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前夕 民盟昆明市委与云南(昆明)民盟基础教育研究院联合举办专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09 15:56 浏览量:1
9月5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民盟昆明市委与云南(昆明)民盟基础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在云南长水实验中学开展教师节专题活动,邀请有关州市民盟共同参与。活动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主题,紧扣“人工智能+教育”,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发布前沿课题,同时设置“人工智能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促进县中振兴”主题研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数字化助力县中振兴的实施路径与创新模式。
昆明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昆明市委主委吴波,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方贵荣,云南省电化教育馆办公室主任杨永波,云南省政协常委、民盟昆明市委副主委、云南(昆明)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水教育集团总校长张韶维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昆明、文山、大理、曲靖、昭通、楚雄、丽江、红河等有关州市民盟组织分管领导,盟员校长和参政议政骨干代表等7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民盟昆明市委专职副主委李霞主持。
清华大学博士、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北京一高科技集团CTO宋征详细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面向一线教育工作者开放的智慧教育课题研究合作计划,主要聚焦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研发、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创新、数据挖掘与评价、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等五大方向。该实验室由北师大教育学部与长水教育集团合作共建,依托顶尖科研资源与真实教学场景,推动“科研-应用-产品”闭环生态建设,旨在通过AI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减轻教师负担、促进教育公平,助力教育数字化战略落地,构建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新生态。
主旨发言环节,杨永波主任详细介绍了省级层面教育数据中心建设、网络工程建设及智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校园、名校网络课堂、师生素质素养标准制定、数字画像等方面展开介绍,并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要重点关注教师数字素养问题。
方贵荣院长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推动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创新,促进教育走向公平、高效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提出要全面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教师要主动适应智慧教育转型,积极掌握AI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教育理念,真正将AI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稳步推进AI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倡导“把教书交给机器,把育人留给老师”,利用人工智能实现精准教与高效学;加快重构教师育人新支点。应聚焦育人本质,通过情感互动、创新激发与思辨引导,为学生奠定面向未来必需的核心素养等建议。
张韶维总校长聚焦“本地化”与“强师资”,结合长水教育集团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实践进行主旨发言。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教育仍普遍存在“信息化思维”误区,许多应用仅将AI视为工具,未能真正触及教学核心变革。他建议人工智能教育需从顶层设计切入,打破“设备先进、理念滞后”的困局,聚焦“双减双增”,认真思考“师-生-机”协同关系,重构“教”与“学”的关系,借助AI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质量,真正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同时须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防止科技产品主导教育走向,真正让AI服务于育人本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生涯育人高质量发展。
李胤汶、王珍、钟斌、陆晋玄、赵良等领导、专家和一线教师通过主题分享,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共话如何构建可落地的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智慧教育生态。
吴波主委在讲话中表示,当前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已是一道“必答题”,也是推动县中振兴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各方要以行动拥抱科技、拥抱未来,积极参与推动智慧教育的实践,将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教育家精神放在核心位置。他指出,教育是民盟的精神之源、履职之基,以张澜、黄炎培、陶行知、费孝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盟员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也为民盟注入了不可磨灭的教育基因。昆明民盟将弘扬民盟优良传统,发挥界别优势和独特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整合盟内外优质资源,促进政、产、学、研多方协同,持续开展“烛光行动”教育精准帮扶,多渠道转化研究成果,助力教师队伍数字素养提升与教学创新,以实际行动弘扬教育家精神,同心同向,务实笃行,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民盟智慧与力量。
本次主题活动精准选题,精心筹备,精益求精,有效汇聚了盟内外教育专家智慧,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新路径,提升了民盟各级组织和参政议政骨干盟员履职能力,形成了丰硕的议政建言成果,活动也为整合省级专家资源,促进省市联动,加强省内各州市民盟组织之间的互动交流搭建了新平台,进行了新探索。
编辑:姜蕾
审核:陈唯一
终审:黄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