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梁夫人本不愿墨兰进门,盛老太太只用三招,就将事情办成了

发布时间:2025-09-05 21:04  浏览量:1

这事儿,要说起来,倒有点像是家里有个闯祸精,你前脚刚把碗收拾了,她后脚又给你摔个大窟窿出来。盛家的墨兰,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头疼的姑娘。你说庶出女,按理日子就得低调过,可偏偏跑到西山龙华寺,众人眼皮子底下,从马车上摔下来,还让梁晗抱了一路,闹得满城风雨。眼看梁夫人气得差点喘不上气来,那场面,我敢说但凡家里有亲戚孩子闹出点丑事的人,准都能体会盛家的那种羞窘和焦虑。

这事儿可不是谁都能善了。盛家老爷盛紘,四品官做得稳当,碰上这样“神操作”,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思急得像锅里的豆子——跳个不停。他自个儿试着给梁家递了信,说墨兰既然弄成这样,干脆就结个亲吧。可你猜怎么着?消息到梁府那儿像扔进水塘,漾了几下涟漪就没影了,石沉大海。盛紘那心情,真是没法跟外人道,眼看自家小姐要变成“京城笑柄”,可这梁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说起墨兰失控砸明兰房,掌掴、砸瓷片,场面绝对不算稀罕。许多大家族表面风光,其实内宅女眷之间暗潮汹涌,你真要是站在海氏那个位置,还不得心里暗自盘算,万一那瓷片真划到了脸上,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墨兰那点心气,就是一门心思奔梁家去了。明兰是梁夫人想要的儿媳,墨兰却偏要抢个风头。这嫉妒心,搁今天的网络热搜,也能挂好几天。

但大户人家的规矩就是死的,人是活的。盛紘一听明兰受了委屈,那脸色立马青黑,嗓子眼里一口气卡得难受。可你再看林姨娘,墨兰的亲妈,一门心思地琢磨怎么让闺女嫁个好人家,最好能压过嫡姐华兰一头;穷举人文炎敬?太寒碜,墨兰心里头百般不愿,一门心思想往“侯府”钻,这小算盘响得能震天。

说到这里,不得不岔一句,北方官宦世家里,见识过女眷互算,啥马车、啥梳妆,全是门门道道。林姨娘和墨兰能找到西山龙华寺上香的具体时辰,就是仗着在府里多年,墙角消息遍地。马车都安排好,把丫鬟云栽换成墨兰的衣服,人一病、真主溜了,光凭这伎俩,盛家门房也得“领奖”才对。

说起来,墨兰那一摔,几乎就是剧本里的“要命伏笔”。梁夫人一眼看破机关,这马车、这路,一看就是有人刻意安排。她心里的闷气,估计不输给刚啃了个沙子面馒头的感觉。随手就把墨兰送回盛府,交待得明明白白:一定送到盛家太太手里,别又出花样。大家倒是体会到那种,“你家孩子闹了事,还得我帮你擦屁股”的憋屈。

门房消息一到,王氏愣到当场,海氏冲进房间,只见云栽穿着墨兰的衣服在床上装病,那一刻气氛像凝固的空气。旁边的小丫鬟也没撑住,几下板子下去,花样全揭开。盛紘的反应,像是突然发现家里米缸下面漏了个洞,赶紧揪着林姨娘母女痛打一顿,柴房一关,谁也别想出门。这阵折腾,百口莫辩,还让盛家里外都羞得不敢见人。不说别的,“善良父母宠错娃,一朝天子出家门”,盛家这下,全京城都盯着。

再岔一句,外头的知情人,没多久也都开始边喝茶边议论——到底是盛家教女不严还是人品问题。盛紘本人,两个选择在眼前,要么墨兰“自缢了事”,要么“嫁进梁家,遮掩丑闻”。其实说出去,谁家都怕自家闺女有错嫁不出去,但真下狠手,没几个人腔调得起这份绝情。盛紘最终倾向后者,这就是盛家体面人想护住丁点儿最后的脸面。

但几天里盛老太太还在宥阳,盛紘一时没有商议的对象。王氏干脆不领情,夫妻二人闹得哭天喊地,谁也不肯低头。王氏这人,外头一直是横着走,偏偏在家里这一摊烂泥,什么嫡庶之分、什么规矩,就是不肯吃点委屈为墨兰出头。盛紘没办法,自己亲自去梁家递消息,好话说尽,几番春秋,却等来干巴巴的没头信。头发都白了一块,脸色灰蒙蒙的,真觉得自己快要老出病来了。

