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否适合做心理咨询师」,用6个月找到答案

发布时间:2025-10-31 20:15  浏览量:1

当来访者来找你的时候,TA很可能是一只小虫。作为心理咨询师,你要做的,不是告诉它将来你一定会变成一只蝴蝶。

你要做的是蹲下来,分担它作为一只虫子的泪水和卑微。

——Seed授课老师孙平

在后台,我们经常收到心理学爱好者这样的提问:「我喜欢心理学,对人感兴趣,我是否适合做心理咨询师呢?」

很多人对助人工作充满向往,视心理咨询师为一种人生理想职业,但又觉得自己这辈子不可能真的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诚然,这个职业经常被渲染得很神圣而智慧,但它也不外乎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种,当你萌生出转行心理咨询念头的时候,不必望而却步,完全可以通过个人特质、从业动机等方面去检验自己是否合适。

这篇文章,我们就将从以下角度去剖析,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需要你具备哪些条件和特质?

01 从业动机:

为什么想做心理咨询师?

在很多人理想化的理解中,心理咨询师往往都是怀揣一份济世情怀才选择从事这份助人的工作。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每位咨询师的职业动机常常是千差万别。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动机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发现绝大多数咨询师是出于以下考虑选择从事这个职业:

一、助人的动机

作为一个典型的助人职业,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来访者消除精神上的痛苦,摆脱心灵上的困扰,从而获得自我的满足感,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项针对700名美国心理咨询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人认为促进来访者成长是他们从事这份工作的主要动机。

著名心理治疗师欧文·亚隆也提到「心理咨询工作使得我们每天能够超越自己的个人愿望,把目光投向他人的需要和成长,并为他们提供服务」,他非常珍惜这项「职业特权」,从事这项工作也给他带来了非凡的满足感。

二、疗愈自我的动机

心理咨询师经常被称作「受伤的治疗者」。国外一项针对3577咨询师的调查显示,48%咨询师从事这份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探索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寻求亲密关系的动机

研究发现,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的这种亲密联系所带来的愉悦感与满足感,是其他职业没办法提供的,这种可预见的亲密体验是心理咨询师最强有力的职业回报之一。

心理咨询师在和来访者的互动中所建立的咨询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既是一种强烈的带有情感联系的信任关系,又是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

四、获得控制感的动机

为他人提供建议、关心和给予他人温暖常常是和控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

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虽然原则上是平等的,但咨询师有更大的掌控性和主动性。他们可以把握咨询的进程、方向,咨询关系的深度、广度。咨询师还能以提建议、给予温暖和关爱的方式来改变甚至掌控来访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进而影响来访者的生活。

五、自恋的动机

自恋并非都是病态的,每个人都有获得认可和赞许的需要。有调查显示:自恋需要的满足或许是心理咨询师在职业活动中的最大收益。

此外,有些来访者由于病态化的投射,会将咨询师推到一个无所不能的,非常理想化的位置上,这恰恰也满足了部分咨询师的自恋需求。

以上是关于心理咨询师职业动机的简单总结,如果你也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可以与自己详细对照。

双11特惠价最后一天!仅需3480元

02 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

是咨询师本人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除了需要一般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力外,它还需要具备一般意义上的职业素质以外的特殊要求,这就是:

咨询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人格成熟与完善程度,自我觉察与成长的能力和所达到的水平与境界。

因为「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能带进咨询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什么样的人从事心理咨询,比从事心理咨询须掌握什么样的咨询理论和方法更重要。

在以往的咨询师特质研究中,学者们也梳理了一些较为普遍的人格特质——

自我开放

咨询师在咨询中不仅要使用技术和理论,也要愿意自我开放,真诚的面对来访者。这种开放的态度能够促使来访者也进行自我开放,建立积极地咨询关系。

自我觉知能力

在咨询过程中, 咨询师的自我觉知能力包括对自己的需要、价值观、偏见、多元文化、未完成事项等方面的觉知(简小单注:未完成事项是指咨询师在其个人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尚未得到很好处理的问题)。

