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这三处骨折最难愈合,最后一处常被误认是扭伤!
发布时间:2025-10-09 17:44 浏览量:1
在骨科门诊,每天都会接诊各种各样的骨折患者。大多数骨折在经过妥善处理后,都能顺利愈合。
但作为一名医生,我必须提醒大家:身体上有几处地方的骨折,愈合之路会格外艰难,甚至被医生们称为“硬骨头”。
更值得警惕的是,其中一处骨折,因为早期症状和普通扭伤太过相似,常常被患者自己忽略,最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留下了长久的遗憾。
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认识这三处“难缠”的骨折。了解它们,不是为了让大家恐慌,而是为了在意外发生时,能做出最及时、最正确的判断。
手腕摔伤后肿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没事,没伤到骨头”。但有一种骨折,就可能隐藏在这种想法之下。
为什么它最难愈合?
腕舟骨是腕关节里一块小小的、像小船一样的骨头。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血液供应非常差,血液主要从一端进入。
一旦发生骨折,尤其是中段或靠近身体一侧的骨折,骨折端就很可能因为失去血液供养而成为“无源之水”。
后果就是:骨折不愈合(长不上)或发生缺血性坏死(骨头坏死)的风险非常高。 这块小骨头不愈合,会导致持续的腕部无力、疼痛,最终发展成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手腕功能。
识别关键:
摔倒时手掌撑地后,手腕桡侧(大拇指一侧)的“鼻烟壶”区域(伸开拇指时出现的凹陷处)出现明显压痛和肿胀,就要高度怀疑腕舟骨骨折。这种疼痛可能在初期并不剧烈,让人误以为是扭伤。
对于老年人,尤其是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来说,摔倒后最怕的就是髋部骨折,而股骨颈骨折是其中最常见且最棘手的一种。
为什么它最难愈合?
股骨颈,就是大腿骨顶端那段比较细的“脖子”,它连接着股骨头和股骨干。这里同样是血液供应非常脆弱的区域。骨折后,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很可能被切断,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
此外,由于这个部位承受着全身的重量,骨折端受到的剪切力很大,极不稳定,就像一根筷子在靠近头的地方折断,很难稳定地对合。
加上老年人本身愈合能力下降和骨质疏松,愈合过程更是难上加难。
识别关键:
老年人摔倒后,髋部疼痛,无法站立和行走,伤侧的腿会出现缩短、外旋(脚向外撇)的典型姿态。
但也有一些是“嵌插型”骨折,患者甚至可以忍着痛走几步路,这极具迷惑性,但贸然活动会导致骨折移位,加重病情。
这正是我们标题中提到的,最常被误认为是扭伤的骨折!很多人脚踝扭伤后,觉得肿痛是正常的,喷点药、休息几天就好了,结果几个月过去都不见好。
为什么它最难愈合且易误诊?
脚踝扭伤通常是韧带损伤,而第五跖骨基底骨折是脚部外侧那根小骨头(第五跖骨)靠近脚踝的根部发生了断裂。这两者的受伤机制和疼痛位置非常接近。
它的难愈合,分为两种情况:
撕脱骨折:通常是扭脚时,腓骨短肌肌腱猛烈收缩,把骨头的一块“撕”了下来。这种血供尚可,但若移位明显也需要处理。琼斯骨折:这是真正的“愈合困难户”。它发生在第五跖骨基底稍远一点的干骺端结合部,这里是血供的“分水岭”区域,血运极差。一旦发生骨折,不愈合率非常高,常见于反复运动劳损的年轻人。识别关键:
脚踝扭伤后,请务必用手按压检查。如果疼痛最剧烈的点不在脚踝的软组织上,而是在脚外侧中段、那个摸起来有点突出的小骨头头上,并且按压时剧痛无比,那就要高度怀疑是第五跖骨基底骨折,而不是单纯的韧带扭伤。
当意外发生,怀疑可能是骨折时,尤其是以上三处,你的正确处理方式至关重要。
立即停止活动,坚决制动:不要让受伤的部位再承重或活动。这能避免骨折端移位,减轻疼痛,并防止对周围血管神经造成二次损伤。聪明地临时固定:利用手边的材料(如硬纸板、木板、折叠的毛巾)对受伤的肢体进行临时固定,范围要超过受伤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预防永远胜于治疗。想让你的骨头更“坚强”,减少骨折风险,尤其是在年老时,需要从年轻时就开始储备。
把钙和维生素D补到位: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是钙的好来源。维生素D则主要通过晒太阳和食物(如蛋黄、海鱼)获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让骨骼“承受”适当的压力:规律的负重运动,如走路、跑步、跳绳,能刺激骨骼,让它变得更致密、更强壮。认识这三处“难愈合”的骨折,就像是给我们身体的脆弱环节贴上了“重点保护”标签。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因此多一份小心。
更重要的是,当不慎受伤时,这份认知能帮助你打破“扭伤”的思维定式,促使你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在骨科领域,正确的诊断是成功治疗的第一步,而时间,往往是决定愈合质量的关键因素。
愿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这一身“顶梁柱”,但若不慎受伤,也能因为今天的了解,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 腕舟骨骨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2, 24(4): 281-286.
[2]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 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3, 42(5): 492-498.
[3]王磊, 张培训, 姜保国. 第五跖骨基底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1, 37(8): 75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