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就去世!医生:秋季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这5个症状,立即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26 19:03  浏览量:1

本文1993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阿姨刚刚退休,原本打算趁着秋高气爽出去旅游放松放松,没想到一场突发的糖尿病急症,让她三天内命丧医院病房。

“她本来血糖控制还行,就是前几天吃得太多、又感冒了,人突然就不对劲了。”张阿姨的女儿红着眼睛说。医生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送来时情况已属重度,抢救不到48小时便宣告不治。

秋季气温波动大,本就是糖尿病高发并发症的“危险期”。医生提醒:糖尿病人一旦出现下面5个症状,别犹豫,马上去医院!

气温转凉,人们的食欲开始变好,汤汤水水、油炸烧烤吃得多,血糖也悄悄“飙”了上去。与此同时,昼夜温差增大,容易诱发感冒、感染,这些对糖尿病人来说,都是“引爆”并发症的导火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指出,秋冬季节是糖尿病并发症高发期,尤其是老年患者,一旦血糖波动大,极易诱发急性代谢紊乱。

张阿姨的经历并不罕见,中国糖尿病中心2023年数据显示:每年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住院的患者中,超过30%集中在秋冬两季。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根本没把早期症状当回事,误以为只是“感冒了”“累着了”,等到送医时,已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来得快、进展快、死亡率高。以下5个症状,是医生口中“红色警报”,一旦出现,请不要拖延!

1.口干舌燥、喝水不停

很多糖尿病人本来就有口渴症状,但如果你发现最近喝水明显增多,口干得厉害,还总想喝甜饮料,这就不是普通的“口渴”了。

这很可能是高血糖脱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前兆,体内葡萄糖利用障碍,身体开始“烧脂肪”,生成大量酮体,造成脱水和酸中毒。

2.呼吸变深变快,甚至有烂水果味

当你发现病人呼吸急促、但又没发烧或气喘,而是像深呼吸一样一下一下地喘气,甚至嘴里还有股酸臭味,那很可能是典型的Kussmaul呼吸

这是酮症酸中毒非常典型的表现,说明体内已经出现严重酸中毒,必须紧急处理

3.频繁恶心呕吐,甚至腹痛

不少患者以为自己是“吃坏肚子了”,结果直到出现意识不清才送医。

实际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就会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没有食欲,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肠胃炎。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症状要高度警惕

4.精神状态异常,嗜睡或反应迟钝

糖尿病急症发展到中重度时,会影响到神经系统。患者可能会变得精神恍惚、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此时说明体内电解质、酸碱平衡已经严重失衡,甚至可能进入高渗性高血糖昏迷状态,抢救时间非常紧急。5.尿量变少甚至没有尿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常常伴随严重脱水,肾脏受损。如果你发现患者排尿明显减少、尿色加深或完全无尿,说明肾功能可能已经受到影响了。

任何一个症状出现,都是在“敲响警钟”,千万别硬扛!

张阿姨的悲剧,始于一次小小的感冒。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一旦感染病毒或细菌,很容易诱发血糖剧烈波动,甚至引发酮症酸中毒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感染后,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用药剂量往往需要调整,否则很容易失控。

所以,糖尿病人一旦感冒,不仅要控制症状,更要严密监测血糖变化。感冒期间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必须第一时间就医。

更可怕的是,并非每个患者在发病初期都有明显症状。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反应迟钝,很多时候没有“口渴”“腹痛”等明显信号,直到昏迷才被发现。

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反复强调:定期监测血糖、注意身体细微变化,是糖尿病患者活得长久的关键。

有研究指出,超过65%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发病前48小时内就出现了轻微异常,如:精神恍惚、轻微腹痛、尿量减少等。只是他们或家人没放在心上。

医生提醒,秋天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危季”,但只要做好日常管理,是完全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的。

坚持测血糖:每天至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各一次,有条件者用动态血糖监测更精准。

按时服药/注射胰岛素:不可擅自减药、停药,感冒或饮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剂量。

饮食清淡不过量:秋天食欲好,更要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适度运动:每天30分钟快走或慢跑,有助于血糖稳定。

预防感染:少去人多处,注意保暖,感冒第一时间处理,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掉以轻心。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却也隐藏了许多看不见的“雷”。糖尿病患者和家人务必提高警惕,别让一次小小的疏忽,变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1] 国家卫健委《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2023年版)》
[2] 中国糖尿病防治中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
[3]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专家访谈摘录(健康时报 202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