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所有公墓价格下降40%,以前买贵的纷纷来退款,这样做合法吗

发布时间:2025-09-16 17:24  浏览量:1

国咨调研,本期咱们讲:强制所有公募价格下降40%,以前买贵的纷纷要退款,这合法吗?

这一段时间,有不少企业家向我反映,当地政府出台政策,要求所有公墓价格下降40%。还有的地方要求公墓必须限价。也就是说,不允许公墓的价格销售达到他所制定的某一个标准。至于价格下降40%到底是依据什么?或者说经营性公墓也要做出政府的限价,它又依据的什么?没有给出说明。这么一来,很多之前买过公墓的人,纷纷跑到陵园要求退款。

为什么呢?他们的理由就是:你看现在政府要求你价格下降40%,或者说给出了限价,那你现在就要退我之前买贵的款。这个情况已经不是个例了,不管是青海的企业家,还是首都北京的企业家,都在向我反映这个问题。

说实在话,听了他们的这个反应,我非常的不理解。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往往就是直接拍脑袋。为了自己所谓的政绩,既不顾法律法规的规定,又不顾正常的市场秩序,说干就干。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不合法,而且涉嫌严重违法。

因为政府做出任何政策性的规定,他都必须要做合法性的论证。如果没有合法性的论证,随意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事情,那这不是法治政府所为。而且这种做法,会让整个的殡葬行业陷入一片混乱。企业家们不理解!别说企业家不理解,恐怕就算是稍有理性的公众,也都不能够理解。

以前,舆论总是说墓地的价格太贵了,老百姓葬不起。而事实上,在我的调研中发现,真正葬不起的往往并不是合法的公墓,而恰恰是野墓地。很多地方墓地价格确实贵了点,但是这个贵,它到底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还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必须要做认真的研究。

曾经有媒体报道过上海的一个墓地,说他所出售的价格比上海的房价都要贵,甚至比上海最贵的房价都要贵。结果媒体深入调研之后却发现,这样一种简单的比对,事实上是有问题的,而有的消费者甚至打电话投诉。结果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说,这是市场行为,我们无权干涉。

现在殡葬改革,我们都在提殡葬行业的公益属性。但是公益属性并不等于非盈利性。企业它的产品价格定位,不仅和成本有关,还和市场本身有关,市场本身决定了墓地的价格。如果不是过于离谱,按照市场的规律走市场调节价,事实上地方政府是无权干涉的。只有公益性公墓,才可以由政府定价或者做出政府的指导价。

如果为了满足自己所谓的政绩,没有任何立法依据的,就强制性要求所有的公墓价格下降40%,这会让很多的民营的、经营性的这些陵园企业,陷入巨大的经营困境。事实上任何一个产品的价格,它到底该定多少?如果是纯粹经营性的,那就是由市场调节、由市场说了算。只要它不是垄断性的,只要老百姓有选择权,其实它定的再高也没有关系。

而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更需要做的事实上是将公益性公墓,包括生态性的公墓,做好做足。用公益的、政府的这双手,去平衡市场,而不是一味地对市场说不。

实际上,我们说尘归尘、土归土,地方政府所需要管的就是基本的服务。像墓地,政府所需要保障的就是让人有权利安葬。政府可以在公益性公墓上,好好地去做文章。而不是对经营性的墓地,直接强制性的下达这样的指令。

我们说,在一个法治国家,你出台任何可能涉及公众和企业利益的政策性的文件,你都必须要依法治而行。不是说自己一拍脑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做将可以让整个市场陷入混乱。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也掩盖了地方政府没有尽到自己职责的真相。

如果说公益性公墓都管好了,如果说生态性的这种安葬的墓地,都由公益性公募来兜底解决了。试问老百姓,特别是有钱的这些老百姓,人家买一些贵的墓地,又有什么呢?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人本来就分三六九等的,那在他们去世之后,在墓地上,事实上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掩耳盗铃,不承认这样的一个实质。

我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强制所有公墓价格下降,不管是40%还是多少,这种做法都是严重背离法治的。企业完全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该提起行政诉讼,是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该要求这样的非法性的政策停止执行的,是可以停止执行的。我们真的不用前怕狼后怕虎。

如果咱们什么都不敢做,任由一些地方政府这样宰割的话,别说企业将来无处去,恐怕在整个殡葬行业,乃至于在当地整个的市场秩序,都会造成极大的破坏。我是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做首席顾问曹曹保印,如果你有什么法律问题希望咨询,请给我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