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要生存,医护饭碗就该砸?

发布时间:2025-11-14 12:14  浏览量:1

这事儿闹得,一个医院居然直接从医护口袋里抠20%的工资,说是“统一发绩效”,可实际上呢?钱一收上来,转手就给了心内科、介入室那些能创收的科室。一线护士绩效清零,副高职称的老专家也坐不住了,连基本工资都不保,谁还敢信这套“内部优化”的说辞?

你想想,平时辛辛苦苦排班、写病历、抢救病人,结果月底一看工资条,少了小一千。年轻人本来工资就不高,房租水电孩子奶粉全指着这点钱,这一扣,真就是雪上加霜。有个护士长在群里自嘲,说现在连房贷都得东拼西凑,讲完还补了句“我们又不是没钱赚的科室,凭啥先拿我们开刀?”这话一出,底下全是附和的红心。

医院财务科轻飘飘一句“收入缺口大”,就把《劳动法》里“不得克扣工资”的规定当废纸。再怎么困难,也不能拿员工的保底收入去填窟窿吧?更离谱的是,儿科、急诊、病理科这些科室,本来就挣不到大钱,可医院运转一天离不了他们。现在倒好,成了被牺牲的“成本项”。有人说,这哪是绩效改革,分明是“劫贫济富”,自己的血养别人的肉。

其实大家也不是不能理解医院难处。但问题在于,谁来定义谁“有价值”?一个医生苦读十年,进了清水科室,难道他的专业就不值钱?绩效分配变成纯看创收,那以后谁还愿意去儿科接生?谁还敢在急诊守通宵?医院要是都按这个逻辑走,迟早变成纯粹的生意场。

可气归气,日子还得过。有人已经开始偷偷准备职称考试了,《考试宝典》翻得页角都卷了。毕竟在体制内,主治、副高、正高,每一级都是真金白银的保障。哪怕绩效再乱,职称上去了,底薪不会骗人。还有人私下琢磨转行,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接线上问诊的活儿,图个收入多条路。

也有资深医生看得更透:现在不是拼苦劳的时候了,得拼不可替代性。你在科室里是不是那个谁都能代替的螺丝钉?还是说,疑难杂症来了非你不可?技术越硬,话语权越大。不然,下次再有“优化”,第一个被削的还是你。

微信群里的消息早就刷屏到看不见头了,可工资条不会因为群里的愤怒就多出一分钱。有人发了个苦笑表情,后面跟了一句:“咱们的钱,最后不还是流向了导管室的支架?” 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