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被前男友约出灌醉后“献给”兄弟:遭侵犯和求救细节让人绝望
发布时间:2025-08-10 23:14 浏览量:3
“前男友约我吃夜宵,我去了,结果被两个男人联手性侵!”她两次求救前男友,对方却拒接电话……
近日,广州一法院公布的一起性侵案判决在网络上炸开了锅。一个女生因为还爱着前任,赴约夜宵,结果却被前男友和其好友联手设局性侵,过程中她两次向“前男友”求救,却换来冷漠与无视。
最终,施暴者只被判了11个月,精神赔偿金才5000元。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01她叫张某,和刘某曾交往两年,是她的初恋。虽然两人经常吵架,但感情对她来说意义重大。2024年4月,两人分手,本以为就此结束。
没想到,5月的一天,刘某突然主动联系她,嘘寒问暖。张某心里还放不下,就答应见面。5月17日凌晨,刘某约她吃夜宵,她从天河打车到花都见他。
到了之后,发现刘某的朋友邓某也在。刘某说:“他是来帮我们复合的。”张某和两人本是旧识,没多想,一起进了烧烤店。
在烧烤店里,刘某和邓某轮流劝张某喝酒,刘某还不断回忆两人过去的甜蜜,张某被感动得眼眶泛红。
但没人知道,这两个男人早已密谋好:刘某先和张某发生关系,再找机会让邓某也得手。
酒过三巡,刘某提出去宾馆休息,并让邓某先去开房。随后三人打车前往宾馆。
凌晨4点多,刘某和张某进房,邓某在门外等候。张某虽然喝了酒,但意识清醒,因为还爱着刘某,她半推半就地发生了关系。
事后刘某说有事要离开,借故拿房卡未果,就假装离开,还故意把门虚掩,朝门外的邓某使了个眼色。
邓某立刻推门而入,强行搂抱张某,把她按在床上。张某拼命挣扎,哭喊着“救命”,慌乱中两次用微信电话向刘某求救。
第一次电话接通了,张某听到门外有脚步声,以为刘某会来救她。可刘某只是站在门口听动静,没有进来。
第二次拨过去,刘某直接拒接。张某这才彻底明白,这一切都是他们合谋的陷阱。
她哭喊得更大声,好在宾馆老板正好在附近,听到动静赶来。邓某这才停手,三人一起下楼离开。
张某颤抖着拨打了报警电话,警方很快调取监控,案件才得以曝光。
022024年5月27日,刘某和邓某被抓。刘某的家人赔了张某3万元,换来了她的谅解书。
面对审讯,刘某的供述令人发指:“我觉得这样很刺激。”
张某的身体伤害可以慢慢恢复,但心理创伤却如影随形。三个月后,她被诊断为“焦虑抑郁状态”,反复回想被性侵的画面,头痛、失眠、不敢与人交流。
2024年12月,法院判决刘某和邓某犯强奸罪,但因宾馆老板及时介入,属于“未遂”,且刘某取得谅解,两人各判11个月。
2025年2月,张某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5万元。但因无法提供医疗费、误工费等证据,法院只支持了5000元精神损害赔偿。
一个曾深爱她的男人,带着好友设局性侵她;一个曾经信任的朋友,趁她无助时施暴;而法律的判决,似乎也未能真正为她讨回公道。
这起案件让人愤怒、心寒,也值得所有人警惕:
不要轻易相信分手后的邀约,尤其是你还没放下的时候;感情中的信任,有时反成最危险的软肋;你以为的旧情复燃,可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这不是个例。2020年上海也曾发生类似事件:丈夫为了“刺激”,伙同他人迷奸自己的妻子,甚至拍下视频分享。
这些案件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最危险的人,往往是我们最信任的人。
广州这起案件中,施暴者只判了11个月,赔偿5000元。对于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结果显然远远不够。
法律或许有它的尺度,但人心需要更多的温度。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判决,真的能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恶念吗?
爱情不该是伤害的借口,信任也不该成为施暴的工具。
无论你多爱一个人,都请为自己留一份清醒。赴约旧爱之前,请多问一句:他还是那个值得我托付的人吗?
当你察觉不对劲时,别犹豫,及时止损。因为一旦踏错一步,代价可能是你整个人生。
请点个赞,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也让更多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