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美食:市区“水饺皇后”,与她鲜掉眉毛的黄鱼水饺
发布时间:2025-11-16 12:09 浏览量:1
#星海V9让豪华MPV走进千万家#台州市区“水饺皇后”,与她鲜掉眉毛的黄鱼水饺
来台州,不尝一口地道的黄鱼美食,这趟旅程总感觉少了点睛之笔。
除了知名的家常菜家烧黄鱼,在椒江区葭沚老街,还藏着一种更特别的黄鱼体验——“饺菇娘”的黄鱼水饺。
家常味道
更需要用心的制作
“老样子!”不用看菜单,这位老食客已经知道了要吃什么。“饺菇娘”的老板张玉听到声音,扬起笑脸,热情地招呼起来,“玻璃烧麦和咸蛋黄馄饨给你蒸上了!”
玻璃烧麦和咸蛋黄蒸馄饨都是张玉现包现蒸的,“老客人总说我们家有家的味道,这时候我就会很开心。”
顾客的评价,让张玉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我就做一份简简单单的家常味道,所以用心制作很重要。”
创业不易
真诚是唯一配方
眼前这位谈笑风生、利落豪爽的四川姑娘来到台州已经16年了。2020年,在一片反对声中,张玉卖掉了自己唯一的笔记本电脑,换得1500元启动资金,买了一台小冰箱,印了一盒名片,便不管不顾扎进水饺的世界。
为什么要做水饺?张玉的答案朴实无华:“起步资金要求低,但用心却能做出不一样的味道。”为了这“不一样的味道”,她的核心配方前后迭代了无数次。每一次改进,都源于顾客的反馈。“是大家提出了宝贵意见,我的东西才能越做越好吃!”正是这份真诚,打动了一位又一位顾客,完成了从0到1最艰难的积累。
“那两年多,我开着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去送货。”回忆起初期的艰难,张玉有些哽咽。她曾在台风天里被风吹倒,冰雹直接打在脸上,发着高烧依然坚持送货,上门发宣传单、递名片,遭遇过无数冷眼与驱赶。“才创业10天,就接了一个大单,为了赶工,三天只睡了四个小时。”正是这份坚持,2022年,张玉终于在育才路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小店。
站稳脚跟
让品牌慢慢走出去
在育才路站稳脚跟后,有人来找她加盟,这让张玉开始思考品牌的未来。“我想让品牌慢慢地、稳健地走长远。”
选择入驻葭沚老街,是她“走出去”战略的关键一步。“椒江人本来就爱吃黄鱼嘛,我想带给老客人更新奇的黄鱼体验,葭沚老街的外地游客也比较多,能让更多外地游客品尝到我们椒江的这份鲜味,把名气打到外地去。”2025年汪苏泷演唱会台州站演唱会期间,张玉的店铺生意火爆,“希望下一场张杰的演唱会,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客人!”张玉对此充满期待。
极致的鲜
不需要多余的调味品
说起黄鱼水饺,张玉就有话要聊了,“我用的都是鲜活的大陈黄鱼,手工拔刺、剁馅,一条一斤多的大黄鱼,只能包10到12个饺子,因为我只用鱼肚上的肉嘛。黄鱼馅的调味料只有盐,极致的鲜,是不需要多余的调味料的!”张玉边说边熟练地刮鳞、拔刺。
刚煮好的黄鱼水饺,入口瞬间,舌尖首先触碰到的是极致嫩滑的鱼肉馅,仿佛东海的风轻轻抚过脸颊,汁水在唇齿间轻盈化开。细细品味,是毫无淀粉感的纯粹鱼肉鲜甜,馅料饱满弹牙,鲜味在嘴里精准爆破。这份黄鱼水饺,让黄鱼的“鲜”更上一层楼。
海味山珍
藏在小小的一碗粥中
剩下的黄鱼骨可不会浪费,张玉将它们煮成黄鱼粥,送给老客品尝。这碗黄鱼粥,需要慢炖2-3小时,粥里融入了珍菌金耳的软滑、干贝与虾仁的咸鲜,再点缀上清爽的小青菜,而灵魂所在,便是那肉质细嫩的黄鱼肉。一碗下肚,绵密滑润的粥体在嘴里蔓延开来,海洋的至鲜与土地的温润完美结合,海味与山珍,全藏在小小的一碗粥里,暖心暖胃。
从椒江区育才路到葭沚老街,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张玉用五年半的时间,将一份始于生存的水饺事业,做成了传递椒江风味的载体。
最近,张玉在研究如何将望潮、螃蟹等更多的台州特色海鲜融入她的水饺中,让更多的外地游客可以品尝到独属于台州的那份“鲜”。
在她看来,食物不仅是果腹之物,更是连接人与人的桥梁。
如今,不少人慕名而来,就为了尝一口张玉独创的黄鱼水饺,而张玉标志性的笑脸和热情好客的性格,更是成了“饺菇娘”的活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