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点儿酒就能测肝脏好坏?医生提示:若出现4个异常,肝脏已损伤

发布时间:2025-09-17 18:30  浏览量:1

要说身体里哪个器官最会“忍”,那非肝脏莫属。它不吭声、不喊疼,等到你真感觉不对劲,往往已经伤得不轻了。

有些人一喝酒脸红、头晕、恶心,还以为自己“酒量差”,其实那可能是肝脏在偷偷报警。别再拿“能喝多少酒”当本事了,肝脏好不好,真不是靠喝酒能试出来的。

我们常说“酒是穿肠毒药”,这不是吓唬人。肝脏是代谢酒精的主力军,长期给它加班干活,迟早得出问题。有的人自诩“千杯不醉”,但身体里早就亮起了红灯。今天就掰开揉碎说清楚,喝酒脸红、酒后失眠、饭量减少、眼白发黄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毛病,很可能就是肝脏出事的信号。

很多人一喝酒就脸红,被戏称为“亚洲红脸族”,以为这只是体质问题,其实这背后藏着不小的风险。

脸红,说白了是乙醛脱氢酶活性差,酒精在体内代谢不顺畅,乙醇变成乙醛,乙醛还没来得及被分解,就到处乱窜,引发血管扩张、心跳加快、脸部潮红。

但问题不止于此。乙醛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对肝细胞的毒性更强。经常喝酒还脸红,说明肝脏代谢能力吃不消,乙醇堆积在体内,时间一长,肝细胞就像是在火堆上炙烤,慢慢“熬”出病来。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说了:长期饮酒且喝酒脸红的人,患肝癌的风险比常人高出10倍以上。脸红不是酒量差,是身体在拼命代谢毒素时发出的求救信号。

有些人喝完酒,明明醉意上头,却怎么也睡不踏实,半夜醒、心烦意乱、甚至做噩梦,这事儿可不能光怨“酒没醒”。

从中医角度看,“肝藏血,主疏泄”,肝血不足、肝气不舒,就容易夜间烦躁、梦多易醒。喝酒耗血耗神,尤其是长期饮酒,肝脏功能下降,调节能力跟不上,晚上就容易“神不守舍”。

从西医角度讲,酒精虽是镇静剂,但代谢后反而会刺激中枢神经,造成生物钟紊乱、睡眠结构破坏,深睡少、浅睡多,醒后还特别累。

别把睡不着当小事,肝脏受损最早的迹象之一,就是夜间难以入睡、情绪波动加剧。这不是“喝多了”的事儿,是肝在闹情绪。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本来饭量挺大,最近却突然吃不下,体重也跟着掉,照镜子脸色还发黄,这种时候,别以为是肠胃问题,肝功能异常更常见。

肝脏参与蛋白质合成、胆汁分泌、营养代谢,一旦它“撂挑子”,胃口立马受影响。尤其是胆汁分泌减少时,脂肪难以消化,吃点油腻的就恶心反胃,时间一长,人也会明显消瘦。

肝硬化患者,往往最早的表现就是食欲下降、饭量减少、逐渐消瘦。而且肝功能减退还会导致营养吸收差,肌肉逐渐流失,看着“瘦了”,其实是身体在“垮了”。

别拿“最近吃得少”当减肥的借口,如果同时伴有疲劳、黄疸、恶心,那就得赶紧查肝功能。

有些人照镜子时忽然发现自己眼白发黄,或者皮肤莫名其妙开始痒,总觉得“最近上火了”,但其实这里头大有文章。

肝脏负责代谢胆红素,这玩意儿原本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被肝脏处理、通过胆道排出。如果肝脏出了问题,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如山”,就会渗透到皮肤、眼睛等组织。

这时候皮肤会发黄,眼白变浑浊,严重时甚至发绿,瘙痒加重,像被蚊子咬了一整晚。

这不是简单的过敏,也不是“换季皮肤干”,而是肝胆代谢系统出了岔子,胆红素排不出去,毒素反而回流体内。

黄疸、皮肤瘙痒,是肝脏“清道夫”功能下降的重要预警,很多肝炎、肝硬化患者,都是从这些小毛病开始的。

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觉得只要不酗酒,就跟肝病八竿子打不着。可真要说起来,肝脏的问题可不止酒精这一条路。

长期用药、感染、慢性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甚至某些保健品吃多了,都可能让肝脏“背锅”。尤其是那些“无症状”的肝炎,十几二十年不疼不痒,一查就是晚期。

肝脏之所以叫“哑巴器官”,就是因为它太能忍了。等你感觉到累、黄、瘦,说明它已经撑不住了

所以别再拿“我不喝酒”当护身符了,每年查一次肝功能、肝胆彩超,才是对自己最起码的交代。

有人问,喝酒到底对肝伤害有多大?

一句话讲透:酒精是肝细胞的大敌,就像钢针扎进豆腐,扎一次留个眼,扎得多了豆腐碎了。

别信什么“适量饮酒有益健康”,那是对红酒里多酚成分的研究,并非鼓励天天小酌。更别拿“我爷爷喝到八十还健在”当例子,那是个别人撑得住,不代表你也能扛。

长期饮酒的人,肝癌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出七八倍。而且酒精不仅伤肝,还伤胃、伤脑、伤心脏,简直是“全能破坏王”。

再说了,能不能喝酒不是本事,知道什么时候该收手,才是真智慧。

别再拿“喝酒试肝”当笑谈了,肝可不是试验品,出问题了,连退路都没有。

说到底身体不会撒谎,尤其是肝脏这个“沉默的工人”,一旦它忍无可忍,就会悄悄抛出信号。

如果你出现这4种异常,别犹豫,赶紧去查肝功能:

1. 喝酒容易脸红、心跳加快、胸闷发热。

2. 晚上总是睡不踏实、梦多、情绪起伏大。

3. 饭量越来越小、体重直线下降、恶心反胃。

4. 眼白发黄、皮肤瘙痒、尿黄如茶。

这些都是肝脏功能“掉链子”的表现,别再找借口拖延了,身体是你自己的,“硬抗”只会让事态更糟。

一句话总结:肝脏不能等,问题早知道,才有得救。

如果你身边有爱喝酒的亲朋好友,也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不是劝酒,是劝命。

你怎么看待“喝酒测肝”这事儿?有没有身边的例子让你警觉?欢迎评论区聊聊。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酒精性肝病诊治指南(2022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12):930-936.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众预防酒精性肝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EB/OL]. 2023-10-01.

声明:以上内容为健康科普信息,仅作参考,非诊疗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本文无虚构情节,所含资料均来自公开渠道,仅供传播健康知识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