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路边停车收费新规!这3种情况算乱收费,可以直接拒付吗?
发布时间:2025-11-18 07:47 浏览量:2
“停1小时10分钟被收2小时费,不缴怕影响征信?”“收费员只给私人二维码,没发票还强要缴费?”2025年起,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各地密集出台路边停车收费新规,西安、固原、深圳等城市已率先落地,核心直指“收费不透明、计时凑整、私设泊位”等民生痛点,明确划定“合规收费才需付,违规收费可拒付”的清晰边界。但不少车主仍满脸困惑:新规到底哪些情况能拒付?
拒付会不会影响征信?合规费用拖着不缴有啥后果?今天把新规核心条款、3类可拒付场景、必缴情形和维权技巧拆解得明明白白,让车主既不当“冤大头”,也不踩恶意逃费的坑。
一、先澄清2个关键误解:新规不是“鼓励逃费”,是给车主“维权底气”
在说具体拒付场景前,先纠正两个流传甚广的误区,避免大家走偏:
- 误区1:“2025年6月1日起路边停车全免费”?纯属谣言!此前网传“取缔所有路边停车收费”的消息已被多地官方辟谣,新规核心是规范收费行为,而非全面取消——合法施划的泊位仍需按标准收费,仅对乱收费、私设泊位等违法行为重拳整治。
- 误区2:拒付就会影响征信?错!只有“合规费用经催收后恶意拖欠,且法院判决后仍不缴纳”的,才可能影响个人信用;若收费方存在违规行为,车主拒付属于合法维权,完全不会留下信用污点。
2025年新规的本质是“划清权责边界”:收费方先做到资质合规、信息透明、计费合法,车主才需要履行付费义务;只要其中一项违规,车主就有充分权利拒付,这是国家赋予的合法维权权利。全国统一遵循“15分钟基础计费单位、明码标价、法定免费时长”等底线标准,部分城市还推出特色优惠,比如固原将免费时长延长至45分钟,深圳对新能源车实施差异化减免,具体细节可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确认本地政策。
二、重点来了!这3种乱收费情况,可直接拒付(附政策依据+实操判断)
新规明确界定了3类核心违规场景,只要符合其中一种,车主就能当场拒付,不用怕收费员纠缠,每一种都有明确政策支撑和实操案例参考:
(一)场景1:收费信息未公示或公示不全(最常见)
新规要求,所有路边停车收费点必须在入口、泊位旁显眼位置设置统一标价牌,5项关键信息缺一不可:收费主体(谁收费,如“XX城投停车管理公司”)、收费标准(分时段单价+阶梯价,如“一类区1小时内0.75元/15分钟”)、计费方式(按15分钟为单位)、免费时长(如“15分钟内免费”)、投诉举报电话(12315或本地专属电话)。少一项、标注模糊或没有标价牌,都属于违规收费。
实操判断&案例参考
- 典型违规:公示牌只写“停车收费”却不标具体单价;牌子被树叶、杂物遮挡,字迹模糊看不清;收费员只口头告知“每小时10元”,拒绝出示书面公示或政府审批文件。
- 真实场景:广东仲恺高新区某商圈路边泊位,公示牌仅标注“每小时8元”,未说明15分钟免费政策和阶梯收费标准,车主停了20分钟被要求付费,当场以“公示不全”拒付。投诉后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责令收费方整改补全公示信息,还退还了已缴费车主的超额费用。
-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明码标价规定,2025年《西安市机动车停车收费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公示信息不全的,车主有权拒付违规部分费用”。
(二)场景2:计时/收费标准违规(别被“凑整多收”坑了)
这是车主最容易吃亏的场景,新规从计费单位、收费上限、优惠政策三方面做了硬性规范,只要违反其中一项,就能拒付不合理部分:
1. 计费单位违规(全国统一标准)
新规强制要求:路边停车必须以15分钟为一个计费单位,不足15分钟按15分钟计算,严禁“按小时凑整”多收。比如停1小时10分钟,只能按5个15分钟(75分钟)计费,不能直接按2小时收费;像西安某停车场此前按1小时计费,停1小时10分钟收2小时8元,新规实施后按5个15分钟计费,费用降至5元,降幅达37.5%。
2. 超标准收费或未执行优惠
- 违规情形:擅自提高公示的收费标准(公示0.75元/15分钟,实际收1元);长时停车未执行阶梯价(如西安一类区3小时以上1.25元/15分钟,却全程按0.75元/15分钟反向违规低价?不,是高价违规);未落实新能源汽车优惠(新规要求路边泊位新能源汽车1小时内免费,超1小时后按8折收费,深圳、固原更明确“新能源汽车充电期间,不得收取停车费”)。
