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樵夫山中救女子,却是祸端开始,历经波折终成良缘

发布时间:2025-09-08 08:00  浏览量:1

第一章 断臂失途逢绝境,茅舍老妇点迷津

清朝乾隆年间,长白山下有个王家坳,村里有个年轻樵夫,姓赵名石生。此人本有一双健全臂膀,三年前上山砍柴时,为救同村孩童,被滚落的巨石砸中左臂,虽保住性命,却永远失去了左臂小臂,只余下半截胳膊晃荡着。

自此,村里人都改口叫他“赵独臂”。石生倒也豁达,从不因旁人称呼动气,依旧每日扛着特制的单手柴刀上山砍柴。只是没了左臂助力,砍柴效率大不如前,日子过得紧巴巴。

这年深秋,长白山下了头场雪,山里的人参正值采挖季。传闻深山老林里藏着百年老参,一根就能卖上百两银子。石生看着家徒四壁,又想起年迈多病的母亲,心里动了念头。他听村里老参农说过,百年老参会“跑”,需用红绳系住,还要备上雄黄粉驱蛇虫。

石生翻箱倒柜,找出母亲陪嫁的半根红绳,又去药铺赊了二两雄黄粉,背上干粮和水,扛着柴刀就进了山。他虽只剩一只胳膊,但在山里摸爬滚打多年,辨路识物的本事比一般人强得多。

起初几日,他在浅山转悠,只挖到几株不起眼的三花参,不值几个钱。石生不甘心,咬咬牙往深山走。越往里走,树木越密,积雪也越深,一脚踩下去,雪能没到膝盖。

这天傍晚,天突然变了脸,狂风卷着雪粒子呼啸而来。石生找了个背风的山洞躲雪,刚点燃篝火,就听到洞外传来“呜呜”的哭声。他握着柴刀探出头,只见雪地里趴着个穿蓝布衣裳的姑娘,头发凌乱,脸上冻得通红,左腿不自然地扭曲着,像是摔断了腿。

“姑娘,你没事吧?”石生连忙上前,小心地将姑娘扶进山洞。

姑娘名叫林晚晴,是山下药材商的女儿,跟着父亲进山收参,不料途中遇狼群,与父亲走散,慌不择路摔断了腿。石生听了,拿出干粮分给她,又用篝火给她烤了烤冻僵的手脚。

晚晴感激地说:“赵大哥,今日多亏了你,若有机会,我一定让父亲重谢你。”

石生摆摆手:“举手之劳,不必挂心。等雪停了,我送你下山。”

两人在山洞里住了三日,雪才渐渐小了。石生用树枝做了个简易的担架,背着晚晴往山下走。走到一处岔路口,晚晴突然指着左边的山路说:“赵大哥,我记得父亲说过,那边山谷里有百年老参,不如我们去碰碰运气?”

石生犹豫了,深山里危机四伏,带着个伤兵实在危险。可一想到百两银子,他还是点了点头:“好,就去看看,若情况不对,咱们立刻撤退。”

两人顺着山路走了半日,果然看到一片长满青苔的山谷。晚晴眼睛一亮:“就是这里!我父亲说过,长百年老参的地方,周围必有‘参娃’守护。”所谓“参娃”,就是围绕老参生长的小参苗。

石生仔细搜寻,果然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几株小参苗。他心中一喜,顺着小参苗的方向挖去,挖了约莫三尺深,一把金灿灿的人参赫然出现在眼前,须根完整,头顶还顶着几片红叶子,一看就是百年老参!

