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又降温,是时候拿出我的秋裤了!
发布时间:2025-10-11 16:58 浏览量:1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最近两天,北京连续降雨,气温甚至到了个位数,不少朋友表示“这也太冷了”,纷纷默契地翻出衣柜深处的“保暖神器”——秋裤!
秋裤明明只是薄薄的一层,为什么穿上就不冷?难道秋裤会自发热?秋裤秋裤,是不是到了秋天就要穿?
为什么穿上秋裤就不冷?
人们之所以会感觉到寒冷,是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发热源”,新陈代谢产生热量,维持体温消耗热量,这些热量会以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向周围环境扩散。如果外界温度比人体温低,那么身体的热量就会发散到空气中,人本身的热量降低就会觉得冷,身体就得再次消耗能量来维持体温。而秋裤的本质是 “锁温”,减少人体热量流失。
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当外界温度较低时,热量流失速度会加快,一旦流失速度超过人体产热速度,我们就会感到寒冷。而秋裤的作用,就是在皮肤与外裤之间搭建一层 “缓冲屏障”:一方面,秋裤的纤维结构能固定住一层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有效减缓热量通过传导方式流失;另一方面,秋裤能包裹住腿部肌肤,减少因空气流动带来的对流散热,避免冷空气直接接触皮肤带走热量。
热对流示意图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另外,秋裤能帮助维持皮肤表面的 “微气候”。当我们不穿秋裤时,腿部皮肤直接接触外裤,外裤材质(如牛仔、化纤)往往透气性强、密封性差,热量容易快速散走。
几种服装的热阻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而秋裤通常采用贴身设计,能紧密贴合腿部曲线,减少皮肤与衣物间的空隙,其材质(如棉、羊毛、聚酯纤维)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能够减缓体表热量向外界的传导速度。
什么时候该穿秋裤?
“什么时候开始穿秋裤” 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但可以通过 “温度参考” 和 “体感判断” 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时,就可以考虑穿秋裤了。这是因为10℃是人体感知 “寒冷” 的临界温度之一:当气温低于10℃,人体为了减少热量消耗,会收缩毛细血管,尤其是四肢末端的血管,此时腿部容易因血液循环变慢而感到冰凉,秋裤能帮助维持腿部温度,减轻身体的御寒负担。
但更重要的是 “体感温度” 而非 “实际温度”。
PMV热感觉标尺,通过数值衡量感觉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比如在南方的10℃湿冷天气下,此时即使实际温度没那么低,也可以提前穿秋裤;而对于经常在户外活动、血液循环较好的年轻人,可能在 8℃左右才需要穿秋裤;但如果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即使气温在 12℃左右,也可能因为腿部活动少、热量产生少而需要秋裤保暖。
另外,还要注意 “温度骤降” 的情况,就比如最近的北京降雨降温。当一天内气温下降超过5℃时,人体难以快速适应温度变化,此时穿秋裤能避免因受凉导致感冒、关节不适等问题,不要等到 “冻得打哆嗦” 才穿,以免身体长期处于低温状态,增加关节疾病的风险。
这样穿更暖和
合身不紧身
秋裤过紧会压迫腿部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反而会让腿部更凉;过松则无法紧密贴合皮肤,容易进风,降低保暖效果。“贴身但不紧绷”的秋裤穿上后能自由活动,手指能轻松插入秋裤与皮肤之间为宜。
分层搭配
如果气温极低,可以采用“秋裤+毛裤+外裤”的分层穿搭,但要注意内层秋裤选择轻薄透气的材质,避免多层衣物叠加导致闷热。
秋裤扎进袜子里
秋裤的长度最好能覆盖到脚踝,避免脚踝裸露受凉,如果秋裤过短,可以搭配长袜,确保脚踝被完全包裹。
展项拾趣 | 炮弹为什么会打偏?
热搜第一!小孩圈风靡的这个“宠物”,很危险→
火车不“哐当”,原因竟然是……
展项拾趣 | 干净的能源
投稿啦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对您发出投稿邀请!
文章要与科学相关,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过,配图需三张以上,字数在1500~2500字,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邮箱:
bjsctougao@bjsc.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