- 典型案例:车主驾驶新能源汽车在西安高新区路边泊位停了40分钟(含充电30分钟),收费员要求按0.75元/15分钟付费,车主出示充电记录和新规条款,成功拒付全部费用,后续投诉还推动该泊位管理方整改了收费规则。
3. 重复/错计时(系统或人为失误)
- 违规情形:系统故障导致“进场未记录,离场却按全天收费”;明明早上9点离场,账单显示到中午12点;收费员手动计时多算时长(如实际停1小时,谎称停了1.5小时)。
- 应对技巧:缴费时务必核对电子计费屏或停车APP显示的“进场时间”“离场时间”,若和自己实际停留时间差距较大,可凭行车记录仪视频、现场照片(拍泊位编号+车牌号+手机时间)拒付错计部分。
(三)场景3:收费主体无资质或无合法票据(警惕“私人圈地收费”)
路边停车泊位属于公共资源,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必须由政府依法施划,且由有正规资质的单位(如城投公司、正规停车管理企业)管理收费,私人无权擅自圈地画车位收费;同时,车主缴费后有权索要合法票据(财政票据或税务发票,含电子发票),不开票、给无效票据或只给私人微信/支付宝二维码,都可当场拒付。
实操判断&案例参考
- 无资质收费(重点警惕):小区门口、路边空地有人用油漆私自画车位收费,没有任何公示牌和政府审批文件;收费员无法出示“停车管理授权书”,说不清收费主体和监管单位。
- 票据违规:缴费后要求开发票,收费员说“没有发票”“扫码直接付就行,不用要票”;给的票据是其他公司的、无盖章或票据代码无效。
- 真实案例:北京某小区门口,有人私自用油漆画了10个车位收费,无公示、无资质,车主拒付后报警,相关人员被责令拆除私自施划的车位,还被市场监管部门处以罚款。
- 政策依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规定,擅自占用城市道路设置停车泊位的,属于违法行为;《发票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收费方必须向付款方开具合法有效发票。
三、这3种情况必须缴费!逾期未缴可能被追缴
别以为新规是“免单福利”,以下合规场景必须按规定缴费,否则可能面临追缴,甚至影响后续停车权益:
1. 收费主体+信息+计费全合规
收费方有政府授权资质(可要求出示审批文件),标价牌5项信息完整清晰,计时按15分钟单位执行,收费符合公示标准和阶梯价政策,超出免费时长后,必须按规定缴费。
2. 超出免费时长且无优惠适用
- 普通私家车:停政府定价泊位25分钟(15分钟免费),需付1个计费单位(15分钟)的费用;停固原市区政府定价泊位50分钟(45分钟免费),仅需支付超出5分钟的费用(按1个计费单位算);
- 新能源汽车:超1小时停放且未充电,需按8折付费(如西安一类区公示0.75元/15分钟,实际付0.6元);
- 政府定价停车场(公立医院、交通枢纽):30分钟内免费(西安明确政府定价停车场不少于30分钟),超时而无其他优惠的,需正常缴费。
3. 欠费追缴已全国多地落地
目前广东惠州、湖北荆州、山东青岛、陕西西安等多地已试点“停车欠费联动追缴”机制:
- 西安高新区:拖欠路边停车费的车辆,在部分公共停车场离场时,需补缴至少最近一笔欠费才能抬杆放行;
- 广州、深圳:欠费后3-7天内会发送催缴短信,欠费超千元将发送律师函提醒;
- 严重后果:合规费用经多次催收后仍恶意拖欠,收费方通过法律程序起诉、法院判决后仍不缴纳的,可能被申请强制执行,进而影响个人征信。
四、拒付+维权实操指南:3步搞定,证据是关键
遇到违规收费,别硬刚也别忍气吞声,按这3步来,维权成功率超高,还不惹麻烦:
第一步:先取证(核心中的核心,缺一不可)
无论是否决定拒付,先拍照片或视频留存证据,这是后续投诉维权的关键:
- 拍收费公示牌(没有的话拍现场环境,证明无公示);
- 拍停车泊位的位置编号、自己的车牌号(确保能对应具体泊位);
- 拍电子计费屏幕显示的时长、费用(或收费员手写的计时单);
- 拍收费员的工牌(若有),若对方只给私人二维码,截图保存二维码页面和对方收款账号;
- 已缴费的,务必保留电子缴费凭证或发票截图,切勿随意删除。
第二步:当场合规拒付,避免冲突
明确告知收费员:“你这收费不符合2025年停车新规(说清具体违规点,如‘没公示收费主体’‘停20分钟按1小时收,违反15分钟计费规定’),我有权拒付,已经留存证据,后续会向监管部门投诉。”
