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半边天”,每一位妇女都是主角 | 新京报社论

发布时间:2025-10-14 09:19  浏览量:2

10月13日,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图/新华社

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之后,全球妇女峰会再次在北京开幕。

10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了本次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坚持将妇女事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宏阔实践。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今天,中国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发挥着“半边天”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主角!

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北京宣言》发出时代强音,到如今全球妇女峰会再聚北京共话发展,30年时光里,中国妇女完成了从“能顶半边天”的价值勉励,到真正以主角姿态驰骋各领域的深刻变革。而其实现,离不开制度支撑,得益于教育赋能,更闪耀在无数女性自我奋斗的征程中。

妇女权益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事关女性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标尺。1995年至今,中国一体推进妇女权益法治保障,构建起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100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法律体系。

此外,3081个妇幼保健机构织就健康防护网,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3.42亿人次宫颈癌免费筛查落地实施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也让女性在人生赛道上轻装上阵。可以说,从人身安全到健康权益,再到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愈发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正在为妇女发展撑起坚实的“保护伞”。

放眼全球,教育公平的推进,始终是妇女改变命运的底层力量。20世纪80年代开始,“春蕾计划”的温暖浇灌、义务教育法的刚性护航,如春雨般唤醒了无数女童的梦想。2015年以来,我国小学女生入学率一直在99.9%以上,与男生几乎持平。到2020年,我国女性占在校研究生的50.9%、大学本专科生的51.0%,实现高等教育领域性别平衡的历史性跨越。

在这样的教育平权进程中,知识不仅重塑了女性的人生轨迹,更重塑了她们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并获得了参与发展的能力资本。

社会参与广度的增加,直接见证了女性角色的深刻变迁。30年前,妇女参政议政还被视为新鲜事。而今天,从基层治理到全国人大代表,再到奥运赛场、科技前沿领域,女性身影都已无处不在。

《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显示,女性在就业人员中占比43%,在科技工作者中占比45.8%,在数字贸易、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从业者中占比1/3;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的女性占比均创历史新高……

如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单杏花带领团队,将12306系统建设发展成全球交易量领先的超大型实时票务系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某型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容易,为航天员搭建了通往太空的安全“天梯”等等,这些闪耀在各行各业中的巾帼力量,正是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传统家庭领域走向更广阔社会场域的真实缩影。

当然,妇女事业发展仍面临挑战。职场中的隐性歧视、生育与职业发展的平衡、偏远地区妇女发展资源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但这些挑战恰恰说明,中国妇女发展已从基础权益保障,迈向追求更高层次发展权、成就权的新阶段。

30年的巨变,印证着一个朴素的常识:当制度为妇女撑腰、教育为妇女赋能、社会为妇女搭台,每一位妇女都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时代的创造者。

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妇女是主角”不是口号,而是无数女性用奋斗书写的生动现实。她们的每一步前行,不仅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在擦亮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底色,也将为人类文明进步增添更耀眼的巾帼光彩。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