石生激动得手都抖了,刚要用红绳系住,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他回头一看,只见三个壮汉拿着刀冲了过来,为首的正是晚晴的父亲林掌柜。

“好你个赵独臂,竟敢抢我林家的参!”林掌柜怒喝一声,挥刀就向石生砍来。

石生这才明白,自己中了圈套。晚晴根本不是摔断腿,而是故意引他来挖参。他来不及多想,一把推开晚晴,用单手柴刀挡住林掌柜的刀。可他只有一只胳膊,哪里是三个壮汉的对手,没几个回合,就被打倒在地。

林掌柜抢走老参,又怕石生报官,竟狠心将他推下了旁边的悬崖。石生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重重摔在崖底的积雪上,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石生缓缓醒来,只觉得浑身骨头像散了架一样疼。他挣扎着坐起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处雪坡下,周围荒无人烟。寒风呼啸着刮过,冻得他瑟瑟发抖。

就在石生以为自己要命丧于此的时候,他看到不远处有一间茅屋,烟囱里冒着袅袅炊烟。他咬着牙,一步一步挪向茅屋。

刚到门口,门就开了,一个穿着灰布衣裳的老妇走了出来。老妇约莫六十多岁,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很清亮。她上下打量了石生一番,叹了口气:“年轻人,你大祸临头而不自知啊。”

石生一愣,刚想开口,就被老妇拉进了屋。屋里很暖和,中间生着一个炭火盆,锅里炖着香喷喷的肉汤。老妇盛了一碗肉汤递给石生:“先喝点热汤暖暖身子吧。”

石生接过碗,狼吞虎咽地喝了起来。一碗汤下肚,身上暖和了不少,他才问道:“老婆婆,您刚才说我大祸临头,是什么意思?”

老妇坐在石生对面,缓缓说道:“你是不是为了一株百年老参,被人推下了悬崖?”

石生一惊:“您怎么知道?”

老妇笑了笑:“这长白山里的事,没有我不知道的。那林掌柜心术不正,早就觊觎这株老参了,只是一直找不到位置,才让他女儿设下圈套引你上钩。他抢了老参还不算,肯定不会放过你,说不定现在正在到处找你呢。”

石生听了,心里一沉:“那我该怎么办?我现在身无分文,又受了伤,根本跑不远。”

老妇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石生:“这里面有一些草药,能治你的伤。还有一张地图,上面标着一条出山的小路,林掌柜的人找不到。你喝完汤,就赶紧走吧。”

石生接过布包,心里充满了感激:“老婆婆,多谢您的救命之恩。不知您尊姓大名,日后我一定报答您。”

老妇摆了摆手:“我就是个山野村妇,不用你报答。你记住,以后莫要再被贪念蒙蔽双眼,否则还会惹来祸事。”

石生重重地点了点头,喝完剩下的肉汤,拜别了老妇,按照地图上的指引,向山下走去。

第二章 流落县城遇故人,联手设计擒恶贼

石生顺着小路走了三日,终于走出了深山。他一路乞讨,来到了附近的柳河县。此时他身上的伤已经好了不少,只是手里没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这天,石生正在街边乞讨,突然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他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男子面容俊朗,眼神温和,正是他的同乡好友,如今在县城里开了家药铺的周明远。

“石生,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周明远惊讶地问道,连忙将石生拉进了旁边的茶馆。

石生把自己进山挖参,被林掌柜陷害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周明远。周明远听了,气得拍了拍桌子:“这林掌柜太过分了!不行,我一定要帮你讨回公道。”

石生叹了口气:“可我们没有证据,就算报官,也奈何不了他。”

周明远思索了一会儿,说:“我有个办法。林掌柜抢了百年老参,肯定要卖到京城去。京城的药商下个月会来柳河县收药材,到时候我们可以设计让他露出马脚。”

石生眼前一亮:“什么办法?”

周明远附在石生耳边,小声说了几句。石生听了,连连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

接下来的日子,石生在周明远的药铺里帮忙,一边养伤,一边打听林掌柜的消息。半个月后,京城的药商果然来了柳河县,住在了县城里最好的悦来客栈。

周明远得知消息后,立刻带着石生来到了悦来客栈。他找到药商,谎称自己有一株千年老参,想卖给药商。药商一听,来了兴趣,约周明远第二天在客栈里详谈。

第二天一早,周明远和石生来到了悦来客栈。刚进客房,就看到林掌柜也在里面,他正拿着那株百年老参,向药商推销呢。

林掌柜看到石生,脸色顿时变了:“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石生冷笑一声:“林掌柜,别来无恙啊。这株老参,你卖得可还顺心?”

