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见证丨方寸之间见证时代变迁,铁路出行迈入数字化新阶段——再见啦,“纸质票”!

发布时间:2025-09-29 17:44  浏览量:1

“这是我10月1日前最后一次坐高铁了,特地把‘纸质票’打印出来留个纪念!”

9月28日,57岁的秦女士从济南西站乘车返回山西老家,她举起手里的蓝色报销凭证,以展示列车时刻表的大屏为背景,拍下了一张纪念照——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运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对乘车旅客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此前,自2020年6月起铁路部门已全面实行电子客票,不再提供纸质车票。这意味着,火车票将全面进入“无纸化时代”。

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纸质票”终将成为过去,铁路出行的数字化新阶段已经到来。

拍摄时间:9月28日

拍摄地点:济南西站

拍摄内容:铁路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藏在车票里的爱和回忆

每一张车票,都是一个故事,记录着旅途中的欢笑与泪水、惊喜与感动,它们见证了无数人的人生轨迹。

“90后”市民陈先生经常出差,对他而言,无纸化出行更加便利,省去了取票的时间,赶车可以更加从容。“我从2013年左右开始实习的时候就非常依赖铁路出行,尤其是后来跟女朋友异地后,每隔两周就要从杭州往返济南,现在攒下了好几百张火车票。”陈先生说,自己对纸质火车票很有感情,也为如今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感到开心。

“我2007年上大学,那时候还都要到火车站的售票大厅或者是分布在大街小巷的售票点去买票。”市民孔女士还记得,当时自己经常往返西安和济南之间,爷爷为了让自己买到舒适的卧铺,总会提前很久到售票点与售票员询问开售消息,提前把现金给售票员,请对方帮忙预留车票。现在看着手里攒下的车票,有些甚至还不是实名票,孔女士心中感慨良多:“这些票不仅记录了我成长的轨迹,更藏着家人对我的爱护。虽然以后收集不到纸质票了,但指尖购票,刷脸进站的便利会让我们更有幸福感!”

网友“柠檬”是一位车票收藏爱好者,最近她在网上发帖展示了自己的手账本,里面整齐地贴着各式各样的纸质火车票,有早期的红色软质票,也有后来推广的蓝色磁卡票。每一张车票旁,“柠檬”都用娟秀的字迹记录着购票时间、出发地、目的地以及那次旅行的特别故事。对她而言,这些纸质票就像时光的胶囊,封存着最鲜活的青春记忆,“每次翻开手账本,看到这些车票,就能想起当时的心情、遇到的人。”

无纸化出行已是旅行常态

9月初,“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全国旅客集体怀念。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记者了解到,中国铁路很早就开始实行无纸化电子客票,接下来即将停发的是纸质报销凭证,改为电子发票。因为纸质报销凭证和原来的纸质火车票很像,所以大家还是习惯性以为是纸质火车票。

随着时代发展,现在绝大多数旅客已经适应了无纸化出行。记者在济南西站进站口看到,旅客仅凭身份证或手机上的电子票码,配合刷脸认证就可以顺利通过闸机。在取票窗口、报销凭证打印自助机器前,人们印象中排着长队等待取票的人群已不复存在,零星几位旅客站在自助取票机前,轻点屏幕取出“纸质票”。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旅客,他们大多表示,现在出行更倾向于使用电子票,既方便又快捷,还能减少纸张浪费,为环保出一份力。不过,也有几位年长的旅客表示,觉得手里握着车票才踏实,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出行仪式感。

从最早的硬板火车票,到粉色软纸火车票、蓝色磁介质火车票,再到电子客票,四代火车票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在记录着几代人的出行足迹。火车票的变化并不只是颜色、样式,更是中国铁路发展、旅客出行信息化的缩影。而随着纸质报销凭证改为电子发票,铁路部门将迈入数字化新阶段,在方便旅客、节约成本、环保等方面大有裨益。

电子报销凭证更加便捷

纸质报销凭证改为电子发票后,旅客应该怎么操作?老人或脱网人士该怎么办理?

济南西站客运值班员赵芳芳告诉记者,针对一些旅客担心电子发票报销流程复杂的问题,铁路部门给出了明确解答。“电子发票的申领流程十分简便,乘车人只需在乘车后的180天内,通过铁路12306官方App或网站,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即可申领。申领成功后,电子发票会直接发送到乘车人预留的电子邮箱中,方便保存和打印。”她说,电子发票的法律效力与纸质发票相同,完全可以作为报销凭证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发票需要由乘车人本人申领,购票人无权申领,申领后通过电子邮箱发送到个人。

赵芳芳介绍,为保障老年人、脱网人士等不便操作的旅客群体获取电子发票,铁路部门增加线下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旅客凭购票时使用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申请开具电子发票并获取“扫码开票单”后,旅客本人或委托他人使用铁路12306App扫描“扫码开票单”上的二维码,根据需求补全相关信息通过核验后即可开具电子发票。“旅游、学生、研学等团体票不支持乘车人本人开具,可由购票人按相关流程开具电子发票。而未通过铁路客票系统办理的非实名制车票、应急纸质车票及跨境旅客运输车票等继续沿用现行铁路报销凭证。”赵芳芳说。

车票,从不仅是一张乘车凭证,也是我们对远方的向往、对亲情的眷恋。数字化时代,我们的向往和眷恋,更能快一步抵达。(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曹雅欣 赵云龙)

火车票“无纸化”进程

2018年11月

海南环岛高铁率先试点铁路电子客票。

2020年6月

铁路部门全面实行电子客票,不再提供纸质车票。旅客购票后,铁路部门通过铁路12306客户端、手机短信等渠道,向旅客推送电子化行程信息,同时为有需求的旅客提供包括乘车日期、车次、发到站、车厢、座位号等信息的“行程信息提示单”打印服务,为有报销需求的旅客提供纸质报销凭证。

2024年11月1日起

铁路部门推广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并将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作为过渡期,过渡期内纸质报销凭证、电子发票并行使用。

2025年10月1日起

全国铁路客运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对10月1日起乘车的旅客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旅客本人在行程结束或者退票、改签业务办理之日起的180日内,可通过铁路12306或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申请开具电子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