对于这些的觉察能够帮助咨询师保持清醒,更好地理解来访者、以及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自身的情绪,更有效地帮助来访者。

个人成长意识

咨询师应明确具备个人成长的意识,不断的进行个人成长,加强自身建设,避免「我一定能处理来访者的任何危机、一定要高度热情负责地工作等」不合理信念造成的身心耗竭和职业倦怠。

咨询过程不仅关注当事人的成长, 也应关注咨询师的成长。这一点相对容易判断,大多数对咨询行业感兴趣的人,都对自我的成长有浓厚的兴趣。

正如罗杰斯对自己治疗经验的总结:「我是否能够创造一种促进他人独立成长的关系,取决于我自己的个人成长的程度」,而「如果我想要促进与我相关的他人的成长,我自己必须不断成长。」

03 Seed助你少走弯路

快速入门心理咨询师

为了帮助你更接近心理咨询师的助人本质,全方位了解心理咨询行业,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成为一名咨询师,简单心理Uni开发了《Seed心理咨询师入门课》。

课程邀请了6位国内外有数十年临床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经过不断打磨,经由6个月搭建从小白到初步实践的成长之路:

✅ 为期望个人成长者搭建多维成长地图

✅ 帮有意愿转行者建立认知、清晰目标

✅ 让准从业者们拥有更系统的成长路径

我们希望Seed课程如同种子一般,让更多对心理咨询行业感兴趣的人明心见性,花更少的成本,获得更专业的成长。

相比于其他行业, 心理咨询行业对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捕捉更为敏感。因此更需要有人文关怀的,并且有持续临床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引导入门,因为他们更了解新手咨询师在初期成长中的困境,更能有耐心地给出针对性的指导与解答。

在循环开展了50余期的【Seed课程】中,对授课导师的选择上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筛选标准。

这6位老师带着心理咨询师特有的温暖、真诚,引领大家从理论到实践,手把手引领学员走进心理咨询的大门,全方位了解心理咨询行业的现状,认识咨询师的工作内容和所需的工作能力,并知道自己可以如何成长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在优秀导师的带领下,你会发现:一个合格的助人者,是轻松又小心的——ta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边界,能够忍受不确定,谨慎做出每一个判断。在面对他人的痛苦和人心的复杂时,更懂得保持足够的尊重和谦卑。

上下滚动查看导师介绍

Seed课程在长达半年的学习过程中,安排了7大必修模块,280节精华课程。系统包含了个体发展心理学、心理流派理论、临床心理问题、咨询技术应用、咨询伦理与法律等基础内容。

入行基础篇

心理咨询概论——了解职业需求和功能;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了解行业历史、现状、前景和成长路径;心理咨询伦理及法律——了解必须遵守的行业道德和规范;

心理学基础篇

个体发展心理学——了解个体一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变化,覆盖婴儿期(0-2岁)、幼儿期(2-6岁)、小学期(6-11岁)、青少年期(11-18岁)、成年早期(18-40岁)、中年期(40-65岁)、老年期(65岁及以上)、死亡、临终与丧失等全阶段;

常见心理问题临床表现——了解常见心理障碍的分类、起因、理论、干预手段,包括变态心理学、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相关与创伤相关障碍、进食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睡眠障碍、性及性别相关障碍、躯体症状障碍及解离性障碍、儿童期障碍及老年期与神经认知障碍、人格障碍。

咨询技术基础篇

心理咨询基础理论——了解7大心理流派的理论和技术,包括精神分析/动力取向、阿德勒治疗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存在主义学派、格式塔(完形)心理治疗、行为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后现代取向&家庭治疗、心理咨询理论和实践的整合趋势。

心理咨询基础助人技术——学习整个助人过程的工作原理和沟通技术。

成为心理咨询师的道路是曲折且满布荆棘的,针对想要继续深造,已经明确自己要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来说,可以升级到seed进阶咨询师培养计划中,也可以继续报名热线实习。

你的时间非常宝贵!请把它交给专业的师资、专业的团队、专业的平台、专业的督导。

简单心理多年来一直秉承着「只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服务」这一宗旨,手把手带领你走上执业道路,解决你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