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含泪苦劝:天气渐冷,糖尿病患者最怕这6件事,千万别大意!

发布时间:2025-10-17 00:49  浏览量:1

天气一冷,糖尿病患者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很多人以为糖尿病是“吃出来”的,管好嘴就好了,可事实偏偏不是这么简单。

尤其是寒冷的季节,总有些问题悄悄找上门,等你反应过来,已经晚了。说句扎心的话,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让人陷入困境的,是那些被忽视的小细节。

医生常说:“糖尿病不是病,它只是个‘管不住’的考验。”可考验从来不是单一的,特别是到了秋冬,身体的变化、环境的变化、情绪的变化,就像是按下了一个连环机关。

很多人觉得冷了就是多穿点,热水泡脚,吃点热汤热饭,挺舒服的。可偏偏这其中藏着坑。要命的是,有些“好习惯”其实是糖尿病患者最怕的事。

下面这6件事,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临床上反反复复看到的“教训合集”。

一提泡脚,谁不觉得这是个暖心又养生的事情?尤其是北方一冷,热水泡脚几乎成了家庭标配。但糖尿病患者的脚,可真不是普通的脚。

糖尿病人的末梢神经经常会出现感觉迟钝,热水烫不烫,自己感觉不出来。脚一旦被烫伤,皮肤破溃、感染、甚至发展到糖尿病足,后果不堪设想。

医生见得多了,有人就是泡脚时烫出了小泡,几天不当回事,最后竟然发展成需要截肢。

所以,天冷固然要暖脚,但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用温度计测试水温,确保不超过40℃,不能凭感觉。更不能用泡脚盆加热那种“自动加温”的,温度不稳,风险更大。

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交感神经兴奋加剧,肾上腺素、皮质醇这些升糖激素也跟着升高,血糖容易波动。加上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活动减少,窝在家里,饮食却没少,血糖更是“坐上过山车”。

尤其是原本控制得还不错的人,一到冷天突然血糖飙高,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

其实,寒冷本身就是一种应激刺激,身体会自动释放升糖激素来“御寒”,这对胰岛素功能已经受损的糖尿病人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如果发现最近血糖忽高忽低,别光看饮食,要想想是不是穿得太少、受了冻、或者睡不好。血糖仪在这时候绝对不能闲着。

不少人入冬后开始“贴秋膘”,红烧肉、火锅、糖炒栗子轮番上桌。这对普通人是口福,对糖尿病人来说,就是风险大礼包。

高脂肪、高碳水的食物会让胰岛素反应变得更加迟钝,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剧,血糖控制越来越困难。而且高油高糖的饮食不仅影响血糖,还会让血脂升高,对心脑血管更是双重打击。

医生建议,入冬后反而要更控制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比如苦瓜、西兰花、芹菜这些“绿叶担当”。主食上尽量选择粗粮替代,比如燕麦、荞麦,让血糖上升更平稳。

“天冷了,哪还出去锻炼?”这是很多人心里的真实想法。可问题是,糖尿病人本来就需要靠运动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一停下来,血糖就容易飙。

不少人觉得在家走动走动也算运动,其实强度根本不够。哪怕是饭后坚持慢走30分钟,对血糖控制都大有帮助。

有个病人,夏天坚持跳广场舞,血糖控制得挺好。一到冬天就宅家里,三个月体重涨了5斤,血糖从7点几飙到12。她自己都不信,直到医生拿着记录慢慢分析才恍然大悟。

所以,别小看了冬天的“懒”,糖尿病人冬天每天哪怕原地踏步、室内瑜伽、拉伸训练,都比坐着强一百倍。

说个不太容易被注意的事:节日情绪波动对血糖有很大影响。

春节、元旦、各种聚会,情绪一高,吃得多、睡得晚、酒喝多,都是血糖的“敌人”。但比吃喝更隐蔽的,是情绪应激

糖尿病患者对情绪的反应更敏感,焦虑、生气、紧张都会让应激激素飙升,继而导致血糖失控。

医生见过不少人,在节后血糖突然恶化,追问才知道是过节期间跟家人闹了点别扭,结果一气之下,三天血糖不下10。“心病”在糖尿病人身上,真的会转化成“血糖病”。

所以,冬天不仅要防寒、防吃,更要管理情绪。保持心情平稳,适当倾诉、听听音乐、晒晒太阳,这些看似无关血糖的事,实则比药还管用。

很多糖尿病患者,光盯着血糖,其实忽略了更“隐形”的敌人:高血压、血脂异常

寒冷天气下,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而糖尿病人本身血管弹性就差,一旦血压控制不好,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直线上升。最怕的,就是“糖+高血压+高血脂”三兄弟联手。

冬天是各类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期,其中不乏糖尿病人。很多人平时不觉得有啥,突然在某天凌晨感觉胸闷、头晕,送到医院才知道,是合并了冠心病或脑梗

所以,血糖只是一个方面,糖尿病患者冬天一定要同时监测血压、血脂,不能只盯一个指标。医生常说一句话:“糖尿病人,血糖是门面,血压血脂才是地基。”地基不稳,房子早晚塌。

天气冷了,确实是该裹紧大衣、喝些热汤的季节。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更是一个“容易被温柔拖垮”的季节。很多人都是在“不痛不痒”的小事中,走向了血糖失控的边缘。

医生说“苦劝”,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因为见得太多、太痛。一个小伤口、一顿火锅、一次情绪崩溃,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但只要你愿意多留点心、多动一动、多查一查,糖尿病绝不是“注定的悲剧”。它是可以被管理的“老熟人”,只要你不给它机会,它就拿你没辙。

天冷了,别怕冷怕风,怕的应该是“懒”和“忽视”。糖尿病人不是不能过冬,而是要更聪明地过冬。愿每一个糖友,都能平稳过冬,血糖安稳,身心无恙。

参考文献

[1]秦红,李建军.糖尿病患者冬季血糖波动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12):987-990.

[2]孙梅,刘颖.糖尿病患者寒冷季节并发症监测与干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3,31(10):765-768.

[3]张志明,王丽娟.糖尿病患者冬季生活方式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25,23(04):51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