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发布时间:2025-08-29 11:08  浏览量:1

一位老人走路时不慎滑倒,跌坐在地,髋部剧痛无法起身,被送至西安市第五医院骨质疏松科就诊。这看似寻常的意外,却将老人推向一个令人心寒的医学称谓——“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这并非危言耸听,老年髋部骨折有个残酷现实风险:高达20%的患者在骨折后一年内不幸离世。

这“最后一次”的沉重含义,根源在于骨折后被迫长期卧床所点燃的并发症之火。肺部感染因无法活动、排痰困难而悄然而至;褥疮在皮肤与床褥的长期压迫下溃烂滋生;深静脉血栓如潜伏的暗流,一旦形成肺栓塞则凶险万分。这些并发症环环相扣,严重消耗着老人本就有限的储备体能。

其背后深藏的“罪魁祸首”正是骨质疏松。它让骨骼悄然退化为疏松的“蜂窝煤”,空洞脆弱,不堪一击。跌倒时本该支撑躯体的骨骼,却如朽木般瞬间断裂。这种“静悄悄的流行病”在早期几乎无迹可寻,待腰背疼痛、身高缩短甚至驼背出现时,骨量流失往往已超三成。

防患于未然,才是击退这“最后一次”威胁的根本之道。构建坚固的骨骼壁垒需趁早着手:

1.营养为基,钙与维生素D不可缺:每日保证足量钙质摄取(800-1200mg),牛奶、豆制品、深绿叶菜都是好选择;同时需补充维生素D(成人建议800-1000 IU/日),它如同钥匙,开启钙吸收的大门。

2.对抗地心引力,运动强骨: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步行、太极或适量抗阻训练,给骨骼以良性应力刺激,促使其更加强韧。

3.远离烟酒,慎用药物:烟草与过量酒精加速骨量流失;某些药物(如长期糖皮质激素)可能损害骨骼,使用务必在医生指导下并密切监测骨密度。

4.定期筛查,早诊早治:女性绝经后、高龄老人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骨密度检查。一旦确诊骨质疏松,须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

日常生活的“防跌”细节同样关键:家中保持地面整洁、安置牢固扶手、浴室放置防滑垫、夜间点亮柔和照明;行走时选用防滑鞋具;积极治疗影响平衡的疾病如白内障;有需要时,合理使用助行器具。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这令人心悸的称谓,承载着太多无奈与警醒。然而命运并非注定——骨质疏松可防,骨折风险可控。这“最后一次”的沉重标签,终将在科学的预防与有效的管理面前失去其威慑力。未雨绸缪,强健骨骼,莫待跌倒之时,方知生命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