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再次提醒:糖尿病人晨起做好这4件事,全天血糖稳如泰山
发布时间:2025-08-30 17:16 浏览量:1
糖尿病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事,也不是靠一两种方法就能控制好的毛病。它就像一盆温水,平时看着不起眼,但一不留神,水温就可能滚烫起来。特别是早晨刚醒的那一段时间,很多人不把它当回事,结果一整天的血糖都跟着乱套。
糖尿病人早上醒来后的那一小时,是一天中最关键的“黄金点”。这时候身体刚脱离睡眠状态,激素变化、血糖波动、新陈代谢启动,都在悄悄发生。如果在这个时间点上稍微多下点功夫,把早晨的节奏调整好,全天的血糖往往就能稳定下来。
医生反复提醒,糖友早晨一定要细致点,别图省事图快,做好下面这几件事,血糖就像被拴上了缰绳,稳稳当当不乱跑。
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别急着起床,先静静躺两分钟。很多人一睁眼就从床上蹦起来,尤其是年轻的糖友,觉得自己还行,身体没啥毛病,其实这是个误区。
糖尿病人本身就容易出现心血管方面的问题,早晨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心率都在上升,如果一下子起身太快,会让血流突然集中到身体下半部分,容易头晕眼花,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短暂意识不清。
这时候,最好的方式是睁眼后先在床上躺一会儿,慢慢活动一下四肢,做两次深呼吸,再坐起来,坐一分钟,再站起来。
这个过程看着慢,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让身体有个缓冲的时间。尤其是老年糖友,这个动作更是关键,很多人早上跌倒就是因为起身太快。
接下来,空腹血糖的监测也不能偷懒。血糖不是随便测一次就知道高不高,它就像天气预报,要看的是趋势和变化。早上起来的那一次测血糖,是全天最有代表性的一次。
它反映的是夜间肝脏释放葡萄糖的情况,也能看出胰岛素的基础分泌能力。如果这时候血糖就飙高,那说明夜里就出了问题。
很多人空腹血糖在7.0以上,还觉得“我昨天吃得很清淡,怎么可能高”,其实问题往往出在夜里,比如晚餐吃得太晚、夜宵没控制好,或者胰岛素抵抗变强了。
现在不少人用上了动态血糖仪,更方便看到血糖曲线,但普通血糖仪也完全够用。
记得用前洗干净手,别沾到果汁、糖分,影响结果。每周至少三天测一次早晨血糖,有条件的可以每天都测,记录下来,和医生沟通时就有理有据,方便调整方案。
第三件事,是早餐得吃对,不是光吃,更得吃得讲究。很多糖友早上图省事,拿个馒头、喝点稀饭就算了,结果不到十点,血糖就像坐电梯一样上去了。还有人直接空腹喝咖啡、喝奶茶,心想着“我不吃主食”,其实这样更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早餐要吃得稳,主食、蛋白质、蔬菜要搭配好。可以吃点全麦面包、鸡蛋、豆腐或者豆浆,再来点绿叶菜。别怕麻烦,早餐吃好了,血糖也就安稳了。
研究也发现,早餐吃得均衡的人,午餐和晚餐的血糖更好控制。2024年有一项研究指出,吃含蛋白质丰富的早餐,比如鸡蛋、豆制品,可以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对2型糖尿病人尤其有帮助。
需要提醒的是,千万别空腹喝牛奶,有些人乳糖不耐,空腹喝奶会刺激肠胃,反而影响一天的状态。也别空腹吃水果,尤其是甜度高的,比如香蕉、葡萄、哈密瓜,早上这时候胃肠吸收快,糖分一下子全进去,血糖就容易冲高。
第四件事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晨起活动不能少,但也不能猛。
很多人一早上起来就去快走、爬楼,说是“晨练”,但对糖尿病人来说,这时候身体还没完全醒过来,血糖水平也处在动态变化中,剧烈运动反而容易引起低血糖,特别是吃了降糖药的人。
更稳妥的方式是做些轻柔的拉伸,比如原地踏步、伸展胳膊腿、做做肩颈操。时间不用太长,10分钟左右就行。
让身体慢慢苏醒,肌肉开始工作,胰岛素敏感性也会提高。研究显示,哪怕是轻度活动,也能让胰岛素作用更顺利,帮助血糖进入细胞,不至于在血液里打转。
有条件的,可以在吃完早餐后30分钟再进行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快走、缓慢骑车。这个时候血糖开始上升,运动刚好能平衡上升的趋势,全天血糖就会更稳定。但要记得,运动前一定要吃点东西,避免低血糖反应。
除了这四件事,其实还有一些容易忽略的小细节,也值得糖友注意。比如早上起床后的一杯水,很多人不当回事,其实这对糖友特别重要。
夜间身体在代谢时会丢失水分,早上血液往往比较黏稠,一杯温水可以帮助稀释血液,降低血糖引起的血管压力。特别是夏天,早晨那一杯水更是关键。
还有一个冷门但很实用的提醒是,早上别急着用漱口水。市面上不少漱口水含有酒精和甜味剂,对口腔黏膜有刺激,长期使用会影响口腔菌群平衡。
糖尿病人本身就容易口腔问题,比如牙龈炎、口干,早上起床后,用温水刷牙漱口就够了,别给口腔添负担。
再说一个不太被重视的点:早晨的情绪。很多糖友早上醒来后就开始焦虑,想着“今天血糖会不会又高”“怎么又头晕了”,这一紧张,肾上腺素飙升,反而让血糖更不稳定。
心理状态和血糖之间的联系,其实比很多人想象中要紧密。2025年一项国内多中心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焦虑和抑郁倾向的,其空腹和餐后血糖平均高出20%以上,说明情绪管理对血糖的波动有重要影响。
所以啊,早上醒来的时候,哪怕昨天过得不太顺,也尽量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可以听点轻松的音乐,做做冥想或者深呼吸,给自己一个好的开始。
糖尿病不是靠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事,而是一个长期“养”的过程。就像种树,早上是浇水、松土的时间,这个时候照顾好了,树才可能一整天都挺拔健康。
随着医学的发展,糖尿病的管理越来越精准了。现在讲究的是“个体化控糖”,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体重、并发症情况来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
国家发布的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也提出,要从生活方式干预开始,尤其是重视一天的开端——清晨的管理。
所以说,糖尿病人别小看早晨这一小时,它不是一天的“过渡期”,而是整个身体启动的“开关”。这段时间做得好,一整天的血糖就像有了导航,不再乱跑乱撞。每天都重复这几个小动作,看似不起眼,其实是在给身体打地基。
日子是过出来的,健康也是养出来的。糖尿病人早上这几件事做得好,血糖自然服服帖帖,人也精神,生活质量也就跟着上来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1):1-88.
[2]王丽,刘强.早餐营养搭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4,28(10):1052-1055.
[3]李娜,张晓明.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对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5,39(05):41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