药商见状,疑惑地问道:“你们认识?这株老参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明远上前一步,把林掌柜设计陷害石生,抢走老参的事告诉了药商。药商听了,脸色一沉:“林掌柜,没想到你竟是这样的人。这老参我不能买了,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林掌柜急了:“药商大人,你别听他们胡说,这老参是我自己挖的,跟他没关系。”

石生拿出老妇给他的草药包,说:“这草药是长白山里的一位老婆婆给我的,她亲眼看到你把我推下悬崖。如果你不相信,可以跟我去长白山找她对质。”

林掌柜心里有鬼,哪里敢去长白山。他见事情败露,转身就要跑,却被早就埋伏在门外的捕快抓了个正着。

原来,周明远早就报了官,捕快一直守在客栈外面,就等林掌柜露出马脚。

林掌柜被押到县衙后,在证据面前,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县令判林掌柜赔偿石生五十两银子,又将他打了五十大板,关进了大牢。

石生拿到赔偿款后,心里十分感激周明远:“明远,这次多亏了你,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周明远笑了笑:“我们是兄弟,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对了,你打算以后怎么办?”

石生想了想,说:“我想去长白山找那位老婆婆,报答她的救命之恩。然后再回老家,好好照顾我母亲。”

周明远点了点头:“好,我支持你。如果你需要帮忙,随时来找我。”

石生拜别了周明远,买了些礼物,再次踏上了前往长白山的路。

第三章 深山重逢解谜团,终得良缘定终身

石生再次来到长白山,按照记忆找到了那间茅屋。可茅屋里空无一人,只有炭火盆里还残留着一点火星。

石生心里有些失落,他坐在茅屋门口,等了一天,也没等到老妇回来。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粉色衣裳的姑娘走了过来,姑娘面容娇美,眼神灵动,正是之前陷害他的林晚晴。

石生一愣:“你怎么会在这里?”

林晚晴眼圈一红,走到石生面前,深深鞠了一躬:“赵大哥,对不起,之前都是我的错。我父亲做了坏事,已经受到了惩罚,我心里一直很过意不去,想来找你道歉。”

石生看着林晚晴,心里的气也消了不少:“算了,事情都过去了。你父亲已经受到了惩罚,你也不用太自责了。”

林晚晴抬起头,看着石生:“赵大哥,我知道你是个好人。其实,我早就不想跟着我父亲干那些坏事了,只是一直没有办法。这次我父亲被抓,我终于可以解脱了。”

石生叹了口气:“以后好好做人,别再学你父亲了。”

就在这时,老妇从外面走了进来。她看到林晚晴,笑了笑:“晚晴,你终于想通了。”

石生和林晚晴都愣住了:“老婆婆,你们认识?”

老妇坐在椅子上,缓缓说道:“其实,我是晚晴的外婆。我早就知道林掌柜心术不正,一直劝他,可他就是不听。这次我故意引你去挖参,就是想让你揭露他的真面目。晚晴也是被他逼的,她心里一直很善良。”

石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老婆婆,多谢您的良苦用心。”

林晚晴也说道:“外婆,对不起,让您担心了。”

老妇笑了笑:“没事就好。石生,你是个好孩子,晚晴也是个好姑娘。你们两个要是有意,不如就结为夫妻吧。”

石生和林晚晴对视一眼,都脸红了。石生心里早就对晚晴有了好感,只是碍于之前的事,不好意思开口。晚晴也觉得石生是个可靠的人,愿意跟他在一起。

就这样,在老妇的撮合下,石生和林晚晴定了亲。石生带着晚晴回到了王家坳,村里人见石生不仅讨回了公道,还娶了个漂亮的媳妇,都为他高兴。

婚后,石生用林掌柜赔偿的银子,盖了新房子,还买了几亩地,和晚晴一起种地、砍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晚晴也孝顺石生的母亲,一家人其乐融融。

几年后,石生和晚晴有了一儿一女。他们经常带着孩子去长白山看望老妇,一家人在山里游玩,其乐无穷。

石生时常想起老妇当初说的话:“莫要再被贪念蒙蔽双眼,否则还会惹来祸事。”他明白,正是因为自己当初的贪念,才差点丢了性命。而现在,他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这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