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姨vs黄圣依:「窒息型母爱」为啥总让子女超痛苦?无痛破局,看这篇!

发布时间:2025-08-13 11:36  浏览量:1

见过「母爱窒息」型妈妈吗?

最近真人案例也未免太多了!

一个是刘美含妈妈,本来刚出现时,大家还觉得说很好,甚至喊开课:

看着挺通透

结果节目展现多了,大家纷纷喊窒息,控制欲真太强了!

女儿发啥朋友圈要管:

一定要积极正面健康

找啥对象要管,甚至介绍很离谱的:

身边朋友也有这种妈

还好刘美含争气,实力够脑子也清楚,跟妈妈约法三章:

别干涉我

结果妈妈上节目,不仅好一通指责,还要附加大要求:

亲情绑架感

要生两个

相比之下,黄圣依妈妈和王琳则更让人爱很纠结。

一方面,确实也有窒息的一面,让人想逃离:

黄圣依妈妈:「她不接受也得接受」

王琳:要求儿子把隐私通话放在节目中,儿子表示不愿意,就破防了

但另一方面,也有实打实的付出,让人放不下:

黄圣依妈妈:远赴北京帮她带十年孩子

王琳:各种为了儿子付出

讲道理,这种强付出+强控制欲+强绑定的「母爱窒息」型妈妈,真的很常见。

网友评论,很多表示自己家有同款

怎么跟这类妈妈相处?

甚至,当自己做了妈妈后,如何避免自己变成同款?

我是简妮,喜欢拆解一切变美、变智慧、变幸福的「底层逻辑」,8年内获数千万人认可的「授人以渔」型干货博主。

今天就听我跟大家聊聊看吧,一期掰开揉碎讲清~ 保你看完一定有新视角!

01 窒息母爱

最难点

如果你问有「窒息母爱」的人,他们最痛苦的点是什么。

根据简妮我接触数百真人案例的经验,答案可能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样。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最痛苦也是最难的点,是不知道要怎么做。

但实际上,他们多半会告诉你,其实最难的是,他们会持续地爱恨纠结:

一会想到对方对自己的不好,气的想干脆不理甚至断绝关系;

但过会想到对方对自己的好,又觉得自己刚才太冷血太过分,心又软了,又让步了;

那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人总在这两个状态里纠结反复,那他肯定会越搞越糟。

因为,一方面,人一会爱一会恨,情绪能量被掏空,根本没动力去做事,也没脑力想清楚。

另一方面,一会往左一会往右,原地踏步都是好的,更多情况下,付出也付出了,但又积累了很多罪状,关系还更不健康了。

最后,这些人往往心理也会特别孤独,因为很多想法和感受都无法跟别人说,说就是「不孝」,只能自己默默消化。

而人如果又孤独、能量又低、努力又没结果甚至负结果,可想而知,会逐渐陷入习得性无助:

朱雨辰妈妈:超强付出欲下面是超强控制欲

朱雨辰:甚至想过自我了断

所以啊,要破局,第一步不是直接跳到要怎么做,而是要搞清状况、理清目标,让自己心理上不纠结:

不然,你一会觉得对方爱你,就服软让步,但内心又很不爽,憋久了会爆发;

一会觉得不爱你,又强烈反抗,但内心又有罪恶感,这种状态,你做啥都做不好的。

换个角度说,你之前之所以处理的很差,不是因为你坏或者笨,当然也不是你注定命苦。而是因为你没有搞清楚状况,所以没找对方法。

下个问题,「窒息母爱」实际啥状况呢?

02 窒息母爱

底层逻辑

其实,要理解窒息母爱,难也不难。

难在于,如果你总纠结爱/不爱这个维度,那你这辈子都无法得到正确答案。

而不难在于,如果你看完下面这段新维度的解析,你会发现一切的谜题都解开了,心态不纠结了,行为也顺畅了。

其实,要简妮我说,「窒息母爱」的底层逻辑就一句话:

把儿女当自己小号了。

这种倾向,好的方面是,愿意为儿女付出,也希望儿女获得幸福,毕竟是自己的小号,是自我的延伸:

王琳为孩子付出很多

黄圣依妈妈那会就注重科学喂养了

但这种付出背后,其实也隐藏着陷阱:

