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人最瞧不起“奋斗鳖”?
发布时间:2025-10-11 17:16 浏览量:1
你问为啥上海人最瞧不起“奋斗鳖”,这说法其实有点片面啦,但咱也能唠唠背后可能的原因。
01
一个人在美国刷盘子,一小时8美金。结果突然又跑出来一个人,说我只要6美金就能干活。最后跑出来一个奋斗鳖,说我只要4美金,还负责扫地拖地倒垃圾。
02
我以前在宝山一个卖钢材卖铝材卖电力卖油漆卖人工的工厂短暂的上过班,入职后有人给我说,老板代表他的大老板从珠三角到上海开厂,总觉得好奇怪,怎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离职率这么高,钱不少啊,基本上普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2个月收入税后可买上海内环老破小一平米,珠三角那些人不是干的好好的吗,怎么这里走的人和走马灯一样?
首先,上海人不愿意单休,干一段时间就会离职。后来老板只能同意大家双休,但恶心大家,要求部门安排每隔一周加一天班,也就是大小周,付点加班费。但根据总公司绩效奖金分配办法,加班费是从原本要发的绩效里先行支出的。所以,加班,加了个寂寞,你加班多,其实就是把原本发给其他同事的钱抢过来了,实质上员工之间是零和,老板是赚的。而且老板自己周末是休两天的。这是逼你吃到肚子的第一只苍蝇。
其次,上海人到点就下班,到点上班。老板只能继续恶心大家,班车提前半小时到,滞后半小时发车。大家考虑自己坐车来回要花约10块钱,而且不一定有座位,时间上由于公交站站停,时间未必有优势,也就不得不把这第二个苍蝇吃了。
这种走马灯辞职,其实就是另一种自发的罢工,体现了只有不是奋斗鳖才能争取到工人合法权益。
03
我永远无法忘记,某地的一奋斗鳖,来我之前干的公司任职,一上岗就跟领导抱怨,为什么我们星期六会休息的,为什么我们这里有双休?这多影响效率呀!领导,取消吧。现在都流行做六休一,哪有什么加班费呀?就没有这种说法的!
好了,然后,公司开始实行做六休一,其中有两个,做的不爽就离职,跑到劳动仲裁部门去举报,我记得不但把我们所有的加班费给补付了,做六休一的制度也消失了,领导还和我说不准加班,那一奋斗鳖也被开了。
用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方式去讨好拍领导马屁,为什么这样的人会被待见?我们要待见也待见那两个离职的英雄。
04
去上海某郊区面试教师,校长:我们对本地人有顾虑,本地人有房有车只是把这个当做一份工作,学校里有很多外地人,他们都是从零开始的,希望你能融入他们。
尝试了几天,融入不了,跑路。(六点是正常下班时间,而且很多老师自愿加班到很晚,校领导还在工作群里大肆宣扬这种行为)
去其他区(有市区有郊区)面试,hr:确认一下你是本地人吗,本地的是吧,好的我们优先考虑你;校长:我们还是比较倾向本地人,毕竟稳定。
有一天我五点半出了校门发现忘了拿东西就折回办公室取,正好碰到领导出来,她:“你怎么还没走?赶紧的,拿了东西快走,都没人了,校门要关了。”
05
辽宁人,来上海工作几年了。我能说作为一个外地人,我之所以还想呆在上海继续工作甚至想定居上海,一大原因就是因为欣赏上海土著这种对工作生活平衡的追求吗。
工作的第一个公司在行业内有些资源,虽然只是个私企,反而人际关系非常好,完全没有所谓内卷的风气,唯一需要加班的时候,印象里只有部门接了非常棘手的任务,才需要高强度加班,但是项目忙过以后又是很松散的工作状态。所以对于外地人带头内卷的这种事,当时还没什么感觉。
后来跳槽来了上海,管理我的是安徽人(仅陈述无意地域),因为行业本身卷,所以也不免有加班的风气,这个阶段呢。部门基本分为两个派系,上海土著是坚决不加班的,而部分外地人为了追求晋升则是故意多加班。我刚毕业工作思路比较简单,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分给我的工作内容我不希望出问题,本着这个原则,有时候能干完活就准时下班,有时确实工作上有需要,那就加加班做,但是我的原则是算上晚饭最多一两个小时就是极限。
然后让我大跌眼镜的事情来了,管理我的一天晚上私下威胁暗示我,说你不像其他新入职的会演,人家加班风风火火的,还说什么你后面薪资都得跟加班状态挂钩。说实话,我当时真的是忍着盛怒接受这段对话的,谁能想象一个刚入职几个月的外地人在上海行业大公司,接受这样黑砖窑式的威胁。
