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称:西贝推罗永浩菜单若未获许可涉侵权

发布时间:2025-09-12 16:23  浏览量:1

转自:法治日报

【律师称:#西贝推罗永浩菜单若未获许可涉侵权#】#西贝若起诉罗永浩需自证非预制菜#罗永浩和西贝之间的纷争在网上持续发酵,罗永浩对西贝“预制菜”的质疑和对“价格贵”的指责也引发网友广泛关注。贾国龙表示,9月12日起,将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西贝全国所有门店后厨将对外开放,消费者可以看任何一道菜的制作过程。#西贝公开罗永浩菜品制作全程#那么,西贝公开罗永浩一行人的消费账单还宣布推出罗永浩菜单,是否涉嫌侵权?《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表示: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条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需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西贝此举的目的并非为履行合同或法定义务所必需,更倾向于一种商业营销和舆论回应,其公开消费菜单的行为可能涉及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但需具体判断。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消费订单中的菜品信息、消费金额若未与姓名、身份证号等直接标识关联,通常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个人信息”;但若结合其他信息(如就餐时间、人数)可识别到特定个人,则需遵守“最小必要原则”。本案中,西贝虽未公开罗永浩等人的姓名或身份ID,仅披露总消费金额和菜品数量,但因指向性明显,且菜单细节可反向推断出消费者信息(如订单包含特殊菜品或时间点),则可能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关于经营者保密义务的规定。推出“罗永浩菜单”也具备一定的法律风险。首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和肖像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西贝将系列菜品组合并冠以“罗永浩菜单”之名进行宣传,实质上是利用罗永浩的姓名和公众影响力为其商业活动引流和背书。该行为以营利为目的,利用了罗永浩的知名度和该事件的话题性,极大地增加了消费者对该菜单的关注度。该行为显然未获得罗永浩的许可,已涉嫌构成对其姓名权的侵害。如果在该菜单的宣传中使用了罗永浩的肖像(如微博头像、照片等),则还需额外获得其肖像使用授权,否则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其次,公众人物固然对舆论批评有较高的容忍义务,但这主要针对的是对其言行、公务的讨论和批评。商业机构未经许可将其姓名直接用于商业推广,已经脱离了“舆论监督”或“公众讨论”的范畴,进入了“商业利用”的领域,如果未经名人本人明确同意以“蹭热度”“接流量”为目的对其姓名、肖像等进行商业利用,则涉及侵犯了名人的人格权利,面临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全媒体记者 张博 视频 李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