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医生叮嘱:糖尿病人群要牢记“2不做3不吃”

发布时间:2025-07-09 00:34  浏览量:6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医学资料及作者个人观点撰写,仅用于健康科普,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若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天气一热,街头巷尾的冷饮摊生意红火,公园里跳广场舞的大妈额头滴着汗,手里还不忘拿着自制的绿豆汤。

而另一边,医院门诊的糖尿病人却突然多了起来。有人血糖飙升,有人低血糖晕倒,有人甚至因为中暑合并心脑血管问题紧急住院。

每年一到高温季,糖尿病人“扎堆”进医院,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问题来了,高温和糖尿病到底有什么关系?标题里的“2不做3不吃”又是哪两不、哪三不?是不是只要不吃糖就行了?真不是这么简单

医生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高温天,糖尿病人不仅要防晒防暑,更要防“命门”被打开。

糖尿病人群对天气的变化本来就比较敏感。气温飙升时,人体为了散热,血管扩张、出汗增多,这时候体内的水分、电解质、甚至是血糖水平都会发生变化。

年轻人可能就是多喝几口水、稍微休息一下就缓过来了,但中老年糖尿病人不一样,身体调节能力跟不上,小问题很容易变成大麻烦

气温高的时候,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会加快,血糖很可能一下子就“跳水”。有些人不当回事,觉得头晕、乏力就是中暑,喝口冰水继续干活,结果低血糖直接晕倒在地,还以为是中暑加重。

这是血糖出了问题,不是光靠电风扇就能解决的。

说到“2不做”,第一个不能做的,其实是很多人夏天最爱干的事——空腹晨练。很多老年糖尿病人都有晨练习惯,清晨空气好,太阳也不毒,可一大早空着肚子去跑步、打太极,风险可不小。

天气热时,血糖下降更快,清晨又是血糖最低的时候,这时候运动,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有人一边流汗一边心跳加快,还以为是锻炼有效果,实际上可能已经处于低血糖的边缘。

一旦晕倒在户外,周围人未必能第一时间判断出是血糖问题,错过抢救黄金时间,后果很严重。

第二个“不能做”的,是暴晒长时间户外活动

不少人一过60岁,退休了,时间多了,觉得应该多活动活动,上午去跳舞,下午去遛弯,太阳底下暴晒几个小时也不觉得累。但糖尿病人本身血管功能就不好,长时间高温暴露会让血压、血糖波动更明显

特别是有糖尿病并发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异常的人,一晒太阳可能就会出现头晕、胸闷,甚至诱发中风、心梗。

血糖控制不稳的人,身体对温度变化的耐受性也更差。夏天不仅气温高,湿度也大,出汗多,但有的糖尿病人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出汗功能反而减退,散热能力下降,容易中暑。

这时候还逼着自己去暴晒锻炼,只会“雪上加霜”。

再说“3不吃”。

第一个要避开的,就是高糖冷饮。夏天一热,冰淇淋、西瓜汁、各种果味饮料成了标配。

但这些看似“解暑”的东西,对糖尿病人来说就是甜蜜的陷阱。很多人以为喝点“无糖冰绿茶”就没事了,其实很多标注“无糖”的饮品只是没有蔗糖,但含有大量果糖或者甜味添加剂,同样会影响血糖。

而且冷饮温度低,刺激胃肠,容易引起胃痉挛、腹泻,对血糖控制更不利。

第二个“不能碰”的,是高油高盐的凉拌菜。夏天胃口不好,很多人喜欢吃点凉拌黄瓜、凉拌木耳、凉面啥的,看着清爽,其实暗藏杀机。

调料里放了多少盐?酱油、醋、辣椒油、花生碎……这些调料加在一起,钠含量高得惊人。糖尿病人本身就容易合并高血压,这时候再来一碟“重口味”凉菜,是在给血压“加油”。而且很多凉菜是提前做好的,容易滋生细菌,吃了还容易肠胃不适。

第三个“不能贪嘴”的,是过量水果

水果确实健康,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但糖尿病人吃水果要讲究时机和种类。夏天正是西瓜、荔枝、芒果的季节,这几种水果的升糖指数都很高,吃一点点可能没问题,但一不小心吃多了,血糖就飙上去了。

尤其是饭后马上吃水果,等于给血糖“火上浇油”

医生建议,糖尿病人吃水果应选低升糖指数的,比如苹果、猕猴桃、圣女果,一次吃的量要控制在拳头大小,而且最好在两餐之间吃,不要饭后立刻吃。

夏天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隐形元凶”——脱水。

很多糖尿病人本来就口干多饮,夏天出汗多,如果水没补上,血液变得黏稠,血糖浓度升高,还容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的人怕晚上起夜,不敢多喝水,结果半夜口干舌燥,血糖高得离谱。

糖尿病人反而应该定时小口补水,避免一次性大量喝水,也不能等口渴了才喝

还有一点很多人不知道,有些降糖药在高温天效果会变强

比如胰岛素,如果没有正确存放,超过35度就可能失效。还有些人把胰岛素放在冰箱冷冻室,结果注射进身体的是“冰块”,吸收反而变慢。

所以胰岛素应该放在避光、常温或专用冷藏盒中,切忌暴晒或者冷冻

有意思的是,日本研究发现,高温天糖尿病患者情绪波动也更明显,心情烦躁、易怒、失眠等问题更常见。而情绪波动本身也会影响血糖波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心理状态也是夏季控糖的关键环节之一,不能忽视。

医生还提醒,夏天出汗多,不少糖尿病人会选择穿凉鞋、拖鞋,但这其实是“踩雷”。糖尿病足患者对痛觉、温度感觉减退,穿露脚的鞋容易磕碰、割伤,哪怕只是一个小水泡,也可能发展成严重感染、溃疡,甚至需要截肢。

糖尿病人即使在夏天也建议穿包头、透气的软底鞋,并每天检查脚部有没有皮肤破损

天气热,其实不仅是糖尿病人难熬,家里有糖尿病亲人的人也会跟着操心。饮食、运动、药物、情绪、穿衣、外出,每一环都要小心翼翼。

有人说,糖尿病人过夏天,就像在平衡木上跳舞,一不小心就容易摔下来。

但也别太焦虑,关键是知道风险在哪,提前做准备

避开“2不做3不吃”,合理安排作息、饮食和运动,夏天照样可以过得轻松又健康。

人到中老年,身体不像年轻时那么强壮,调节能力也在下降。糖尿病虽然是慢性病,但控制得好,照样能活得有质量、有尊严。

别让一个炎热的夏天,成为健康的“分水岭”。

高温来了,糖尿病人更要稳住节奏,别急、别撑、别贪凉。该吃的吃,该避的避,生活要过,健康也不能打折。

就像医生说的,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出门、不能吃好,而是得“有章法地活着”。

学会跟自己的身体和平共处,尤其在这个热得发烫的季节里,稳住血糖,就是守住健康

参考文献:
[1]郭玉珍,王秀娟.糖尿病患者夏季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4):45-47.
[2]张海燕,王建.高温季节糖尿病人健康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4,40(08):1012-1015.
[3]刘洁,孙红.夏季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30):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