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阳节,牢记:1不去,2不吃,3不做,祈福增寿,别大意了!
发布时间:2025-10-29 14:59 浏览量:1
又是一年九月九,太阳黄经刚好走到210°,霜降到立冬钱最后一个“大节”——重阳节。老话说:“九九重阳,日月并阳,两九相重,阳气最旺。”在老百姓眼里,这一天不仅是登高赏菊的老人节,更是“保命节”“祈福节”。
小时候只听爷爷奶奶念叨“今天别干这、别吃那”,觉得啰嗦;等自己过了三十,看爸妈头发花白,才懂那些“禁忌”不是迷信,是千百年攒下来的“生活补丁”。今天就把我娘一早打电话叮嘱的“1不去、2不吃、3不做”掰开揉碎说明白,大家对照着过,别让老讲究在咱手里断了根,更别让爸妈的安康因为咱的“大意”打了折。
——1不去——不去坟边
重阳节最早的习俗就包括了祭祀,人们需要祭祀先祖,表达孝道。但后来民间又有说法是“重阳扫墓,阳气冲阴”,北方很多地方并不在重阳上坟,而是“寒食”或“十月一”。九月九阳气旺,老人去新坟、远坟,情绪一激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真想祭祖,可让年轻人代去,老人在家摆桌菊花酒、插支茱萸,心意一样到,别让“孝心”变“惊心”。
——2不吃——一不吃:隔夜冷螃蟹
“九月团脐十月尖”,重阳前后蟹正肥,可螃蟹性寒,蛋白质高,隔夜后亚硝酸盐飙升,细菌成倍翻。老人脾胃弱,凉蟹一入口,先泻后吐,折腾三天都缓不过来。冷蟹再回锅也枉然,味腥肉柴,营养跑光。要吃就现蒸现吃,每人最多一只,蘸料里多放姜蒜末,温一温寒气。
二不吃:老南瓜加韭菜
有人纳闷:南瓜韭菜不是秋令好菜吗?问题就在“组合”。南瓜富含果胶,韭菜粗纤维多,两样碰到一起,胃里是“面和钢丝球”,年轻人胃酸强能搞定,老人胃动力差,吃两口就嗳气、反酸。民间叫“重阳蛊”,其实就是消化不良。重阳想给爸妈蒸南瓜,就单蒸;想包韭菜饺,就别掺南瓜泥,分开吃,各补各的营养,别让“好意”变“堵意”。
一不做:熬夜“刷夜”打麻将
“九九”当天,北斗七星斗柄指西,天地阳气开始“收”,人也该跟着“收”。熬夜打牌、刷手机,最伤肝肾。老人本来觉就少,再一兴奋,凌晨两点都不合眼,第二天起床天旋地转,跌倒风险翻倍。老话说“重阳不熬夜,熬夜损阳寿”,听着吓人,其实就一句:让爸妈十点前上床,比赢一把“自摸”强百倍。
二不做:让老人空腹登高
很多人一早拉爸妈去爬山,说“空腹轻便”。可重阳清晨温度低,老人夜里血糖本就处于“谷底”,空肚子上山,走到半山腰心慌手抖,出冷汗,那是低血糖“报警”。正确做法是:出发前半小时,让老人吃一小块重阳糕、半根香蕉、一杯温开水,给心脏“垫个底”,再慢慢溜达上山,才能“登高”不“登高反”。
三不做:把菊花当“神药”猛喝
菊花清肝明目,但性微寒。有人一买十朵,热水猛泡,一天让老人喝五六杯,结果胃寒腹泻。更有人把野菊花、观赏菊都摘来泡茶,农药超标,得不偿失。记住:白菊或杭菊每天3~5朵足够,沸水冲第一遍倒掉“洗尘”,第二遍才喝,连喝三天要停一天,让胃缓一缓。真想“延寿”,不如让爸妈多睡半小时,比啥“仙草”都管用。
“1不去、2不吃、3不做”,看似条条框框,其实都是“血的教训”攒下来的养生经验。重阳节,最高级的孝顺,不是给爸妈买多贵的礼物,而是让他们在这一天平平安安、舒舒服服,把阳气养得足足的,把福气留得长长的。把这篇文章转发到家人群,再加一句:“爸妈,今天咱都按老规矩来,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气!”
愿天下老人,登高不登险,吃好不伤身,重阳九九,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