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站外突发脑梗,青岛地铁小伙又出手了!

发布时间:2025-08-31 19:27  浏览量:3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31日讯 近日,乘客张先生在青岛地铁井冈山路站外突发脑梗。紧要关头,值班站长刘飞果断出手进行救助。目前,乘客已出院,身体恢复正常。

地铁站外惊险一幕,他果断出手

刘飞(左一)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救助

事发当天,刘飞正在井冈山路站E出入口巡站,听到张先生正通过电话向120急救中心求助,吃力地反馈自己的身体症状,头皮和右侧身体麻木,疑似脑梗的情况。日常工作中积累的应急知识,让刘飞瞬间意识到情况紧急,立刻扶着张先生就地坐下,并接过电话向医护人员冷静且清晰地说明乘客症状、所在位置等关键信息。

刘飞与医护人员合力抬起乘客

此时,张先生已无力支撑身体,瘫倒在车流穿梭的马路上,随时可能遭受二次伤害。刘飞反应迅速,立即安排车站工作人员现场摆放屏风,设置临时安全区域。等候医护人员期间,细心的刘飞不仅帮助张先生联系了家属,还将张先生散落在地的物品一一整理收拾,妥善装入背包。医护人员赶到后,刘飞协助将张先生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接受后续治疗。从发现至抬至救护车,整个过程不足15分钟,为张先生的后续救治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当日下午收到消息,由于救治及时,张先生已脱离危险,身体并无大碍。出于留院观察不便,张先生特意托朋友前往车站,要将酬谢送到刘飞手中。面对这份心意,刘飞摆摆手婉言拒绝了,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多次挺身而出,折射地铁人专业本色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对刘飞而言,早已内化为一种日常本能反应。今年1月,刘飞在回家探亲途中发现一新能源汽车持续冒烟,且底盘有火苗窜出,他当机立断,迅速取来灭火器,成功扑灭了火苗,避免了火情进一步扩大。

服务区现场车辆火情

2023年7月,井冈山路站站台,3岁女童吃蚕豆时不慎卡住喉咙,面色发青、呼吸困难,情况万分紧急。刘飞果断出手,与热心乘客接力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使女童成功脱险,恢复正常呼吸。这份危急时刻的果敢与专业,让刘飞收获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他先后获评山东省“最美红十字救护员”、西海岸新区“见义勇为模范”,而这份荣誉背后,不仅是对他个人担当的肯定,更折射出青岛地铁应急培训体系培育出的“救人本能”。

青岛地铁通过常态化应急演练与专项培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激发一线员工的责任感与主动性。

刘飞工作照

如今,青岛地铁AED设备已实现运营车站全覆盖,4600余人次一线员工经急救培训持证上岗,确保每座车站每日都有“能救人、会救人”的专业力量在岗;通过“实操演练+技能考核”的常态化机制,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等技能已内化为员工的“肌肉记忆”,让“敢出手”的底气,源于日复一日的专业积淀。

截至目前,青岛地铁已成功完成10起AED救助突发心脏疾病乘客案例、3起海姆立克法救助异物卡喉孩童案例,每座车站都成为市民心中可靠的“流动急救站”。这些扎根一线的专业力量,用过硬技能筑牢出行安全防线,更以挺身而出践行国企担当。(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刘珊 王潞瑜 王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