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教育:加速AI技术规模化应用 助力“AI+教育”先锋城区示范标杆打造

发布时间:2025-08-26 14:44  浏览量:1

深圳经济特区的45年,是改革基因融入城市血脉的45年。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创新强区,龙岗的教育发展始终与特区同频共振。45年间,龙岗教育始终以先行者的姿态回应时代命题——既守护教育的育人本质,又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技术变革。这份底色,在特区45周年的节点上更显珍贵:它不仅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传承,更是“以教育之强夯实城市发展之基”的使命担当。当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龙岗教育再次站在潮头——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助力“AI+教育”先锋城区示范标杆打造和龙岗教育高质量发展,“All in AI”!

顶层设计

打通AI+教育发展脉络

在龙岗,AI不是教育的“附加题”,而是破解传统教育痛点的“关键钥匙”。2025年,被定义为龙岗教育系统的“AI推进元年”——全面启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度运用与规模化推广的规划工作,力争成为龙岗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突破年,为后续打造“AI+教育”示范标杆区创造良好开端。

成立以龙岗区教育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龙岗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工作专班、起草《深圳市龙岗区建设“AI+教育”先锋城区三年行动计划》、以“教育数字基座+龙岗教育大模型”为双核基础,打造“2+6+N”的AI+教育体系……龙岗教育从顶层设计,打通全区“AI+教育”发展脉络,确保每一步都精准对接特区教育现代化的需求。

4月16日,龙岗区教育系统人工智能攻坚队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这支“人工智能攻坚队”创新采用“揭榜挂帅”机制,涵盖公民办学校各学段、学科,书记、校长、中层干部及一线教师等不同角色的教育工作者。市民所熟悉的名校长、名师都在其中,他们将按“教、学、育、评、研、管”六大教育应用场景进行分组,构建“头脑风暴-试点验证-迭代优化”的闭环研究机制。

为了让教室“长出智慧大脑”,龙岗教育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教育环境。

每到自习时间,龙城高级中学和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的AI自习室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头戴耳机、有的在电脑平台里自学编程课程,有的利用英语、语文作文等批改功能进行自我提升。龙城高级中学学生陈一宁认为,“AI辅助自习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项目进行侧重加强。”

在千林山小学的AI教育实验室里,AI仿生机械狗、小型AI人形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机器狗、智能博弈套装机械臂,以及中国象棋机器人等,能助力学生深入了解AI模型底层知识,建立完整知识框架。

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龙岗区教育局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开发出一系列赋能教育各场景的智能体:区教育局基于华为盘古开源大模型,匠心打造了教育专属大模型“龙老师;千林山小学发布深圳首个中小学生阅读与写作专用智能体——“爱阅故事大王”;上海外国语大学龙岗附属学校推出服务师生家长的“AI小海龙”校园教育智能体;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龙岗学校聚焦户外自主学习场景,自主探索推出“三联郊野学伴智能体”。在AI平台方面,为了让全区所有学生获得智能AI教育服务,弥合数字鸿沟,填平资源洼地,区教育局正在打造“人-场景-机制”深度融合的教育AI平台“龙岗区教育系统教育AI平台”、龙城高级中学建设的“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生成式 AI 平台”,有效解决学生在校无法使用商业大模型的难题。

AI赋能

重构教育教学场景

上学期,龙城创新学校初一(5)班课程表上,下午2点的AI作文辅导课与4点的人工智能通识课格外醒目。作文课上,学生李明通过AI助教训练语言逻辑,让文章“神采飞扬”;通识课上,他亲手操作,调试神经网络参数,感受技术的魅力。放学铃响,李明或许都没察觉到,自己刚经历的教育转型切片——一边是技术当“思维伙伴”,一边了解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而龙岗校园里,更多这样的探索正时常发生。

2025年3月,龙岗区教育局遴选出18所人工智能项目实验校,试点AI双师课堂、人工智能个性化作业系统和作文批改项目。在通识教育场景,18所实验校通过AI双师课堂普及人工智能通识、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在教育教学场景,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将知识图谱、教育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与作文、作业场景深度融合。

在深圳中学龙岗学校物理学科曾浩老师的“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教学中,他会让学生组成团队,合作利用AI工具搜索建筑隔音材料特性,并填写表格上传至智慧学习平台进行展示和交流。课后,学生通过豆包智能体应用自主进行隔音建筑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科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

依山郡小学数学学科迎来“智慧升级”:由AI系统实时批改作业,快速生成作业学情报告:统计作业正确率、知识点掌握情况,并精准定位共性错题,讲评重点一键Get。老师在课堂上讲评作业时还可以生成相似题目,强化薄弱知识点,即讲即练。

在春季学期,AI个性化作业场景,已完成数字化改造学校校本及教辅材料79本76863道典型题目,采集、分析学生作业学情超27.2万份,基于数据循证视角,开展课堂作业讲评,布置分层作业及个性化作业。

今年暑假期间,龙岗不少学生都拿到了“私人定制”版暑假作业——由AI系统生成的个性化暑期作业,将知识图谱、教育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与作业场景深度融合,真正让学生做的每一道题都有效。

一名学生在翻看个性化作业后惊讶地分享道:“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我之前经常错的题目!定制的暑期作业能帮我查漏补缺,对我学习有很大帮助。”依山郡小学的林老师翻开作业本展示道:“第一页就会展示学生一学期以来正确率、提交作业的情况和知识图谱。这能快速让学生了解这一个学期以来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

龙岗教师

从经验教学到人机协同

要想让技术赋能教育,关键还在于让教师实现从经验教学到人机协同的能力升级。

6月10日,2025年龙岗区教育系统书记、校长大讲堂在龙岗区教育局报告厅启幕。全区教育系统书记、校长、副校长、人才储备工程培养对象、区教育局机关干部等700余人线上线下参与,共探AI技术赋能下“专业治校”的破局之道。

事实上,2025上半年,龙岗区教育局便邀请专家组织教育系统干部开展多场专项学习会,教师发展中心精心组织了11场送课到校的人工智能相关培训,培训教师超两千人。8月底,龙岗区教育局将统筹开展人工智能普及培训工作,实现全区教育系统全员覆盖,旨在提升教师队伍的人工智能应用素养,助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作为产业大区的龙岗,具有AI产教融合的独特优势。今年5月,龙岗区教育局积极开展政企校协同,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开放基于AI助“教”、AI助“学”、AI助“育”、AI助“评”、AI助“研”等八大场景区域。350家企业参会,近700家办学单位的校长、园长及各学科教师结合自身需求自由参观,就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对接,积极推动AI技术从展台走向讲台。政校企共同构建“美美与共”的智慧教育生态共同体,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特区45周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龙岗区教育局深知:AI教育的终极目标,绝非用技术替代教育,而是以技术赋能教育,让教育回归培养人的本质。这片土地上,教室里的AI互动屏幕闪烁着技术的光芒,操场上的孩子笑声传递着成长的温度——这正是特区教育最动人的模样:既脚踏实地守护教育的初心,又仰望星空探索未来的可能。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