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暴晒天,肺病患者当心!呼吸科主任提醒:牢记“4不喝3不宜”

发布时间:2025-07-16 00:43  浏览量:2

“我每天都喝凉茶、冰啤酒降火,怎么反而喘得更厉害?”“很多饮品不是人人都适合,尤其是肺病患者,你这是‘养生’走偏了。”

盛夏的门诊室里,一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因频繁咳嗽、气促前来复诊,他以为自己“清凉饮”喝得越多越防病,结果却在高温天里反复发作。

这番对话,揭示了一个被普遍误解的认知陷阱: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靠‘喝’调养身体,尤其在极端天气下。当气温攀升至38℃以上,空气湿热交加,肺部疾病患者的警报便悄然拉响。

高温暴晒不仅伤皮肤,更伤肺。而一杯看似“清热解暑”的饮品,可能正是压垮呼吸系统的最后一根稻草。牢记“4不喝3不宜”,或许能帮你在这个夏天少进一次急诊。

在2023年《健康报》的一则真实报道中,北京某医院接诊了一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老人。

该患者在酷暑天气中连续几天饮用冰镇绿豆汤、含糖可乐,最终因气道痉挛、呼吸困难紧急入院。医生指出,冷饮刺激加上高糖摄入,诱发了支气管收缩和体内炎症反应

这样看似“清凉”的行为,其实正在“逼肺交账”。肺病,并非只有秋冬才高发。夏季的隐性风险,藏在你每天喝下去的饮品里。

我们以生活方式医学与预防医学视角出发,提醒大家“4不喝3不宜”原则,并非噱头,而是建立在大量临床与营养研究基础上的实用建议。“4不喝”包括:

1.不喝冰镇饮料
冷饮虽解一时之热,却可能导致气道收缩、咳嗽加剧、肺部痉挛。尤其对患有哮喘、慢阻肺、肺气肿等慢性病人,冷刺激会触发迷走神经反应,诱发急性症状。

2.不喝高糖饮料
含糖饮料不仅会提升血糖,还会加重体内的慢性炎症反应。研究显示,糖分摄入过高与呼吸系统感染率升高有关。糖是炎症的“燃料”,而肺病的本质之一,就是慢性炎症。

3.不喝含酒精饮品
酒精会抑制免疫系统、加重肺部感染风险。尤其在夏季,酒精与高温共同作用下,更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让本就脆弱的呼吸机制雪上加霜。

4.不喝“偏方草药茶”
不少老年人喜欢自制凉茶、草药饮,认为能“清肺解毒”。然而部分草药如鱼腥草、金银花等具有寒凉属性,会刺激气管、引发过敏反应,反而加重支气管炎、肺纤维化等问题。

接下来,是“3不宜”:

1.不宜空腹大量饮水
高温出汗多,很多人起床就猛灌两杯水。对肺病患者来说,空腹大量饮水可能导致体液稀释过快、血钠下降,引发头晕、乏力,甚至影响肺循环

2.不宜饭后立刻喝汤水
饭后立即饮用大量液体,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进食后膈肌上升,胸腔容量减小,肺扩张受限,加重呼吸负担。

3.不宜夜间频繁饮水
很多患者夜间咳嗽,以为喝水能缓解,但频繁饮水易导致夜间排尿增多、睡眠中断,进而影响免疫修复机制,让肺部恢复更慢。

这时候,不禁要问:是不是所有人都要遵循“4不喝3不宜”?并非如此。有些人群,尤其不适合随意效仿“多喝水”“喝凉茶”的健康行为:

第一类:慢性肺病患者(如慢阻肺、哮喘、肺纤维化)
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是气道高敏感性和肺组织脆弱。冷、甜、辛辣、酒精等饮品都会刺激气道,诱发支气管收缩、痰液增多,甚至引发继发感染。

第二类: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本身吞咽反射减弱、肾功能下降、调温能力差。高温状态下,大量饮水或冷饮摄入,容易引发低钠血症或心衰加重。而他们往往以为“多喝水是万能养生法”,实则误入歧途。

第三类:糖尿病合并肺部基础病者
这类人群在摄入含糖饮品后,血糖波动剧烈,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细菌、病毒更易攻击肺部组织。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3倍。

很多患者并不是“不在意健康”,而是“误以为自己在健康”。在高温季节,身体的代谢与免疫调节处于应激状态,肺部作为重要的气体交换器官,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如果说心脏是发动机,肺就是散热器。在一个持续高温、湿度高、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即便是健康人,也容易出现憋闷、气短、咳嗽、乏力等表现。而对已有肺病的人来说,这些信号就是“加速恶化”的前奏。

2024年上海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健康监测数据显示,夏季高温期间呼吸专科门诊量上升近30%,其中老年肺病患者占比高达七成。

而在急诊重症病房中,因饮食不当诱发肺部急性加重的病例也在上升。这一切,都在说明一个事实:高温不只是热,它是慢病的催化剂。如何科学“喝”,才是肺病患者在夏天的自救关键?

可以选择常温白开水、淡盐水、少糖绿茶等温和型饮品,避免冰、甜、浓、刺激四大类型。饮水宜少量多次,每次100-150毫升,不超过身体适应能力。午后避免大量饮水,尤其在开空调环境中,留意室内湿度与温差变化。

生活方式医学强调,饮食习惯是慢性病管理的核心一环,而饮水,恰恰是最容易被忽视又最容易出错的一环。我们不否定饮品的调理作用,但更应强调:喝什么、怎么喝、什么时候喝、谁来喝,不是“人人通用”的标准答案。

高温之下,肺病不是悄悄发生,而是悄悄“被激发”。你以为的养生之举,可能正是疾病的“助推器”。今夏,请记住:不喝冰、糖、酒、偏方草药;不宜空腹猛灌、饭后猛饮、夜间频繁。这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关乎生死”。

参考文献:

1. 《健康报》2023年8月《高温季呼吸疾病高发,医生提醒饮食细节》

2. 《中华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2年第8期

3.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夏季慢性病监测报告》

4.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3年12期:高温环境对老年肺病患者影响研究

5. 中国营养学会《饮水与健康报告白皮书(2023)》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