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二赵三凤仙,四朱五孙六刘备!六位用剑高手,刘备为何上榜?
发布时间:2025-09-01 19:36 浏览量:2
一杨二赵三凤仙,四朱五孙六刘备!说的是演义评书里能使剑的六位顶尖人物。排名有讲究,各把宝剑也各有来头,可别小看了这些冷兵器年代的“短家伙”。谁能想到,这些手里攥着三尺青锋、江湖称雄的人物背后,每一个都有说不尽的故事——有师承、有宿怨,有恩爱未了,有情敌成亲戚。你还真别以为这全靠一把宝剑,玩的是剑锋,更是命数。
咱中国人小时候都听过点评书。可说实话,那些“舞剑”的,在战场上真算稀奇物种。你想着,刀枪剑戟长枪大刀,讲究“一寸长一寸强”,擅使宝剑的,大多是身手极溜、心思还得快过别人的。不然,真掺和到千军万马里,你那三尺小剑顶多扎两个黄瓜。哪怕像曹阿瞒这样的“带把的”,随身两口名剑——倚天、青釭,最后遇上赵云一样是拱手让人。权作防身,更像是撑场面。
可“宝剑配英雄”,总有那么几个人,哪怕知道剑的短板也不改初心。有的,是生而为英,不玩寻常道;有的,骨子里那个侠气泛滥,不服天命、不拘江湖格局。你挑剔他们稀罕?其实用人少,才凸显“物以稀为贵”,传奇才有浪漫可言。咱今儿叨一叨:《一杨二赵三凤仙,四朱五孙六刘备》,你看过多少热血,又记下几个名字?
先说杨宗峰,榜首的“一杨”。这人出生不俗,父亲是杨四郎,母亲是银镜公主,打小是被仙人广成子一把拉进门的。咱中国人的“师父情结”,在他身上展得淋漓尽致——学艺的事儿,讲个“亲传”。杨宗峰捏着的是“三皇宝剑”,哦,你要是觉得这剑“撞名”了还真不冤——雌雄双剑,一个给了黄凤仙,一个正是他手上的“雄剑”。
宝剑还不算传奇,更离谱的是缘分。杨宗峰跟黄凤仙,打起架来水火不容,合上剑又同气连枝。那一回,凤仙追着杨宗英杀到桃源山,杨宗峰护师弟,见凤仙使的也是三皇宝剑,心头微微一笑。两口宝剑嗡地撞上,一时间火星四溅、震得腕子发麻。谁都砍不断谁的剑,场面你说尴尬也温情。
也许有些缘分,就是那种杀到一半发现强者惜强者。说来也怪,凤仙对面那个人,跟自己说不上亲,偏偏有种心底熟稔。或许真是雌雄双剑里偷来的情分,这世间的兵刃有灵,偏让你拿起它的同时,挑中了命中注定的那个对手。凤仙输得心服口服,也有点恨铁不成钢。多年之后,换成杨宗峰救起了落涧的凤仙,她没脸再摆当年剑下的狠劲了,倒是一腔柔肠遮也遮不住。
你要说这对“剑冤家”,倒比武侠小说里寻常的英雄美人更有点道理。杨宗峰谨慎、拘礼,不敢造次。凤仙倒豁出去了,一纸情书也写到了出剑的时候。有时候看古人,觉得他们比咱们勇敢多了,感情的事不藏着掖着。八贤王那里一问,婚事也就这么定了。大大方方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谁愿意细想,这背后多少场横刀立马、死里逃生,才换来了比剑场还难得的安稳?
咱说他为什么该排第一?不是只看那口宝剑有多锋利,更重要的是——他既能和宗英争持不下,自身本事当得起“仙人亲传”,能打硬仗也能撑世道。排名不是写着好看,得拼出来。
接下来看赵云——“二赵”。不说别的,三国的人物起码沾点真实成分,没啥神魔外衣。赵云能在三国大佬们手下头角峥嵘,是个“常胜将军”,全靠真本事说话。这人本来是以枪扬名,可真到了拼命的时候,用起剑来也绝不含糊。
最著名的桥段——长坂坡单骑救主。他枪挑夏侯恩,顺手把青釭剑也揣进怀里。这把剑后来救命不止一次。别小瞧,赵云的剑法,从来也没输过脸面。他枪挑剑劈,冲破曹操重围,阿斗能在江中被救,可不是光靠赶巧。他要说排名会落后吗?也就是没碰到带仙气儿的师父,不然,谁知道还能不能传出第二个“一杨”。
再往下,是让人念叨的凤仙姑娘。你说她是不是小说“夹缝中的女强人”?大刀、宝剑,样样来得。论剑,能一合就砍掉杨宗英和何庆的兵器头,抢了先机。跟穆桂英打得难分高下,又能生擒杨家小辈。人狠话不多,唯有在感情上,收拾不住那个杨宗峰。她的实力,走到前三没人质疑,就是情场太凶悍,反倒成了大家庭的“女剑客样板”。
第四位,朱永杰。很多人熟不熟?其实,论家庭门第,他也是仙门弟子阁下,跟着景玄真人练了十多年,临别师父还把压箱的“三皇宝剑”给了他。别误会,看来天下稀珍的宝剑都跑这几家手里了。朱永杰下山做事,手刃仇人,后又归顺了朱元璋。靠着这身本事、这口宝剑,曾斩恶人、败先锋,战斗时也是雷厉风行。换句话说,没点实力,甭想在这帮排名里混进前四。
孙安,“屠龙手”,比起那些诗意洋溢的名字,他的绰号接地气多了。田虎帐下大元帅,身高九尺,膀大腰圆。双手镔铁双剑,两只手都没闲着。在梁山好汉里,能跟秦明打得不分高下;后来又跟卢俊义死磕百余回合才被生擒。这是什么劲头?哪怕最后用计被擒,转头还肯归顺为大义。想当年水浒的勇猛气,多少也有这个孙安的份儿。
到头来是刘备。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有多少人光记得他会拉大旗,忘记他早年也能上阵冲杀。哪次三英战吕布不是以命相搏?中伏曹营,被围得水泄不通,还能带着张飞杀出一条血路。他没有那么多专门的“武侠头衔”,但骨子里的能耐丝毫不弱。只是后来,大家都看他“仁德为先”,把他个人身手低估了罢了。其实,他手里的双股剑也曾亮出真章,只不过这武力值的排名里,他只能委屈在末位。
其实这六把剑,除了劈砍对手,也劈开了各自的命运;在战场、江湖、情场间横跳,他们有输有赢,有爱有憾。你说六个高手,真能分出个擂台上的第几?人心难猜,英雄各有所长,有时候,“榜单”不过是评书先生逗乐儿,真正的高低,怕只在那一回火花落地,雌雄剑刃初碰的瞬间——那一阵歌哭,谁又说得清楚?
想到这里,你忽然觉得这所谓的排名,有点像是旧时代的“江湖笑谈”。大家分个高低,只是想多记住几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名号。可那些人——杨宗峰、赵云、黄凤仙……他们孤身上阵时,会不会还念着当年那一回“剑气如虹”?还是舟马劳顿,转眼便已忘了宝剑有多快、师门有多高?谁晓得呢?我们这些说书人,只能在星光下扯淡一会儿,等天一亮,宝剑还在谁腰间?江湖还剩几人谈?