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被问及看好谁当国民党主席?直言:不管是谁,要承认是中国人

发布时间:2025-09-04 20:31  浏览量:1

近日,馆长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被问及了看好谁当国民党主席?作为无党无派人士,馆长始终以旁观者的清醒与参与者的热忱,表达着自己对各类政治议题的看法。

在谈及当前处理两岸问题的合适人选时,馆长毫不迟疑地提到了陈志翰。他表示,陈志翰虽无党无派,也未曾担任过任何公职,却实实在在地为两岸搭建起了重要的沟通桥梁,是当下推动两岸交流中不可多得的关键人物。

陈志翰的生平经历与两岸民间交流紧密相连,早年他便投身于两岸经贸与文化领域的对接工作,从最初组织两岸中小企业互访,到后来推动两岸青年创业交流项目,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性格上,陈志翰务实且极具担当,面对两岸交流中出现的分歧与阻碍,他从不回避,而是积极寻找双方的利益共同点。

随着访谈话题转向即将到来的国民党主席选举,当被问及看好哪位候选人时,馆长的回答显得十分坦诚。他直言自己不属于任何政党,对党派之争也并无过多关注,若有候选人需要借助他的节目传递理念,他并不排斥,但选举的核心终究是选票,最终应由民众的选票来决定谁能当选。

在他看来,选谁担任国民党主席并非最重要的事情,真正关键的是在2026年、2028年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国民党与民众党必须实现“蓝白合”,绝对不能让国民党内部因权力争夺而错失合作机会,更不能让“蓝白合”的局面被破坏,从而给其他势力可乘之机。

馆长进一步分析道,如今的国民党早已不复往日的风光,经济上的困境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用“穷光蛋”来形容当下国民党的财务状况或许略显直白,却也道出了实际情况。事实上,不仅是国民党,台湾地区的不少政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了维持政党运作,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寻求资金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蓝白合”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两党携手合作,才能凝聚更多力量,避免在关键时候因内部矛盾而互相“捅刀子”,进而更好地应对台湾地区面临的各种挑战。

在讨论国民党主席候选人的过程中,馆长也对几位相关人物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于马英九,馆长明确表示不建议其参与此次选举,他认为马英九的年纪已经偏大,而当下的台湾政坛更需要中青年力量的注入,中青年一代更能贴合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与民众的诉求,也更有精力应对复杂的政治局面。

当话题涉及民众党主席黄国昌时,馆长的情绪明显变得激动起来,他提到,曾有人问及黄国昌是否为中国人,而黄国昌却始终不表态,这样的态度让馆长感到十分生气。在馆长看来,“是否为中国人”本是一个无需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身处政治领域的人物而言,明确自己的身份认同是对民众、对历史的基本负责,回避这一问题显然不符合民众对政治人物的期待。

与黄国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内的郑丽文,馆长对郑丽文的态度表示认可,因为郑丽文在“是否为中国人”这一问题上始终立场坚定,回答干脆利落。

毕竟国民党从成立之初便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结,在国民党内,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本就应是基本立场。馆长认为郑丽文的这番话切中要害,他也忍不住调侃,作为中国国民党,当初如何来到台湾的那段历史清晰明确,每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国民党的根源与中国紧密相连,国民党人本就该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如今却有人在这一问题上含糊其辞,实在令人觉得可笑。

除了对国民党主席选举与身份认同的讨论,馆长还对国民党与美国的关系表达了担忧。他明确表示,不希望国民党与美国走得过于亲近,更不希望国民党成为美国的“舔狗”。在馆长看来,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所谓“支持”并非出于善意,而是有着明确的利益诉求,美国一直试图在台湾地区的各党派中进行渗透,其最终目的是让台湾的各党派都听从美国的指令,进而通过向台湾出售武器等方式获取利益,这不仅不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发展,更会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破坏。

馆长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他作为一名无党无派人士,在推动台胞证相关便利措施的落实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更多台湾同胞获得了台胞证,为两岸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而他认为,推动此类有利于两岸同胞交流的事情,本应是国民党的职责所在,毕竟国民党作为与大陆有着历史渊源的政党,更应主动承担起促进两岸交流的责任,可如今这样的工作却需要由无党人士来推动,这无疑值得国民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