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主一年赚13万?视频播客用户超4000万!B站小红书怎么抢蛋糕
发布时间:2025-09-30 19:27 浏览量:1
最近B站上冒出不少有意思的长视频,罗永浩跟李想坐一块聊25年创业的坑,陈鲁豫和易立竞第一次面对面聊行业里的真心话,于谦甚至跟个叫“菜菜子”的虚拟角色唠嗑,随便一个视频都有几百万网友围观。
这些动辄两三个小时的对谈,有个统一名字,视频播客,现在不光B站,小红书也在使劲推,感觉整个内容圈都在往这个方向挪。
其实播客这玩意儿早有了,最早就是光听声音的音频播客,后来有人觉得不过瘾,就在录制现场架了摄像机,视频播客就这么出来了。
国外玩这个比咱们早不少,就说美国,十几年前iPod流行的时候,大家就爱听音频播客,尤其是上班路上要开好久车、或者一个人住的人,听播客成了习惯。
之前看数据,美国12岁以上的人里,十有七个听过播客,快一半人每周都听,平均下来一周能听八九个小时。
后来视频平台起来了,他们自然就转到视频播客,现在美国人听播客,三成多都在YouTube上看,比Spotify、Apple这些音频平台还多,全球一半以上的头部播客,都开始发视频版。
咱们国内就不一样了,之前一直没养成听播客的习惯,虽说现在听中文播客的人有1亿到1.5亿,但赚不到钱是老问题,所以想转到视频播客更难,之前总有人调侃“播客年年喊破圈,年年都是刚起步”。
不过最近情况变了,大家看视频的习惯不一样了。
以前刷短视频都是几十秒一条,现在刷到影视解说、科普类的内容,动不动就半小时一小时,抖音还专门开了个“精选频道”放这些长内容。
我之前刷到《PaPi酱的热烈欢迎》,就是她跟人聊天,跟现在的视频播客差不多,在B站、抖音都挺火。
B站自己也说,今年一季度没怎么推,视频播客的观看时间就有259亿分钟,比去年同期多了不少,看的人超4000万,占了平台月活用户的十分之一。
说实话,之前我总觉得长视频没人耐着性子看,毕竟大家刷短视频刷惯了,没想到现在愿意花几小时看聊天的人还真不少,可能是大家慢慢想从碎片信息里抽离出来,看点真能学到东西的内容。
虽说视频播客看着热闹,但仔细看就会发现,现在做这个的大多是名人。
除了罗永浩、陈鲁豫,杨天真、李诞、于谦这些也都开了自己的播客,还会请陈奕迅、金靖这些艺人,或者李想、何小鹏、周鸿祎这些老板来做客。
本来想只说B站的数据,后来发现这些名人能火,一是平台愿意给流量,二是他们本身就有粉丝基础。
但问题也在这,这些内容火起来靠的是名人光环,不是播客主跟观众之间那种“我天天听你说话,跟你挺熟”的感觉。
普通播客主根本没跟上,所以现在的视频播客圈,看着人多,其实真正在做的没几个,有点“虚热闹”。
还有个问题,听播客的人本来就偏“精英”。
之前看CPA中文播客社区的报告,听播客的人里,近三成是硕士以上学历,七成多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名人一进来,更让人觉得“这是高学历、大城市人才看的东西”,想让更多人接受就更难了。
普通播客主想转视频也不容易,本来做音频只需要个话筒,转视频得买摄像机、灯光,还得找场地,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更关键的是要出镜,好多人平时说话挺溜,一面对镜头就紧张,表达都不自然。
再加上名人做的内容都挺专业,普通播客主一看,觉得自己比不过,干脆就不做了。
我之前问过一个做音频播客的朋友,他说他们圈子里,一千个人里也就一百多个想试试视频,最后真做了的没几个。
平台也在想办法帮,比如B站搞了个《视频播客出圈计划》,给10亿级的流量,还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设了免费的录制场地,甚至开放AI工具帮忙剪视频,但效果好像一般,没看到多少普通播客主冒出来。
不同平台的玩法也不一样,B站喜欢长的,内容大多是3到4小时,符合它“深度内容社区”的调性;
小红书就不一样,要求视频播客控制在15到20分钟,还搞了个“随时随地视频播客”的话题,今年8到9月参与的人能拿到5万到30万的曝光,明显是想让内容更贴合自己“碎片化、生活化”的风格。
抖音今年也掺了一脚,推了个“知识对谈扶持计划”,但要求内容得有生活场景,比如在厨房、书房里聊,跟B站、小红书错开了路子。
不管做什么内容,最后都得落到“能不能赚钱”上,视频播客也一样。
之前做音频播客的,主要靠广告和会员订阅赚钱,但音频广告效果不好,想赚得多就得有很多粉丝。
可国内播客圈根本没真正的“大V”,比如小宇宙APP上最火的播客主,粉丝也就50万左右,根本拉不到多少广告。
我之前看到《不合时宜》的创作者说,他们在小宇宙有50多万粉丝,去年3月到11月,就接了一单广告,会员收入19万,最后到手净利润也就13万。
整个行业的广告收入也不高,去年才33亿,跟国内短视频上千亿的广告收入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视频播客倒是有机会赚更多钱,毕竟视频能接的广告形式更多,比如嘉宾穿的衣服、用的杯子都能植入,还能跟平台的变现模式结合。
比如B站有广告、充电、直播打赏、带货这些,播客主要是内容做得好,就能跟着分。
B站CEO陈睿今年6月说,过去一年有收入的UP主超310万,接广告的数量和充电收入都涨了不少,这对视频播客来说是个好消息。
不过想赶上国外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去年全球播客市场规模有280.5亿美元,北美那边的头部播客,一年能赚上千万美元。
比如美国的“播客之王”JoeRogan,跟Spotify签了个2.5亿美元的合同,还能在YouTube这些平台发内容,他的节目在YouTube上有2000多万订阅,单期播放量都能破百万。
对比下来,国内视频播客确实差得远,但反过来想,差距大也意味着有增长空间。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找到稳定的赚钱方式,要是能让普通播客主也能靠视频播客养活自己,愿意进来做的人就多了,这个圈子才能真正火起来。
总的来说,视频播客现在是个挺有潜力的赛道,B站、小红书这些平台都不想错过,名人也带了波热度,但普通播客主没跟上,怎么赚钱也没彻底解决。
这场“内容迁徙”能不能成,关键还得看以后能不能降低普通播客主的门槛,帮他们赚到钱。
不然光靠名人撑着,怕是火不了太久,百亿市场的潜力也挖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