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德国很为难
发布时间:2025-09-24 18:36 浏览量:3
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巴勒斯坦国问题引发了新一轮国际争论。一些欧洲国家和西方大国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这被视为推进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然而,面对日益增加的国际压力,德国政府至今仍不松口,这究竟是为什么?德国媒体《德国之声》分析了背后原因。
超八成联合国成员国已承认
9月22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在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上,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6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而就在一天前,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也作出同样决定。各国此举意在向以色列施加外交压力,反对其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我们必须竭尽所能维护‘两国方案’的一切可能,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和平与安全中比邻而居。”法国还计划在巴勒斯坦设立大使馆,但前提是停火协议达成并且人质获释。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表示,欧盟支持以“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
至此,联合国193 个成员国中已有157 个承认了巴勒斯坦国,占比超过80%。而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只剩美国未承认巴勒斯坦国。
另外,超过140位领导人本周齐聚纽约,出席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巴勒斯坦问题无疑将是主要议题。
德国仍拒绝承认
然而,截至目前,德国政府尚未决定承认巴勒斯坦国。据《德国之声》报道,联邦政府在柏林表示,“短期内”不会迈出这一步。
而德国总理默茨早在今年8月就明确表示:“我们将不会加入这一倡议。”(“Wir werden uns dieser Initiative nicht anschließen.”)默茨认为,“目前完全不具备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条件。”他强调,承认巴勒斯坦应当是和平进程的最后一步,而和平进程最终应走向“两国方案”(Zwei-Staaten-Lösung)。
但问题在于,现实中的“两国方案”遥遥无期。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袭击以来,以色列和加沙地区的冲突持续不断,和平前景越来越渺茫。批评人士指出,德国政府用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作为前提条件,实际上是为逃避问题寻找借口。
历史包袱与政治两难
在以色列/巴勒斯坦问题上,德国政府面临一种特殊的两难境地:由于二战时期数百万犹太人惨遭纳粹屠杀,德国政府长期以来将保障以色列安全视为“国家理性”(Staatsräson)。这一历史包袱直接导致了德国政府现在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
近日,默茨在慕尼黑一座因纳粹迫害而被毁的犹太教堂重建仪式上动情发言,他提到自2023年10月以来德国社会出现“新一波反犹主义浪潮”,让他深感痛心。默茨宣布“向反犹主义宣战”,
但另一方面,默茨也公开批评过以色列政府的军事行动,并在今年夏天叫停了可能被用于加沙战争的武器出口。
在纪念德国犹太人中央委员会成立 75 周年的庆祝会上,默茨表示,“对以色列政府政策的批评必须是允许的,它甚至可能是必要的。在具体问题上的分歧,并不意味着对我们友谊的不忠。(„Eine Kritik an der Politik der israelischen Regierung muss möglich, sie kann sogar nötig sein. Dissens in der Sache ist keine Illoyalität an unserer Freundschaft.“)
大概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德国在批评以色列行动与维护与以色列关系之间试图寻求微妙平衡。
内外压力不断上升
德国政府的谨慎态度在欧盟内部受到越来越多质疑。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KajaKallas)要求德国参与对以色列的制裁,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甚至提出,欧盟可以暂停与以色列的贸易优惠。
在国内,反对与担忧并存。联邦议院中的反对党派——联盟党党团主席延斯·施潘(Jens Spahn)将当下气氛与德国最黑暗的那段历史相联系,他警告说:“那接下来会怎样?‘别再向犹太人买东西’?这些我们以前都经历过。”他暗指上世纪30 年代对犹太商铺发起的抵制号召。
施潘进一步提醒,在以色列与加沙问题上,德国“很快就会失去平衡,并滑向反犹主义”。
另一方面,绿党则要求对以色列进行更强烈的批评与行动。绿党联合党魁弗朗茨卡·布兰特纳(Franziska Brantner)公开质问政府:是站在寻求“为巴以所有人争取和平”的力量一边,还是袖手旁观让局势恶化?
此外,民间团体也在施压——几十家民间组织联合发起请愿,敦促政府对以色列采取更明确、更具行动力的回应。
多数德国人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国
一项由民调机构Forsa在8月初发布的调查显示,54%的德国受访者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国,仅31%反对。尽管如此,德国总理在此问题上的态度似乎依旧坚定。
《德国之声》指出,随着法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德国传统盟友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国际舞台上的“拒绝承认的阵营”逐渐缩小,德国正一步步陷入被动。
该评论称,尽管美国仍与德国并肩,但由于特朗普本人目前也备受争议,这一组合未必能改善德国政府的外交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