应慢,一冷一热之间,血压一飘,心脑血管就“闹脾气”。糖尿病本就是心血管病的“亲兄弟”,高温天就是它们“合谋”的好时机。

说句老实话,糖尿病人过夏天,得“比人多想一步”。不是说你不能出门、不能吃冰西瓜,而是要学会“有数”。天再热,也别图一时凉快,忘了自己身体的底线。

喝水这事儿,别等口干了才想起来,一天1500到2000毫升,分几次慢慢喝,别一口灌。

饭也别越吃越素,蛋白质得有,瘦肉、鸡蛋、豆制品轮着来,哪怕一小口,也比瞎饿着强。

药该吃的时候得吃,血糖该测的时候得测,别拿天气当借口,糖尿病是个“记仇”的病,今天你忽视它,明天它就找你麻烦。

还有一点,很多人夏天爱喝各种饮料,什么冰镇绿豆汤、酸梅汤、各种“无糖”饮料,一口下去觉得舒服,其实糖分可能比你以为的还多。别看包装上写着“无蔗糖”,那叫“换个马甲”,身体照样吸收。

真正靠谱的是白开水,或者淡盐水、淡茶水,别被那些“健康饮品”的牌子唬住了。

有些人说,夏天血糖偏低、吃得少,是不是能停药?这想法太危险。药不是想停就停的,得医生说了算。你擅自减药,血糖一反弹,后果就是“先甜后苦”。

糖尿病这病,说白了就是“细水长流”,控制得住,它就温顺;疏忽大意,它就掀桌子。高温天就是它最容易“闹情绪”的时候。

咱们不怕热,不怕累,怕的是明知道有隐患,还硬着头皮往上撞。

有句话说得好,“三分病,七分养”,尤其是糖尿病,养得好,过得稳。

人老了,图的不是大鱼大肉、花天酒地,而是一身清爽、心里踏实。控糖不是为了让你受罪,而是为了让你多陪家里人几年,少跑几趟医院。

这几年国家也在推慢病管理,每个社区都有家庭医生,药物、检查、指导都越来越方便。关键是你要重视,别让夏天成了你健康的“破口”。

别看高温天过去得快,糖尿病留下的“账单”可是一年四季都要还的。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李志强. 高温环境对糖尿病患者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3, 43(8): 641-645.

[2]刘红梅,陈晓燕. 糖尿病患者夏季低血糖风险分析及对策[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4, 32(3): 210-214.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