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肾病患者要想过得舒服,医生:必须盯紧这5个关键指标!

发布时间:2025-07-11 20:53  浏览量:2

一到夏天,门诊量就蹭蹭上涨,尤其是肾病患者,总觉得浑身不对劲。有的水肿加重,有的血压飙升,有的尿量骤减,还有的突然住院抢救。高温天,真是肾病人的“多事之夏”

为什么别人能吹空调、吃冰棍、满世界跑,而你却一动就喘、一晒就虚?一句话:你忽略了夏天对肾脏的“暗伤”肾病患者想过得舒服,不是多喝水、多休息就够了,关键是要盯紧5个指标,一项都不能漏!

我不是吓唬你,这些指标里,有的是“隐形杀手”,拖到出问题才发现,已经晚了。

接下来我就用最接地气的话,把这五个关键指标讲清楚。不用查资料、不用背知识点,看完你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我见过太多患者,本来好好的,一个夏天肾功能就掉了一大截。不是病情突然加重,而是这些指标被忽视太久,悄悄积累,最后全面爆发。

第一项一定要盯紧的指标,就是体重变化。别小看这个数字,它是身体水分状态的晴雨表。很多肾病人夏天出汗多,以为自己“排毒”了,体重下降是好事。其实不然,如果体重突然减少超过2公斤,多半是脱水或肌肉流失,可能正在悄悄恶化。

而另一种情况更危险——体重在一周内迅速上涨,比如早上称60公斤,几天后就变成了63公斤。这种“浮肿型胖”,基本都是水钠潴留的征兆。肾脏排不出水,水就堆在体内,压得心脏喘不过气,晚上睡觉都憋得慌。

每天固定时间称体重,不要靠感觉。哪怕只是增加1公斤,也要警惕:是不是盐吃多了?是不是水喝太少反而水分排不出去?是不是利尿剂剂量不够了?

第二个必须盯的指标是血压。夏天很多人以为天热血压会低,结果肾病人反而高血压发作频繁。为什么?因为高温下出汗多,血容量减少,肾脏受到刺激反而会释放更多缩血管物质,导致血压“反弹性升高”。

我就接诊过一个慢性肾炎患者,夏天怕中暑,不敢吃药,结果血压飙到180/110,眼底出血差点失明。血压不稳,会加重蛋白尿、加快肾功能恶化,甚至诱发心衰和脑卒中。

夏季反而更要规律监测血压,有条件的尽量用电子血压计,每天早晚测一次。发现波动大或者升高超过10毫米汞柱,就要及时调整药物,必要时咨询医生。

第三项是尿量和尿色。这两项和体重一样,也特别容易被忽视。很多人觉得“出汗多,尿少很正常”,但其实肾病人的尿量变化,往往提前预警肾功能变化。

一天尿量少于400毫升,就可能是急性肾损伤的信号。而尿色变深、起泡,则可能是蛋白尿加重或出血。有患者告诉我,自己尿泡泡多,却以为是“水喝少”,结果是肾病综合征复发。

肾病人在夏天要特别注意尿量变化,不仅要观察总量、颜色,还要关注夜尿增多的情况。这些微小变化,往往是肾功能下滑的前奏。

第四个关键指标是血肌酐。这个指标几乎所有肾病患者都知道,但很多人以为半年查一次就够了。其实夏季高温、脱水、降压药调整、运动变化等,都会影响肌酐水平波动

我曾接诊一位高龄肾病患者,夏天怕热,自己停了降压药,结果短短两周肌酐从180飙到280。幸亏发现及时,住院补液、调整用药,总算稳住了。

肌酐升高往往意味着肾功能正在受损,而且是不可逆的。建议夏季每月抽一次血,尤其是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不能等到出现症状才查。不要让“肌酐飙升”成为你的噩梦。

第五个关键指标是电解质水平。夏季流汗多,容易丢失钾、钠、钙、镁等重要离子。肾病人本身代谢电解质能力就差,一旦电解质紊乱,就可能出现心律失常、乏力、抽搐等症状。

特别是高钾血症,是肾病患者的“隐形杀手”。夏天很多人吃西瓜、喝绿豆汤、摄入大量含钾食物,结果突然出现心跳异常,甚至心脏骤停。

我见过一个年轻的IgA肾病患者,夏天几天连着吃香蕉、喝椰子水,结果血钾飙到6.7,差点命都没了。电解质紊乱,很多时候没有明显症状,一查血才发现

夏天一定要定期查电解质,尤其是血钾血钠。吃什么、喝多少,一定要听营养师或医生的建议,别自己“补一补”。

这五个指标——体重、血压、尿量与尿色、血肌酐、电解质,每一个都跟你的肾脏息息相关。盯紧它们,等于盯紧了自己的命门

哪怕你现在感觉一切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悄无声息”,等你感觉不对劲的时候,往往已经是“中场警报”。

还有一点必须提醒:夏天不等于可以随意放松。很多人以为天气热、汗出多,身体代谢好,就可以不吃药、少复查、放松饮食,这是大忌!

肾病患者的每一个小放松,都可能在肾脏留下沉重的代价。

我常跟患者说:肾病不是不能活得舒服,而是你得学会“科学地舒服”。盯紧指标、规律生活、及时复查,才是把肾病“管住不作妖”的关键。

如果你能把这五项指标盯得牢牢的,夏天对你来说,不再是“难熬的季节”,而是一次检视身体、调养内在的机会。

人生下半场,拼的不只是养生,更是“会养”。别让忽视,变成遗憾。

参考文献:

刘志红.《慢性肾脏病患者夏季高温环境下的健康管理》.《中华肾脏病杂志》,2022年第38卷第5期.

王春雪,李建华.《慢性肾病患者体液管理的重要性与监测方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年第41卷第10期.

张丽,陈晓明.《电解质紊乱在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年第33卷第2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