说完后可直接驾车离开,若收费员纠缠不休、阻碍车辆通行,别争吵,直接拨打110报警,说明“遇到路边停车违规收费,对方阻碍我正常离场”,警方会依法协助处理。
第三步:投诉维权,这些渠道超管用
若拒付后被骚扰,或已经缴纳了乱收费款项,可通过以下正规渠道举报,一般1-3个工作日会被受理,处理结果会以短信或书面形式反馈:
- 首选12315:拨打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投诉,提交证据材料和明确诉求(如“要求退还乱收费20元”“责令收费方整改公示信息”);
- 本地政务热线12345:适合投诉收费方无资质、公示不全、违规计费等问题,可同步要求市场监管部门介入核查;
- 停车管理主管部门:各地交通运输局或城管局下设的停车管理处,可通过官网留言、官方公众号或电话投诉。
五、2025新规补充福利:这些免费场景别错过
除了15分钟基础免费时长,新规还明确了3类法定免费情形,收费方未执行的,可拒付全部费用:
1. 特殊车辆免费:军车、警车、消防车、救灾抢险车等执行公务车辆;残疾人本人驾驶的机动车(需持残疾证、驾驶证、行驶证三证一致,西安新规扩大适用范围,持C1、C2、C5驾照均可),在政府定价路边泊位可免费停放;
2. 新能源汽车优惠:路边泊位停放新能源汽车,1小时内(含1小时)免费,超1小时后按8折收费;深圳、固原等城市额外规定“新能源汽车充电期间,不得收取停车费”,固原还对新能源汽车其他时段停车费减免30%;
3. 地方特色免费:部分城市根据民生需求优化政策,比如固原将政府定价停车场免费时长延长至45分钟,西安对城墙内夜间停车(19:00-次日08:00)优化收费,13小时过夜停车费仅需7元,较之前降低12.5%。
六、常见问题解答:8个高频疑问,一次性说清
1. 临时有事停了12分钟,收费员要求付费,能拒付吗?
可以!新规统一要求路边停车15分钟内免费,固原等城市更是延长至45分钟,只要没超免费时长,无论收费员怎么说,都有权拒付。
2. 标价牌写“白天0.75元/15分钟,晚上0.5元/15分钟”,收费员按白天价收夜间费用,能拒付吗?
能!属于超标准收费,可拒付超额部分(如夜间多收的0.25元/15分钟),并保留证据向12315投诉。
3. 收费方说“系统计时就是这么显示的”,但我觉得时长不对,该怎么办?
先出示行车记录仪、手机拍照等证据反驳,拒付错计部分;若对方不认可,直接投诉,监管部门会核查系统后台数据和你的举证材料。
4. 私人圈地收费,我拒付后他拦着我的车,该怎么处理?
别冲突!立即拨打110报警,说明“有人擅自占用公共道路设置停车位收费,还阻碍我通行”,警方会依法处置违规收费行为。
5. 新能源汽车充电时被收停车费,能拒付吗?
能!深圳、固原等多地新规明确“新能源汽车充电期间,不得另行收取停车费”,全国新规也要求新能源汽车1小时内免费,充电时若被收费,可拒付并投诉。
6. 合规费用忘了缴,多久会被追缴?
各地政策不同,广州、深圳等市会在欠费后3-7天发送催缴短信,西安、青岛等试点城市会在车辆下次进入公共停车场时要求补缴,建议及时通过停车APP缴纳,避免欠费累积。
7. 拒付时收费员拍了我的车牌号,会报复我吗?
不会!合法拒付是你的权利,收费员无权报复;若后续遇到恶意骚扰、电话威胁等情况,可再次报警或投诉其所属公司。
8. 没有标价牌,但收费员说“这是政府批准的”,我该相信吗?
不信!口头说明无效,必须有书面公示牌和政府授权文件,可要求对方出示,若拿不出来,直接拒付并投诉“无资质+未公示”。
结语
2025年路边停车收费新规的出台,本质是让“收费更规范,维权更简单”——车主不用再为乱收费忍气吞声,也不能借新规恶意逃费。记住核心原则:“公示全、计时准、有资质、有票据”,符合这四点就按规定缴费;只要有一项违规,就大胆依法拒付,并通过正规渠道维权。
维权路上,证据是关键,遇到违规收费先拍照留存,再合规拒付、投诉,既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推动收费方规范操作。毕竟,规范的停车环境需要车主和管理方共同维护,只有大家都守规矩、敢维权,乱收费才能真正消失,城市停车才能更有序、更便民。
最后想问大家:你是否遇到过路边停车乱收费的情况?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成功维权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疑问,大家一起交流经验,少踩坑、多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