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3点52分,北辰正式进入……
发布时间:2025-08-07 12:24 浏览量:1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2025年8月7日13时52分
我们将迎来立秋节气
根据生活经验,人们习惯将立秋划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即以中午12时为界,如果立秋时间在12时之前,就是早立秋;要是在12时之后,就是晚立秋。今年立秋时间是7日13时52分,属于晚立秋。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立秋之后,暑气渐渐消退,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此时风中已有了丝丝凉意。
“白露”指的是初秋时节的薄雾蒙蒙,由于昼夜温差变大,清晨的大地上会有雾气产生,并且在植物的叶子上凝结成晶莹的露珠。
立秋时的寒蝉又叫秋蝉,感觉到阴气上升而开始鸣叫。寒蝉的叫声释放出秋将来到的信号,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凉了。
立秋习俗
立秋不仅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还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在民间有“贴秋膘”“啃秋”等习俗。
01
贴秋膘
很多地方有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的习俗,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本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些营养,补偿夏天的消瘦,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烧排骨、炖肘子、白切肉、红焖肉、炖鸡、炖鸭、红烧鱼等,“以肉贴膘”。
02
啃秋
立秋日食西瓜或香瓜,谓之“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岁时风俗》有记:“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为的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03
晒秋
晒秋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江西、湖南、安徽等省的山区,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少,村民们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的农俗现象。
04
戴楸叶
因为楸树之“楸”与秋天之“秋”同音,据民间说法,立秋日戴楸叶,可保一秋平安。楸叶,就是楸树的叶子,前端是尖的,呈大大的心形。唐代长安城在立秋这天,有小贩沿街叫卖楸叶。宋代延续唐时的习俗,《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人人都希望这秋意能在自己身上多停留片刻。自唐宋起的古老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如今在一些地方,人们还用楸树的叶子和枝条编织成帽子,戴在暑气尚存的立秋时节。
立秋食补,这样吃
秋天为啥要进补?
主要原因有3个
第一,《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重点要补养脾、肺、肾。第二,在立秋之前的苦夏季节,高温高湿让身体极度消耗,因此,需要在秋天弥补身体的亏空。第三,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需要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外感疾病的能力。秋补并不是单纯吃大鱼大肉
不可盲目“贴秋膘”
要搞清楚秋补的原则,再对症进补
· 肉类 ·
羊肉 :羊肉可以“补虚劳,益气血,壮阳道,开胃健力”。专家建议多吃清炖羊肉,清炖羊肉保持了羊肉本身的鲜味儿,有汤有肉,更容易吸收,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需要注意的是,羊肉性温,热证上火人群慎用。
牛肉 :牛肉能够益气健脾,强骨壮筋。但牛肉的纤维较粗,不易消化,所以脾胃功能差的人群不宜多吃。
· 水果 ·
梨 :秋季容易出现嗓子干痒、疼痛等症状,梨有利于润肺化燥、化痰止咳。可以洗净后直接吃,也可以榨成梨汁饮用。
枇杷 :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吃枇杷不仅可以祛痰止咳,生津润肺,还可以止渴、除烦。
· 蔬菜 ·
菜花 :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无常,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是预防感冒的好办法。菜花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
芹菜 :夏秋交替的时节,温差较大,早晚凉,中午热,对于体质较敏感的老年人来说,身体很难马上适应这种变化,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芹菜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镇定神志的作用。
立秋润燥,这样喝
立秋后,燥气不断上升
专家推荐这几款代茶饮
有助于清热润燥,
快收藏试试
雪梨百合饮
雪梨、百合、冰糖加入水中
熬制后饮用
可以清热润燥
此外,还可以放凉后加入蜂蜜饮用
适合经常干咳、嗓子不舒服的人群
菊花乌梅甘草饮
1克甘草、2朵菊花、1枚乌梅
用开水冲泡后饮用
不仅能够起到疏风缓急、宣肺利咽的作用
还能改善气道高敏反应
适合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人群
百玉润燥汤
秋季嘴唇起皮怎么办?
试试这款百玉润燥汤
将9克百合、15克玉竹、15克梨
一同放入锅中用水煮
煮好后添加适量甘蔗汁,即可饮用
可以润肺养阴、生津止渴
立秋养肺,这样养
中医上讲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
秋季养肺有啥好方法?
专家来支招,快快学起来
⏰养肺时间
上午7~9点
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上午7~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
养肺方法一
一杯热水
秋季伤肺的主要原因是“燥”,因此养肺的重点便是“润”,可用直接吸入水蒸气的办法使肺脏得到滋润。方法很简单,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入水蒸气,每次10分钟左右,可早晚各1次。除此之外,每天保证喝水2000毫升。
养肺方法二
开怀大笑
人在大笑时,氧气会更多地进入体内,并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够更好地呼吸。
平时在家里,我们可以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增加肺容量;或快速吸满一口气,呼气时慢慢“吹”出,让空气在肺里停留时间长一些,使肺部气体交换更充分。
立秋养生
避免做这5件事
01
避免吃辛辣食物
注意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烧烤也要少吃。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吃辛辣食物对养肺不利。可以多吃一些莲藕、荸荠、百合、银耳,以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02
避免运动量过大
养阴滋阴是立秋后的首要任务,最好选择早晚锻炼,选一些平缓的项目,比如打太极、散步等,千万不要在太阳下暴晒,避免中暑。
03
避免湿发入睡
夏末秋初,头发半干的情况下睡觉,会使头发中的水分在蒸发过程中带走大量热量,寒气侵袭人体,容易感冒,尤其是老年人,头部受到刺激还容易引起血压波动。
04
避免熬夜
立秋之后应该早睡早起,顺应季节变化。早睡是为了养精蓄锐,早起是为了肺气得以舒展。
05
避免吹凉风
秋天别再过于贪凉风、开空调,最好避免皮肤直接被风吹,尤其是敏感的脖颈等处皮肤,不妨用丝巾遮挡一下脖颈。立秋后要防“秋老虎”,建议晚间泡脚,以解暑热,有助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