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糖尿病人常吃这9种肉,帮你稳血糖、护血管!

发布时间:2025-09-09 20:55  浏览量:1

本文2071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糖尿病不能吃肉”?这句话你可能听过很多次。但真相是,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肉,而是要选对肉吃。

肉类富含高质量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机能、修复组织的重要来源。关键在于选择脂肪含量低、营养密度高、有助于代谢稳定的肉类。研究发现,合理摄入优质肉类,不仅不会升高血糖,反而有助于胰岛素敏感性的提高,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今天就来说说,糖尿病人到底应该吃哪些肉,吃对了,血糖稳、血管好、身体还更有力气!

很多糖友得病后,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得吃素了?”其实并不需要这么极端。

中国营养学会《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2020)》明确指出,糖尿病人应摄入适量优质蛋白质,尤其推荐鱼禽蛋瘦肉类。这些食物不仅不会直接升高血糖,反而有助于增强饱腹感,减少碳水摄入,有利于血糖稳定。

关键不是“吃不吃”,而是“吃什么”“怎么吃”。

1. 鲈鱼——护血管的“清道夫”

鲈鱼脂肪含量低,富含ω-3脂肪酸,对心血管极为有益。

研究发现,ω-3脂肪酸可降低甘油三酯、稳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人本就心血管风险高,多吃鲈鱼,有助于减少血管炎症、预防动脉硬化

而且鲈鱼蛋白质含量高、易消化,适合肠胃功能下降的老年糖友。

2. 三文鱼——天然的胰岛素“保护伞”

三文鱼是深海冷水鱼,含有丰富的DHAEPA,这两种物质被称为“血管软化剂”。

研究指出,持续摄入DHA/EPA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过要注意,三文鱼热量略高,建议每周吃2次,每次不超过100克,避免摄入过多脂肪。

3. 鸡胸肉——高蛋白低脂肪的代表

鸡胸肉几乎是糖尿病人蛋白质摄入的首选。

每100克鸡胸肉中约含有23克优质蛋白,而脂肪仅有1~2克,热量低、饱腹感强、血糖波动小

但要注意,不要油炸或加重调味料。推荐水煮、蒸煮或炖汤,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又不升糖。

4. 鸭肉(去皮)——补铁又稳糖

很多人怕鸭肉“太油”,但其实去皮鸭肉脂肪含量比带皮鸡腿还低

鸭肉富含血红素铁,能预防贫血,又含有烟酸维生素B族,对糖代谢有积极作用。

尤其适合气血不足、易疲劳的糖友,有助于提升基础代谢。

5. 牛肉(瘦)——增强肌力,稳定代谢

瘦牛肉富含肌氨酸铁元素,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有研究表明,适量摄入瘦牛肉不会升高血糖,反而有助于稳定血脂

建议选择眼肉、里脊等瘦部位,避免肥牛、雪花肉等高脂部位。

6. 鹌鹑肉——调补而不燥

鹌鹑肉属于高蛋白、低脂肪肉类,且胆固醇含量低,适合高血脂糖友。

中医认为,鹌鹑肉性平,滋补不燥,适合体虚、气短、心悸、盗汗的糖尿病人群。

可以将鹌鹑肉与山药、枸杞同炖,既补脾又护肝。

7. 羊肉(适量)——温补脾肾,提升阳气

南方冬天湿冷,很多糖尿病人四肢冰凉、血液循环差,适当吃点羊肉可以改善这种状态。

羊肉富含左旋肉碱,能促进脂肪代谢,辅助控制体重。

不过,羊肉性温,容易上火,不适合有炎症或血糖控制差的患者长期大量食用,每周一次足矣。

8. 火鸡肉——降脂稳糖的“欧美主食”

火鸡肉在欧美是糖尿病饮食推荐榜的常客。它几乎不含碳水,蛋白质含量高,且富含等微量元素。

火鸡肉中的色氨酸还能帮助调节睡眠,稳定情绪,间接有利于糖尿病心理管理

虽然国内不常见,但在进口食品店或超市冷冻区仍可购买。

9. 虾仁——补蛋白不升糖

虾仁脂肪含量低、蛋白质丰富,且含有虾青素,这是一种强效抗氧化物质。

研究显示,虾青素有助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进展。

不过要注意,虾胆固醇偏高,不建议每天吃,一周吃2~3次,每次不超过100克为宜。

光选对肉还不够,烹饪方式也很关键

糖友应尽量避免油炸、红烧、糖醋等高糖高油做法。推荐使用蒸、煮、炖、烤等方式,既能保留营养,也不会增加额外负担。

另外,搭配蔬菜一起食用,如西兰花、苦瓜、洋葱等有助于稳定血糖的蔬菜,可以增强饱腹感,减少碳水摄入。

再好的肉也不能无节制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动物性食物应控制在40~75克之间,糖友应根据营养师建议合理调整。

吃得少,不一定健康;吃得多,也未必有力。吃得对,才是关键。

很多糖友因为害怕升糖、怕胆固醇升高,一味吃素,反而导致蛋白不足、免疫力下降、营养失衡。

长此以往,不仅血糖控制不佳,身体还容易出问题。

只要选对种类、控制量、做得清淡、搭配蔬菜,吃肉对糖尿病人来说,不仅不是禁忌,反而可能是控糖利器。

别再把肉当成“洪水猛兽”,吃对肉,才是控糖最高级的智慧。

参考资料:

[1] 中国营养学会.《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2020)》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3]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防治共识(2021年版)》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