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株变了,传染性更强!专家提醒:这类冬季高发病马上要冲高

发布时间:2025-11-14 16:31  浏览量:1

天气一冷,门诊就开始热闹起来了。最近,不少诊室的病人几乎都在反复咳嗽、发烧、全身疼。乍一看像感冒,可一查才发现,是流感中的“老熟人”H3N2又卷土重来了,而且这回它换了个“马甲”,传播得比以往更快。

不少医生这几天都在说,H3N2这波毒株变异后,传播力上来了,症状更猛了,尤其是对老人、孩子这种免疫力本来就不太抗打的群体,影响特别明显。医院的发热门诊、呼吸科、儿科都开始吃紧。

H3N2这种病毒其实不是新朋友。早在1968年,它就曾引发过全球性流感疫情。可这次的H3N2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回来,而是发生了基因位点的细微突变。这种变异虽然不剧烈,但却足以提升它在人群中的传播速度。

这波毒株主要攻击的是上呼吸道,早期表现就是严重的咽痛、持续性高热和干咳,而且容易反复。很多人以为扛几天就能好,结果烧退了又烧,咳了十几天都没完。

更麻烦的是,它不像普通感冒那样轻描淡写地来一场,而是能把人彻底打趴下。有不少患者反馈,这次得病比去年那波流感还难受,一点劲儿都没有,连饭都吃不下。

气温一降,人们的生活习惯会悄悄发生变化。门窗关闭,空气流通变差,病毒传播的机会就更多。而且低温环境对病毒来说简直是“保鲜箱”,它们在冷空气中活得更久,传得更远。

再加上冬季日照短,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免疫系统的反应也会跟着变弱。一旦身边有人带毒打个喷嚏,在封闭空间里就能迅速“种草”一圈。

尤其是在学校、养老院、工厂这些人群密集、活动频繁的地方,一旦有人中招,很容易引发小范围的“爆发式传播”。

这波H3N2让人头疼的地方在于,它的潜伏期更短,症状起得更急。很多患者上午还好好的,下午就开始发冷发热,晚上高烧到39℃。而且它对上呼吸道的攻击特别“精准”,咽喉肿胀、声音嘶哑、咳嗽剧烈几乎是标配。

更关键的是,它容易引发并发症。比如小孩得了后,很容易诱发中耳炎、肺炎,老人则可能发展成慢阻肺急性发作,甚至心血管并发症。

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即使症状不明显,也可能成为“无声传播者”,把病毒带进家庭和社区。这也是这波毒株令人担忧的地方——传播快、隐蔽性强。

这次的毒株对儿童影响尤其显著。很多小朋友刚开始只是流鼻涕,没两天就烧到40℃,还伴随呕吐、腹泻。不少家长一开始以为是肠胃感冒,等到拖成高热惊厥才赶紧进医院。

老人则是另一种危险。因为很多老人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一旦感染流感,很容易诱发基础病恶化。尤其是肺部感染,一旦发展成病毒性肺炎,治疗周期长、风险高。

对这些高风险人群来说,一次流感可不只是“发烧几天”这么简单,而是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的严重问题。

虽然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但不少人仍然觉得“麻烦”、“没用”。其实每年流感病毒都在变异,疫苗的更新就是为了应对这些变化。

今年的疫苗已经覆盖了主流的H3N2毒株。接种后虽然不能百分百阻止感染,但能有效降低重症率和并发症几率。特别是老人、孩子、慢性病患者,应优先完成接种。

很多临床数据显示,接种疫苗的人即便感染流感,症状也明显减轻,恢复得更快,几乎没有发展成肺炎或住院的案例。

除了疫苗,日常的防护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这些“老生常谈”的建议,确实有用,但关键在于做得是否到位。

有些人戴口罩却露出鼻子,洗手只冲几秒,这样的“伪防护”效果几乎等于零。真正有效的防护,是把这些小动作变成习惯,执行到位才有意义。

不要轻视早期症状。发热、咳嗽、全身酸痛这些表现一旦出现,尽早去医院做个流感检测,明确诊断,及时干预,远比在家“硬扛”几天安全得多。

很多人总觉得“流感不就是个感冒嘛”,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误区。临床上流感引发肺炎住进ICU的患者并不少见,尤其是高龄或有基础病的人。

流感病毒的毒性远高于普通感冒病毒。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拖延治疗的后果可能是多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每年冬季流感季节的到来,绝不是“感冒多了点”这么简单,而是一场公共卫生的较量。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

这一轮H3N2变异毒株的传染力更强、症状更重,波及人群广泛,特别对老年人和儿童影响深远。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恐慌,而是科学预防、尽早识别、及时治疗

冬天刚刚开始,流感高发的高峰还在前头。与其侥幸心理,不如提前行动。打疫苗、戴口罩、保持好习惯,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关键时刻却能保命。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丽.流感病毒H3N2亚型变异特点及防控策略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3,24(3):215-219.

[2]王强,刘敏.流感疫苗接种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临床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22,36(5):489-492.

[3]高悦.儿童流感H3N2感染的流行特点及治疗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24,62(4):3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