而且后续工作的过程中,只要我月工作加班时间下来接近0,就会分过来新的工作,但是我的原则还是那样,项目不爆雷,实际工作量最多8小时,顶多给你一个面子加一小时。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直到后面他开始疯狂卷接活,甚至开始熬夜接项目,而我只做正常强度的工作,后来他加班天天熬夜的时候,甚至痛斥我你看看人家加班到半夜的同事,再看看你。
当时,听了这句话我直接开始找工作了,因为本身在这家公司的年薪已经低于市场价几成了,留下了只是为了给公司回馈一下当年给我这个机会,不愿意太计较这点钱了,因为行业机会特别多,这几年我拒接过很多电话,此前甚至没有更新过app简历。
结果我跟你谈感情,你竟然想榨干我。一个月内我很顺利的找到工作离职,现在换了一个上海主管的公司,经常暗示我能不要加班就不加班,假期使用上也让该请请,据我观察,他只要在工作时间内,工作效率和节奏都是非常高的,他也不关注我准时下班的问题,更关注工作本身运行状态以及处理是否合理。
我作为一个辽宁人本身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不算富裕,但说实话也真没怎么内卷过,我始终不理解那种为了加奖金升职,把自己卖给公司当包身工的工贼,你自己都不遵守劳动法,更别指望别人维护你的利益。拼命免费加班一年多赚顶多几万年终奖,把所有人都拖下水,这种行为在我眼中就是工贼。
前几天看一个答案写的非常好,加班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我很感激上海还有中产阶级的土著能撑住场子,不然如果只是996的打工生活,上海在我看来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工人阶级真正还有些力量的城市,这才是最值得我尊敬和留恋的。
06
我本科上海985,今年恰好毕业第十年。现在已经是我工作的第3家公司了,全部是世界500强或者非常知名的欧美企业,且行业各不相同。
第一家外资奢侈品。全部门30多位同事几乎全员上海人,从部门大老板到各经理到小员工。大家的工作氛围是:1、老板布置的活,按时准确完成;2、不合理的流程,大家坐下来讨论可行性,可行就去做,不可行不再浪费时间;3、年假一定是用完的(每年15天),双休日工作是一定要记录下来换调休的,经理们会主动提醒小朋友申请调休;4、不喜欢晚上加班,但如果有活没做完,ok。从上到下对加班有一种反感情绪,我刚入职时下班到点不敢
走,我老板走过:妹妹快点一起走了!
直到大老板(女)被换了,新老板同样是一位优雅的女士,北大毕业,贵州人(纯陈述,没有地域歧视!)。她先是大刀阔斧给招了四五个外地人,几乎都是西南地区的,下至小员工上至经理、高级经理。从此部门开始乌烟瘴气的氛围。新同事们喜欢每天无数次去老板办公室,总是有了新的idea。他们每个人每天能在公司待到12点走,不知道在磨什么洋工。一个又一个被他们提出来的方案,很多根本不可行,但是大老板很喜欢。于是几十个人被迫做下去,然后方案一个接一个天折。
本来挺好的某个流程,某新同事非要展现自己,每天在办公室做到12点,设计出一个新的流程。某上海人经理看了痛批,你这个流程舍近求远,无谓地在浪费劳动力。大老板不听,被该新同事哄得心花怒放,于是新流程开始使用。
最后,不到一个月,我们收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分公司的投诉(我们是亚太总部),又回到了老流程。
一提到奋斗鳖,我就会想起那几个人,每天在办公室磨洋工磨到半夜,实则产出低下。
上海以前的奋斗鳖,下班会去学二外,周末兼职赚钱。 这种奋斗鳖不但不会影响你反而会激励你。结果现在的所谓奋斗鳖不但弄得正常上下班的同事无所适从,就连以前的奋斗鳖的规划都被他们打乱了07
要是奋斗鳖下班后自己找兼职,干一份副业,做到夜里12点也不会有人瞧不起,反而会敬是条汉子。
要是正常工作时间内磨洋工,下班后赖在公司不走,混一顿公司餐,顺便蹭个空调表现一下自己,以求领导提升。拉低了公司整体工作环境的下限,那为什么要瞧得起?
最后咱得说句公道话,上海人从来没排斥过奋斗,不然这座城市也不会有这么多机会。他们反感的,是那种“只有奋斗,没有生活”的极端状态,更欣赏“既能把工作做好,也能把日子过明白”的人。就像开头那问题,与其说“瞧不上奋斗鳖”,不如说“不认同只拼不活的活法”。毕竟在上海人心里,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成功再重要,也比不上一顿热饭、家人在侧的踏实——这才是生活最该有的样子,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