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再次走红!医生提醒:胃病患者若常吃陈皮,或收获5个好处

发布时间:2025-10-02 01:29  浏览量:1

本文1881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经常胃胀气、消化慢、胃口差?你可能忽略了厨房角落里最熟悉的一味中药:陈皮。”

陈皮,就是橘子皮晒干的产物,很多人把它当调料,其实它在中医里早就有名有姓,被称为“千年人参”。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是人人适合吃的“保健品”,尤其是有关胃病的患者,近年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适量食用陈皮,可能对某些胃病患者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医生为何建议胃病患者关注陈皮?

“中医说陈皮理气健脾,西医说它有助于改善胃动力。”这不是拍脑袋说话,而是有研究根据的。

陈皮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橙皮苷等活性物质,具有明确的抗炎、促进胃液分泌、调节胃肠蠕动等作用。2023年一项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表的研究显示,陈皮提取物可显著改善胃排空延迟、胃酸分泌不足等问题,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人群具有辅助治疗效果。

那么,胃病患者吃陈皮,究竟可能带来哪些改善?

1、缓解胃胀、胃气堵

很多人吃完饭后胃里“胀得像个球”,不是吃太多,而是气滞了。

陈皮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理气”,也就是帮助胃肠道的气体运行顺畅。这是因为它含有的挥发油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排气和消化。

“胃不通则气不畅,气不畅则胀满。”这也是为什么老中医常在开胃散气的方子里加陈皮的原因。

2、改善食欲不振、胃动力差

不是不想吃饭,而是看见饭就没胃口,这种情况不少胃病患者都经历过。

陈皮通过促进胃液分泌和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有助于提升消化系统的“动力”。研究发现,陈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橙皮苷,能刺激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改善胃排空延迟。

简单说,就是让你的胃“动”起来,吃得下,也消化得了。

3、减少胃内炎症,辅助胃黏膜修复

很多胃病的根源在于胃黏膜的反复受损,炎症是罪魁祸首。

陈皮不仅能抗氧化,还具有抗炎作用。相关动物实验表明,长期摄入陈皮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胃黏膜中的炎性因子表达,如IL-6和TNF-α,对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有一定辅助缓解作用。

不是药,但胜似药。长期轻度炎症的人群,适当食用陈皮,可能帮助胃部“喘口气”。

4、降低胃部“寒湿”,改善晨起呕恶

很多胃不好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点:寒湿重。尤其是早上起床后容易恶心、泛酸,甚至干呕。

中医认为,陈皮性温,善于化湿和中、温胃止呕。特别是对于脾胃虚寒型的胃病患者,陈皮能起到“温中驱寒”的作用,改善早晨胃部不适。

有些人早上起床后喝点用陈皮泡的水,会发现胃部舒缓了很多,这并不是心理作用,而是陈皮在发挥它该有的效果。

5、辅助调节胃酸分泌,减少泛酸烧心

胃酸过多或不足,都会引发胃病。陈皮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不直接抑制或提升胃酸,而是“调节”胃酸分泌。

数据显示,陈皮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通过作用于胃酸分泌神经通路,达到双向调节作用。对于胃酸过多的人,它有缓解作用;胃酸不足的人,也能促进分泌。

这就是陈皮被称为“调和药”的真正原因——它不是猛药,但它能让身体自己找到平衡点。

并非人人适合,这3类人要慎用

虽然陈皮好,但并不意味着所有胃病患者都能随便用。

第一类是胃热型患者,表现为胃灼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这类人本就偏“燥”,陈皮性温,反而可能加重症状。

第二类是孕妇或哺乳期女性,陈皮中的挥发油成分较为活跃,可能对胎儿或乳汁产生影响,应遵医嘱使用。

第三类是长期服药人群,如服用抗凝类药物或胃黏膜保护剂,陈皮可能会影响药效,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吃陈皮,吃“对”比吃“多”更重要

市面上很多所谓“陈皮茶”“陈皮膏”,其实并不具备真正的药效,甚至很多是橘子皮随便晒晒,根本达不到药用标准。

真正的好陈皮,一般是晒足三年以上的“广陈皮”,表皮微卷、色泽棕红、气味清香。泡水用量建议每天3~5克即可,不宜过量。

另外,忌与寒凉食物同食,如西瓜、生冷海鲜等,这样会抵消陈皮温胃的作用。

总结一句话:胃不好,不如试试陈皮

不是所有胃病都能靠吃药解决,饮食调理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陈皮作为一味“老药材”,既方便获取,又有明确的药理作用,对于某些胃病患者来说,或许真的是一味被忽视的“宝贝”。

当然,陈皮不是万能药,不能替代正规治疗。但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它或许能成为你调理胃病的“好帮手”。

参考资料: [1] 陈文波,等. 陈皮挥发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动力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 38(4): 1980-198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材陈皮质量标准》. 2021年. [3] 李清泉,《常见中药材功效解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