因为把儿女看成「自己的小号(默认跟自己喜好、目标一致)」,而不是「另一个独立的人(有他自己的性格、喜好和目标)」。

所以,付出的,往往其实是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儿女想要的,很容易变成「自我感动式付出」:

黄母的付出,黄圣依不买账

朱母的付出,让朱雨辰很痛苦

包括,所谓的「希望儿女幸福」,说精确点,也更多是「希望儿女获得我定义的幸福」,而不是「希望儿女获得他们自己定义的幸福」:

解释了刘美含妈妈的强行摊派

而如果说这一面还是「痛并快乐着」,那「把儿女看成自己小号」的另一面,则会让很多儿女非常痛苦。

我们应该都玩过小号,可能有些小号出息了,或者大号玩废了,我们会以小号为主,也会付出好好玩。

但即使是给很多资源、当大号玩的小号,其实依然是「小号」而不是「独立的个体」,关键差别在于——我能控制的才叫小号呀!

所以这类母亲往往标配超强控制欲,你理解她把你当小号就很好理解了,你自己玩游戏,要是你小号给别人玩了,或者自己操作了,你也不爽嘛。

那不爽就希望小号重回自己控制,所以会做出很多「看起来是爱」但怪怪的行为。

比如,打压:

有些是误读你的幸福标准,有些是为了让你受控

比如,绑定:

加强控制感

还有一些更暗黑的,公域平台不好说,这里就不展开了。

所以啊,虽然下面的内容可能大逆不道,但简妮我还是希望说出来,让无数为此痛苦的人觉得自己的痛苦是被理解、被接纳的。

那就是,爱是爱,控制是控制。

因「爱」而生的控制也是控制,不是爱让我们痛苦,是控制让我们痛苦。

你因为控制产生的痛苦是正当的,它是为了保护你,不是因为你白眼狼、不感恩、冷血、没良心才产生的。

刘美含妈妈这段,好典型

很简单的人性原理!

如果你真的白眼狼、不感恩、冷血、没良心,你会为之痛苦吗?你根本不会有任何感觉!

再一步说,如果对方真觉得你不爱她、不感恩、冷血、没良心,她会跟你说吗?应该觉得说了也没用吧?

对方会这么说,其实就说明对方很清楚你本性是善良的,会因为这些话受伤,所以才说的——说了有用才说呀!

当你理清了自己的爱恨,不再为此自我攻击反复纠结了,脑子清醒了,才可能进一步破局。

03 窒息母爱

心理破局

实际上,要简妮我说,任何关系想要破局变健康化,归根结底就一句话:

能识别会反制对方的恶和负面行为,能接住且会激发对方的善和正面行为。

像咱们上面把「控制」识别出来,其实就是前半句。

这点看很多真人例子都会知道,如果没觉察没学习,人本能上会试图用更强的控制去反控制。

比如,妈妈很窒息,就想逃离原生家庭,然后选个更爹更坑的男的:

黄圣依

比如,妈妈很窒息,不支持自己兴趣爱好。

那面对下一代时,因为把下一代当自己小号,为了补偿自己,就给下一代搞足兴趣爱好:

还是黄圣依

再比如,妈妈之前这么控制我,我也控制回去,结果我自己也变得窒息:

黄圣依坚持要做妈妈的主,反控制回去

发现了吗?

如果你只会用控制反抗控制,其实你大概率会变成或找到控制狂。正确做法其实是划清边界:

陶昕然父母很严格

她自己现在做很好

而且,如果整个关系主旋律成了控制和反控制,你会很难相信人有善的一面,很难感受到感情中的滋养,你会很紧绷、警惕而又很冰冷。

实际上「会反制对方的恶」,一定要结合「能接住并激发对方的善」。

那什么能激发对方的善呢?

