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登基时还有10位叔叔在,有两位比乾隆年幼,他们的结局如何?
发布时间:2025-09-07 10:30 浏览量:1
那年八月,谁也没想到雍正皇帝会忽然在圆明园倒下。整整十三年,他像盯紧算盘似的,看死了大清江山,结果说没就没了。宫门暗影下传出遗诏——皇四子弘历被扶正。坊间传了好几天,说这雍正选人比点菜还利落:一句话,弘历就是下一个皇帝。大内里,太监小心翼翼,宫人们小声议论,外头百姓倒也不见得有什么唏嘘。老百姓活得实际,谁做皇帝,日子都得过。
雍正登基不算长,五十多岁的人,说老不老,说壮还带着点“杀劲”。你要知道,康熙的这些儿子,活到雍正那一年,还剩下多少个?老大的胤禔已成泡影,曾被废过两次的胤礽,三兄弟胤祉,还有八九十的几位“角儿”,有的寿命本就不长,有的争皇位争得精疲力尽,终于都没熬出头。那时候宫里常年阴晴不定,没有参合到争储的大多还活着,但提起那些圈禁在深宅大院死去的人,外头的百姓诧异倒不多,只是摇摇头:“当皇子真难啊。”
康熙一共生了三十五个儿子,真到了拔尖儿的只剩二十来个。大家常说宗室中夺嫡厉害,其实活得安稳,几乎是运气。从雍正到乾隆交接这一刻,还能算清面孔的叔叔们,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十人——成了后一代帝王宫廷里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群“亲戚长辈”。
聊起这些叔叔,不得不说十叔胤䄉。胤䄉跟乾隆,名份上一脉相承,可要说到前朝恩怨,他偏偏站错了队。雍正最忌惮的八爷党,胤䄉就是那帮人里头比较扎眼的一个。换别人,恐怕早就被折腾得没了踪影。可胤䄉的母亲,温僖贵妃,那可不是寻常女人。她入宫后短短一年爬到贵妃的位置,后来稳坐六宫之主。大家庭里背景够硬,乾隆上来就对这个叔叔网开一面——圈禁期满还给了爵位,让他体面地走完余生。我老想着,这种过得一半清冷一半舒坦的晚年,恐怕是胤䄉一辈子所有热闹的尽头吧。
再看十三叔胤祥。说起来,宫里有个笑话,雍正的亲密盟友不是自家胞弟,而是这一位堂兄同母的兄弟。倒不是血缘有多厚,而是胤祥性格中透出来的“讲义气”。雍正在位的时候,有番重要改革,像削权银库那事,全靠胤祥在旁递补台词,出主意解围。彼时胤禩、胤禟们还在折腾,胤祥几乎成了雍正的半边天。可惜天妒英才,乾隆元年,胤祥便早早撒手人寰。有人说,这种人本来可以安安心心做个太上皇叔,可人命天注定,一步都迈不出安排。
与这两位不同的是,十五弟胤禑的路子就“清爽”多了。说白了,胤禑甩开一切权谋,一门心思去做官场的“调和剂”——不是靠能力自证,而是靠心机收场。乾隆头几年,让他陪太后礼佛、把祖宗的牌位管得明明白白。圈里明白人都看得出,这种安稳爵位,既不压人也不让人出头。放到我们身边亲戚里,就是“不会出大错,也闹不出大名”的那类。
十六叔胤禄那可厉害了。雍正极看重这位弟弟,直接给了铁帽子王的牌子。你想,这等爵位,得是家世圈里的头等人才能戴上。雍正临终托孤,将胤禄、胤礼委托给弘历。大家都清楚,这种老皇帝用亲弟弟“看住”小皇帝局面的安排,在皇室历史里也不稀罕。胤禄也算完成了这点交托,晚年活得平稳。乾隆待这位叔叔始终算公平——有大事交给他,小错则网开一面,像后来牵扯上弘晳“逆案”都只是罚俸,没到圈禁地步。这就是宗室兄弟间,说不清的体面和底线。
十七叔胤礼也是乾隆登基后朝中数一数二的靠山。乾隆还特意让自己的长子为胤礼穿孝,你看那情感维系,说是叔侄,倒像父子;大家背后悄悄地讲,这多半还是雍正生前留过言,让新皇不可委屈了十七叔。胤礼倒也是老实人,从不把自己放到太高位置。朝堂里有人爱出风头,有人甘当幕后,胤礼就是个“愿意在队伍最后走路”的人。不争不抢,反而人缘最好。
再看最年纪轻的三位,也就是胤祜、胤祁、胤祕同乾隆那几乎是同时代的人。没赶上康熙朝抢位子的风头,也算不上革新实政的带头人。乾隆对他们说起来,也就是安顿好,别让宗室乱了分寸。大事不让碰,小事体面分配,像打理宫廷档案,或是主持些礼仪,做到“有事做、无权柄”。活得无声无息,有时比老大哥们更幸福。
最奇特的莫过十二叔胤祹。传说他小时候为了避祸,被孝庄皇太后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养大,长着长着反而家事淡、心气静。用现在话说,这属于“上天给颗平安符”,一生最远的差事就是在大典上磕头,不染尘埃。乾隆对这叔叔另眼看待,什么祭祀、办丧,全部交给他,信任不减。
其实,回头看这些兄弟叔辈,有人靠血脉,有人靠情谊,有人靠规矩过活。朝堂上,从不是只靠拳头或心眼的争斗,更多是气氛中的“缓和”——你强势一点,我懂得退让一寸,家庭与政局一道转悠。乾隆能让这些叔叔安稳度日,既是权谋,也是温和。他懂得,宗室掺进政事没好果子吃,位置留给你,实权还归他。这种手段,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也取信了天下。
有意思的是,到了乾隆这么一朝,清皇族已渐渐锈蚀,谁还在意宗室大爷们到底做了什么?除了档案上的爵位表,老百姓记得更多的是谁哪一年寿终正寝,谁又因故事传成茶余闲话。那些没权没势的王爷,偶尔还会和书生、百工做朋友,倒活出点真性情。
结局怎样?对他们来说,说不上悲欢离合,只是大浪淘沙,皇帝身边的叔叔们,或许比别人多了点命好,但回首也是云烟。我们常说“生在帝王家,不如野草自由”,乾隆这一朝,十位叔叔的命运就这样,被一层层风雨轻轻盖过。有些过往,到头还是无人问津。
这种热热闹闹闹到最后的安静,也许是帝王之家,最贴近寻常烟火气的时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