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健康丨身体消瘦的老年人也可能得糖尿病

发布时间:2025-09-15 10:34  浏览量:3

在大家传统的印象里,糖尿病似乎总是和肥胖如影随形。很多人觉得,只要保持苗条的身材,就能远离糖尿病的威胁。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种全新的糖尿病类型——5型糖尿病,打破了我们的固有认知。2025年4月8日,在泰国曼谷举办的2025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世界糖尿病大会上,国际专家组通过投票表决正式将“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Malnutrition-related diabetes)”命名为“5型糖尿病(type 5 diabetes,T5D)”。这一命名标志着糖尿病家族又添新成员,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糖尿病与体型之间的关系。

长久以来,我们对糖尿病的认知主要集中在1型和2型糖尿病上。1型糖尿病多是由于自身免疫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则主要与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有关,常与肥胖、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而5型糖尿病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糖尿病的多样性。它主要发生在低体重人群(BMI<19kg/m²)中,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年轻人中,当然,老年人如果长期营养不良,同样有患病风险。这一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常常被误诊为1型糖尿病,但他们有着独特的病症表现,尽管血糖水平较高且对外源性胰岛素需求高,但往往不会出现酮尿或酮症。

▏5型糖尿病的基本概念

5型糖尿病,作为糖尿病家族中的新成员,有着独特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它主要与长期的营养不良紧密相连,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在长期营养匮乏的状态下,身体的代谢功能会受到极大影响,胰岛细胞的正常功能也难以幸免。胰岛细胞负责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当胰岛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的分泌就会出现异常,无法有效地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内进行利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最终引发5型糖尿病。

从症状表现来看,5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体型消瘦,体重指数(BMI)常低于19kg/m²。这与常见的2型糖尿病患者形成鲜明对比,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体型肥胖。在日常生活中,5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还可能伴有身体乏力、精神萎靡、免疫力下降等情况。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们的身体较为虚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伤口愈合也比较缓慢。

▏瘦老人患糖尿病的原因深度剖析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身体瘦弱的老年人来说也不例外。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存在糖尿病患者,那么其他成员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的遗传度较高,尤其是某些特定类型的糖尿病,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这是因为遗传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导致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使得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即使这些老年人保持着相对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较为消瘦,遗传因素依然会像一颗“定时炸弹”,增加他们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一些携带特定糖尿病易感基因的瘦老人,他们的胰岛细胞可能天生就存在功能缺陷,无法正常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应对身体对血糖的调节需求,从而更容易发展为糖尿病。

二、身体机能衰退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这是导致瘦老人患糖尿病风险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身体代谢能力下降是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的一个显著表现。新陈代谢是身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它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调节身体内的各种物质平衡。当老年人的代谢能力下降时,身体对葡萄糖的代谢和利用效率降低,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难以被及时转运到细胞内进行利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减少也是老年人常见的生理变化。胰岛素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它能够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细胞的功能逐渐衰退,胰岛素的分泌量也相应减少。这使得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减弱,血糖更容易出现波动和升高。肌肉质量下降也是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的一个重要方面。肌肉是身体消耗葡萄糖的主要场所之一,肌肉质量的下降意味着身体对葡萄糖的消耗能力减弱。瘦老人本身肌肉含量相对较少,再加上年龄增长导致的肌肉流失,使得他们在血糖调节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这进一步影响了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使得血糖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三、不良生活方式

很多老年人由于生活节奏的改变,饮食习惯也变得不规律。他们可能会出现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过度节食等情况。不规律的饮食会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增加胰岛细胞的负担,长期下来,容易导致胰岛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引发糖尿病。一些老年人偏好高糖、高脂肪食物,如糖果、糕点、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同时还会增加身体的脂肪堆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长期缺乏运动也是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活动能力下降,很多人选择减少运动量,甚至长时间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使得身体的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堆积增加,肌肉萎缩,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身体健康有着诸多危害,也是导致瘦老人患糖尿病的潜在因素。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同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还会直接损伤胰岛细胞,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过量饮酒会干扰肝脏的代谢功能,影响血糖的调节。酒精还会刺激胰腺,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四、其他疾病或药物影响

一些慢性疾病,如胰腺炎、胰腺肿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可能会影响胰腺的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从而引发糖尿病。对于瘦老人来说,如果他们本身患有这些慢性疾病,那么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胰腺炎会导致胰腺组织受损,影响胰岛细胞的正常功能,使得胰岛素分泌减少,进而引起血糖升高。某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导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糖皮质激素会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瘦老人在治疗其他疾病时,如果需要使用这些药物,一定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如何预防瘦老人患糖尿病

一、饮食调整建议

对于瘦老人来说,合理的饮食调整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首先要遵循均衡饮食的原则,确保各类营养素的充足摄入。控制总热量也至关重要,虽然瘦老人可能不需要像肥胖人群那样严格限制热量,但仍需根据自身的活动量和身体状况,合理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度进食导致血糖波动。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控制血糖。像燕麦、糙米、全麦面包、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芹菜等)、水果(如苹果、梨、橙子等)都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也很适合瘦老人。将一天的食物分成5-6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这样可以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使血糖保持相对稳定。在食物选择上,应优先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这些食物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维持肌肉质量和身体的正常功能。主食方面,可以选择一些粗粮,如玉米、红薯、荞麦等,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较慢,能避免血糖的快速上升。同时,要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糖果、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会增加身体的负担,升高血糖和血脂水平。

二、运动锻炼指导

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瘦老人预防糖尿病有着重要的作用。散步是一种非常适合瘦老人的运动方式,它简单易行,对身体的负担较小。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至1小时,速度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以微微出汗、稍感疲劳但休息后能恢复为宜。散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

太极拳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动作缓慢、柔和,注重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能调节身心,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瘦老人可以参加太极拳培训班,跟随专业老师学习,每周练习3-5次,每次30-60分钟。八段锦同样适合瘦老人,它是一套完整的健身功法,动作优美,能锻炼全身的肌肉和关节,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瘦老人可以每天练习1-2遍,长期坚持,能有效改善身体状况。

在运动时,瘦老人要注意一些事项。运动前一定要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活动手腕、脚踝、膝关节等,避免运动损伤。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度疲劳,如果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休息片刻。运动后要进行5-10分钟的放松活动,如慢走、拉伸肌肉等,帮助身体恢复。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这个时候血糖相对较高,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同时,要避免在空腹或血糖过高时运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三、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定期体检对于瘦老人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通过定期体检,能够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建议瘦老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肾功能等项目的检查。

血糖检查是发现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正常空腹血糖值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不超过7.8mmol/L。如果发现血糖值超出正常范围,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和诊断。糖化血红蛋白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能反映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为4.0%-6.0%。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说明血糖控制不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等指标也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血脂、高血压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瘦老人也要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定期进行检测。如果发现血脂、血压异常,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

四、心理健康维护

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瘦老人预防糖尿病同样重要。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瘦老人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参加社交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瘦老人可以多与家人、朋友交流沟通,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如老年合唱团、书法绘画班、舞蹈队等,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从社交活动中,他们可以获得快乐和支持,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培养兴趣爱好也能帮助瘦老人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比如读书、养花、养鱼、下棋等,这些兴趣爱好可以让他们专注其中,忘却烦恼,放松身心。在培养兴趣爱好的过程中,瘦老人还能不断学习新知识,锻炼大脑,延缓认知衰退。

当遇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瘦老人要学会正确面对,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可以与家人、朋友倾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及时排解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图片源自网络)

初审 | 陈嘉琦、李书豪

复审 | 魏星华

终审 | 韩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