理解和接纳——有些时候,当你理解了对方的局限,你也会不再因为总觉得对方是恶意、不爱你而受伤。

简妮我提炼出「窒息母爱」三个常见原因:

第一,复制粘贴自己父母,或跟自己父母反着来。

比如黄圣依,妈妈对她强控,她对孩子也比较有控制欲:

没觉察,很容易自动复制粘贴

比如前面说的围着孩子转的王琳,她从小爹妈不在身边缺少陪伴:

小时候很苦

所以她当妈妈时,就很执着要陪伴孩子,不陪伴就很难受:

所以自己也没法开始新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可能只是没意识到,其实真正需要被满足的是自己,不是孩子,并不一定对孩子有恶意。

你看到她们的痛,理解她们的行为,甚至帮她们想想怎么能满足她们,其实自然就破局了。

另外,不同于我们这代人,上代妈妈受社会舆论和道德影响很大,会认为为家庭儿女无私奉献才是「唯一可被接受的」。

但人性就是,你如果付出的太多,甚至消耗了自己的本源,你不可能不控制,你不可能不要安抚。

王琳为儿子付出全部

儿子要出国读书,就很不愿接受

简单例子,如果你把所有的钱甚至未来几十年的钱都投到某个股票,你能忍住不看不干涉不操作就「让它自由」吗?

我们自己也做不到,这是人性必然。

站在我们的视角,我们当然觉得「那是你选择要这么活」的,但我们很容易忽略,上一代女性并没有今天的我们这么强的选择权。

特别是,如果她们年轻的时候被号召「为家庭奉献一切」,本身就没资源,也不会经营自己的生活,不懂怎么让自己幸福。

人老了,如果没有被引导着转向,你让她们马上会像我们新一代一样「会为自己活」「自己顾好自己」,那就像不给人上课但直接扔人去高考一样,很强人所难。

但说到底,「我付出一切,所以你要承包我一切需求」的托付心理,在如今这社会,是很难跑通的,而且很容易遇到骗子。

人归根结底要承担「让自己幸福」的责任,父母也是,我们也是。

没有人能承担「另一个人牺牲自己为我们而活」的重量——这种活法,注定让两个人都不幸福。

当然,这篇说的是比较简略的框架,更具体的:

①如何识别哪些父母是善意只是缺乏方向,哪些父母偏恶意控制?

②要如何看到和激发对方的善意和爱意?

③要怎么识别和反制对方的控制,让对方收敛?

④要如何引导关系往健康的、共同幸福的方向发展?

内容很细致也很暗黑,公众平台没法说,我会放在我的知识星球:

相关内容部分摘录

要知道,父母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我们的父母。

他们再爱我们,也很难越过人的局限,想要改变他们,需要先搞懂他们是哪种人,要啥、怕啥、会做啥。

星球独家的三属性理论(以卡伦霍妮人格理论为基础),不仅可以用在婚恋,也很适合用在原生家庭破局:

独家三属性理论

原生家庭应用:不同类别的父母,要啥怕啥,要咋相处

不用看到理论就头痛哦!

星球内容风格跟公众号类似,都主打实用。

这些要点都是从几百个真人案例中提炼出的、大家亲测有效的:

相关案例部分摘录

有些父母要面子,星球就手把手教怎么给面子换自由;

有些父母要情感安抚,星球就细致实操告诉你咋搞定他们但不情绪耗竭;

有些父母要实质,也会让大家聪明地不被压榨,而且不被道德绑架;

也难怪从问主到其他星友,都惊呼「看完就顺」,搞懂之后关系好太多了:

自发好评部分摘录

理论+实例+星友共享支招,其实已经能解决绝大多数常见问题。

担心自己还学不会,或希望有更针对性回答,加入星球还送一次价值1888的个人咨询级「首问必答」:

不仅告诉你啥情况、要咋做,还给你几种方案备选,告诉你要点难点,帮你理顺心态,真的照搬都能用:

其他地方几乎不可能有的颗粒度

问主自发反馈

如果公众号免费内容含金量是1,那么我星球付费内容含金量起码是30+。

可能也是感受到我的用心,星球小伙伴们也很愿意分享自己的行业信息和人生经验:

有理性指引,也有感性鼓励

简妮我始终相信,只要找对方向、用对方法,我们的每一分努力,都可以有效兑换成更好的自己、更幸福的生活!

而我能做的,就是给想要过更好的大家,提供所有你可能需要的成长养分,也期待你能跟我们成长星球大家庭一路同行!

也很超值

如果你有顾虑或不方便,也没关系,免费内容虽然含金量远比不上付费内容,但相信也能给你一些启发。

负责助理:碱碱

看不懂或看不够?还可以看:

—想看更多关于关系经营?

—想看更多关于内在疗愈?

商业合作/转载申请,请联系bethebeau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