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糖尿病患者注意:早上宁可喝点粥,也别轻易吃3种食物
发布时间:2025-09-10 14:07 浏览量:2
►
本文180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才立秋没几天,血糖就开始飙了,难道真跟吃的有关?”这是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最近几天的共同疑问。天气一凉,人的胃口往往会变好,早餐也容易吃得更热、更重。但你知道吗?对于血糖控制来说,早饭吃错,比不吃还“伤身”。
尤其是糖尿病人,早晨是血糖最容易波动的时间段,一不注意就可能“高开高走”,全天血糖都难以控制。
很多人不知道,清晨血糖水平会自然升高,这是人体的“黎明现象”。凌晨三四点,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等激素分泌增加,会刺激肝脏释放葡萄糖,导致空腹血糖上升。
对糖尿病人来说,胰岛功能本就减弱,早上再吃高升糖的食物,血糖更容易迅速飙升。而这时候血糖一旦失控,不仅影响当天用药和饮食安排,长期下来还会损伤血管,加快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早餐吃得对,才是控糖的第一步。
不是说糖尿病人不能喝粥,而是要选对粥、喝对方式。相比之下,以下三类早餐,才是真正值得警惕的“血糖炸弹”。
1. 油条、炸饼等油炸主食
很多人早餐喜欢来根热油条、一个炸糕,外酥里嫩,吃着舒服。但这类食物不仅升糖快,还含大量反式脂肪。
油炸面食属于高碳水+高脂肪组合,会让胰岛素抵抗加重,升糖指数(GI)非常高。更糟糕的是,油条常用的明矾还含铝,长期摄入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和骨骼健康。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长期吃油炸食物,不仅血糖控制不住,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得不偿失。
2. 豆浆配糖饼、甜面包等“甜蜜组合”
有人觉得自己不吃油条,改喝豆浆配面包,听起来挺健康。可问题是,这类组合的“糖”藏得很深。市售的豆浆、面包、糖饼,往往含有添加糖、麦芽糖浆、果葡糖浆等高升糖成分。吃完后,血糖可能在半小时内迅速升高。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数据,糖尿病人每日添加糖摄入应控制在25克以下。但一块甜面包往往就接近这个上限。所以,早餐尽量避免甜味主食搭配含糖饮品,否则就是“糖上加糖”。
3. 粽子、糯米饭团等糯米制品
糯米虽然软糯可口,但它的支链淀粉含量高,消化吸收快,升糖效应强。尤其是早餐食用,空腹状态下更容易造成血糖飙升。
此外,包裹在糯米里的配料,如蜜枣、豆沙、咸蛋黄等,也多为高糖高脂成分。常吃不仅影响血糖,还容易增加胆固醇水平,对心血管系统不利。如果实在想吃糯米类食物,建议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或豆制品,减少升糖速度。
糖尿病人的早餐,不是越简单越好,而是要讲究“低升糖+高饱腹+高营养”。以下这些搭配,是经过临床验证、对控糖友好的组合:
粗粮粥+鸡蛋+炒青菜
杂粮粥如燕麦、小米、荞麦等,升糖指数低,饱腹感强。配一个鸡蛋补充优质蛋白,炒菜则提供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糖吸收。
全麦面包+无糖豆浆+坚果碎
全麦面包含有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无糖豆浆富含植物蛋白,适合乳糖不耐的人群,坚果提供健康脂肪,增加饱腹感。
玉米棒+煮鸡蛋+凉拌豆腐
玉米含有天然抗性淀粉,可延缓血糖上升。搭配高蛋白的豆腐和鸡蛋,能平衡血糖,同时满足营养需求。
关键是:不要空腹大量摄入单一高碳水食物,必须搭配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才能真正“吃出平稳血糖”。
天气转凉,人体代谢速度减慢,血糖波动会更频繁。此外,秋季食欲增加,摄入热量更容易超标。如果不加以控制,到了冬季,血糖、血脂、血压“三高”问题往往一起“冒头”。
再加上秋季气候干燥,糖尿病人本就容易口干、皮肤瘙痒、尿多,如果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
所以,秋天是控糖管理的关键期,必须从早餐开始,一步不落地稳住血糖。
糖尿病并不可怕,怕的是忽视日常细节,放任血糖波动。一顿早餐看似简单,却可能决定你一天的血糖走势,甚至是未来几年健康的走向。
记住这句话:秋早凉,血糖“慌”,早餐不稳伤全身。从明天开始,换掉你那根油条、那块甜面包,给身体一个安稳的早晨,也为健康打一场漂亮的“控糖战”。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营养治疗指南》
[3]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4]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专家访谈整理内容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