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老伴提6个要求,60岁阿姨坦言:陪伴8年觉得有话直说更好相处
发布时间:2025-08-28 08:39 浏览量:1
来自网友董敏的投稿:
我是董敏,今年60岁,退休10年,退休金涨到每月3900,非常知足。
原配老伴走了多年,女儿结婚后,我与同事老李在一起搭伙过日子。
老李今年65岁,退休5年,每月有7300退休金,独生儿子结婚有两娃。
我和老李在一起相伴8年,皆因老李最初的6个要求,让我觉得:
有话直说的搭伙相伴更好相处,没有那么多的计较和算计。
好友说我是免费的保姆,还傻乎乎帮老李儿子带三年娃。
可我不是这样看的,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诚信二字。
“诚”是真诚和坦诚,“信”是信任和信心,唯有这样搭伙才能更好走下去。
老李老伴因病过世,我家老伴是意外世故,我们是同事,也是一个单元的邻居。
我家老伴过世,家里的水龙头,电路电线啥的,只要跟老李说一声,他都会帮忙。
老李老伴过世,儿子结婚,我只要做了好处的,就会给他送点过去。
单位很多人劝说,让我们领证结婚在一起算了,但我和老李都觉得麻烦。
不是说我们不愿照顾对方,也不是看不上对方,而是不愿给自己和子女找麻烦。
我50岁退休那年,老李跟我提出要不要考虑在一起生活,不领证,搭伙那种。
思考两年,看到有几个单身女性主动靠近老李,才发现,老李是难得的好男人。
我便同意跟老李搭伙相伴过日子,老李却给我“拿劲”,说他还有6个要求。
他希望我听完这些要求再做决定,若我在意就算了,毕竟大家都老了。
1、搭伙生活费由老李一个人承包,其他财务各自管理,互不干涉。
2、双方老人的赡养问题各自解决,不要求对方帮忙出钱出力。
3、各自的子女不能干涉老人的搭伙生活,若有需求要付费才可以。
4、平时相互陪伴,生病需要住院,费用各自承担,不能要求对方出钱出力。
5、搭伙期间彼此要相互忠诚,若不想在一起,有话请直接告诉对方。
6、晚年可以一起去养老院,但各自承担费用,或者各回各家也可以。
我看了老李写的这6个要求,感觉他还是很真诚的,有话直说且好好说话。
这才是真正想在一起过日子的表现,而不是藏着掖着,各自算计计较。
只是老李出生活费,我就得承担所有的家务活,这一点我有看法。
我跟老李提出我们AA出生活费,家务活也一起做,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老李不愿我出生活费,他说哪有男人让女人出钱的,不过家务活两个人一起做。
我跟老李争取半天,生活费他出2800,我拿1200,若不够再商议出钱就好。
其他5个要求,我觉得很好,把话说在前面,这样也少些猜忌和盘算。
我们跟双方子女说过,大家一起吃顿大餐,就算承认我们在一起的事实。
女儿告诉我,若觉得搭伙过日子不开心,随时要记得走人,别委屈自己。
我知道女儿怕我成为“免费保姆”,好友也觉得我“傻”,被老李的行为感动。
男人大多是越老越离不开女人,而女人越老越喜欢一个人过日子。
我和老李搭伙第三年,老李60岁退休,他儿媳生二胎,亲家母身体不好。
老李跟我商议,能否帮忙带娃,费用老李按照市场价给我,且他也跟我一起带。
我觉得也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家能相互帮扶,谁都有需要别人的时候。
给老李儿子家带了3年二胎,直到孩子上幼儿园,老李每月单独给我4000费用。
而老李跟我一起带娃,平时反倒是老李干活多,买菜做饭,收拾房间。
就这样,老李儿子儿媳逢年过节,还会主动给我发红包,表示感谢。
有人说老李给我的费用少,还有人说我心机挺深,帮搭伙老伴家带孙还收钱。
其实,我倒觉得当初老李说,若子女有需求时,必须付费才可以。
他说到做到,且不带情绪,有事直接说,也要好好地说出来,这样更好相处。
现在帮忙接老李的二孙子上学,老李都不让我出生活费,说付出必有回馈才行。
说句实话,女人本不在乎钱,若对方主动给,跟女人主动要,差距却很大。
在我看来,老年人搭伙过日子,有规矩才能长久,啥事都稀里糊涂,总有人想占便宜。
把事情摆在桌面上,搭伙过日子本就是男女“合作”,陪伴是一种生活。
若把陪伴按斤称,往往只能散伙,而提前说好要求,彼此遵循这个要求。
有话直说,在长久的相处中,老人之间,老人与子女之间,反而更好相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搭伙跟婚姻不同,不能当成“过家家”,只想自己,而不考虑别人。
老李的6条要求,看似有点“无情”,真的做起来,才知道,这样多么的敞亮。
老人自己不会有其他想法,子女与老人之间更好相处,凡事既有温暖,也有界限。
这样搭伙才能长长久久,即使生病需要人,因有多年的相伴之情,也不会丢下对方。
到了晚年,即使手拉手去养老院,也会愿意跟对方不离不弃,因彼此坦诚相信对方。
我和老李搭伙在一起8年了,我非常喜欢这样的陪伴,子女们也觉得这样很好。
逢年过节,老李儿子儿媳还会给我发红包,而我也会在过年时,给孙辈人发红包。
钱虽重要,但在有情有义的老人心中,陪伴的温暖和家人间的亲情更重要。
大家觉得我和老李间的搭伙如何?没有算计和计较的陪伴,才能相处好走得远!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