外头消息又传得飞快。像平宁郡主,原本看上如兰,这下也悄悄把自家孩子定到别处去了。王氏发过去质问,还被凉凉地怼了一句,问她:“四姑娘的事到底怎么弄?”意思再明显不过。墨兰闹的这摊子,已严重影响整个盛家的婚事。盛紘在官场,同僚看他的目光也变得微妙,原本大家还笑着嘻嘻哈哈,现在都是小心翼翼,像是在看谁家丑事。

说到底,内宅的“小事”一旦变成朝堂上的“耻辱”,对男人来说,简直就是打脸。盛紘再能干也没辙,这一回,媳妇不帮忙,自己出不了头,内心悔恨、窝火,恨不得撤林姨娘八代祖宗。盛老太太迟迟未归,只能焦急地让下人轮番打听,但家里却悄悄地等着主心骨归来。

这时候,盛老太太一回京,气场立马不一样。海氏亲自去马车上跟她把事说清,老太太脸色一直沉着,一口气不出,但谁都知道,她其实早已琢磨出底牌了。她素来不太愿意管林姨娘母女这等麻烦,但为盛家,也将把持住最后一份清白。她回来头三天,硬是不见盛紘,好几个回合下来,盛紘在寿安堂门口,光头而立,像是在认错小学孩子,老太太却冷着脸,连个眼色都不给。

但这段时间,老太太不是光生气。她暗地里摸清梁晗的底细,找出了更强的筹码。往外打听,梁晗国丧期里那点“混账事”,表姑娘进屋,肚子也鼓了起来。这信息,京城权贵圈子里最忌讳。说到底,国丧不守,近乎大不敬。新帝才刚端了几十家爵府,对于这种头面家族下绊子的事,绝不会留情。你告诉梁府,“你家闺男要升职,先把屁股擦干净!”一句话,立马让梁夫人脸都僵在那儿。

接下来盛老太太一套操作,先从事实下手,然后暗示梁晗不避嫌,还抱墨兰一路,这不是“单纯救人”,而是“心里有鬼”。梁夫人早就明白,儿子自己也是“脏手”,盛老太太见招拆招,逼得梁夫人一句多余的话都说不出来。倘若梁家不答应这门亲事,梁晗之后也甭想着娶哪个女儿,盛家做绝一刀,两府就此结怨,那可是京城大丑。不仅如此,你还得考虑,盛家上下可不是一枚棋子——大哥盛长柏前途正旺,海氏娘家也是不容小觑,一旦撕破脸,梁家官帽都不稳。

我见过不少老人,高门望族里正是需要盛老太太这样的“铁腕人物”。她年轻时曾跟太后学女红,能在婆家落魄时撑住局面,这份底气,梁夫人不得不敬她三分。老太太一出马,气场压得梁家夫人透不过气,不想低头也得低头。但这么看来,这场谈判并没你想象中的那么一板一眼,老太太可不是简单比拼窗口气量,而是步步退进,把同时代的家族角力、人情世故、女性的生存智慧都缠在一处。

最后梁夫人想通,娶墨兰进门,利大于弊。等到庚帖递出来,老太太那吊着的神经,终于松了。外头京城茶楼,有几桌人还在议论“盛家四姑娘是不是要嫁进豪门”,这悄悄的话,背后其实藏着满京城权贵家的暗流涌动。老话说得对,世事难料。墨兰算是一脚踏进了高门,但这门婚事里,谁才是真的赢家?老太太的算盘打得响亮,不是因为她没感情,而是能左右命运的,从来都不是哭闹的人。

想起来还真是怪里怪气,这场婚事,谁错谁对其实早已糊成一团。京都城里有多少人生来就是棋盘上的棋子,墨兰是、梁晗也是,有时候,你不认命都不行。老太太的手腕,盛家的软硬,梁家的忍让,都长在一张嘴里。世上的事,有些明明拧不过来,却被人用一颗心、一点胆、一分算计,生生拧进了正路。盛老太太转身下了梁府台阶,背影里藏了个京城故事:你错了,你强了,你忍了,你赢了,也许都只是这一道门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